鬼神禍福之事,從來是提起不得的;一經提起,不必在暗處尋鬼神,明中觀禍福,就在本人心上生出鬼神禍福來。 一舉一動,一步一趨,無非是可疑可怪之事。 韋小姐未嫁以前,已為先入之言所感,到了這一日,又被許多惡話觸動了疑根,做女兒的人有多少膽量?少不得要怕神怕鬼起來。 又有古語二句道得好:日之所思,夜之所夢。 裴七郎那些說話,原是成親之夜與能紅睡在一處,到完事之後教導他說的。 第二日請人詳夢,預先吩咐丫鬟,引她出去竊聽,都是做成的圈套。 這叫做「巧婦勾魂」,並不是「痴人說夢」。 一到韋小姐耳中,竟把假夢變作真魂,耳聞幻為目擊,連她自己睡去也做起極凶極險的夢來。 不是惡鬼要她做替身,倒說前妻等她做伴侶。 做了鬼夢,少不得就有鬼病上身,懨懨纏纏,口中只說要死。 一日,把能紅叫到面前,與她商議道:「如今捱不去了。 我有句要緊的說話,不但同你商量,只怕還要用着你,但不知肯依不肯依?」能紅道:「我與小姐,分有尊卑,情無爾我,只要做得的事,有什麼不依?」小姐道:「我如今現要娶小,你目下就要嫁人,何不把兩樁事情並做一件做了?找也不消娶,你也不必嫁,竟住在這邊,做了我家第二房,有什麼不好?」 能紅故意回覆道:「這個斷使不得。 我服侍小姐半生,原要想個出頭的日子,若肯替人做小,早早就出去了,為什麼等到如今?他有了銀子,哪裡尋不出人來,定要苦我一世?還是別娶的好。 」小姐道:「你與我相處半生,我的性格就是你的性格。 雖然增了一個,還是同心合膽的人,就是分些寵愛與你,也不是別人。 你若生出兒子來,與我自生的一樣,何等甘心。 若叫他外面去尋,就合著你的說話,我不吃她的醋,她要拈我的酸,淘起氣來,有些什麼好處?求你看十六年相與之情,不要推辭,成就我這樁心事罷。 」能紅見她求告不過。 方纔應許。 應許之後,少不得又有題目出來要小姐件件依她,方纔肯做。 小姐要救性命,有什麼不依。 議妥之後,方纔說與七郎知道。 七郎受過能紅的教誨,少不得初說之際,定要學王莽之虛謙,曹瞞之固遜,有許多欺世盜名的話說將出來,不到黃袍加身,決不肯輕易即位。 小姐與七郎說過,又叫人知會爺娘。 韋翁夫婦聞之,一發歡喜不了,又辦一副嫁妝送來。 與他擇日成親,做了第二番好事。 能紅初次成親,並不裝作,到了這一夜,反從頭做起新婦來。 狠推硬扯,時不肯解頻寬衣,不知為什麼緣故。 直到一更之後,方纔說出真情:要他也像初次一般,先到小姐房中假宿一會,等她催逼幾次,然後過來。 名為盡情,其實是還她欠帳。 能紅所做之事,大率類此。 成親之後,韋小姐疑心既釋,災晦自然不生,日間飲食照常,夜裡全無惡夢,與能紅的身子一齊粗大起來。 未及一年,各生一子。 夫妻三口,恩愛異常。 後來七郎聯掇高魁,由縣令起家,屢遷至京兆之職。 受了能紅的約束,終身不敢娶校能紅之待小姐,雖有欺誑在先,一到成親之後,就輸心服意,畏若嚴君,愛同慈母,不敢以半字相欺,做了一世功臣,替她任怨任勞,不費主母纖毫氣力,世固有以操莽之才而行伊周之事者,但觀其晚節何如耳。 十卺樓 第一回 不糊塗醉仙題額 難擺佈快婿完姻 詞云: 寡女臨妝怨苦,孤男對影嗟窮。 孟光難得遇梁鴻,只為婚姻不動。 久曠才知妻好,多歡反覺夫庸。 甘霖不向旱時逢,怎得農人歌頌? 右調《西江月》 世上人的好事,件件該遲,卻又人人願早。 更有「富貴婚姻」四個字,又比別樣不同,愈加望得急切。 照世上人的心性,竟該在未曾出世之際,先等父母發財;未經讀書之先,便使朝廷授職;揀世上絶標緻的婦人,極聰明的男子,都要在未曾出幼之時,取來放在一處,等他欲心一動,就合攏來,連做親的日子都不消揀得,才合著他的初心。 卻一件也不能夠如此。 陶朱公到棄官泛湖之後,才發得幾主大財;姜太公到發白齒動之年,方受得一番顯職。 想他兩個少年時節,也不曾丟了錢財不要,棄了官職不取;總是因他財星不旺,祿運未交,所以得來的銀錢散而不聚,做出的事業塞而不通,以致淹淹纏纏,直等到該富該貴之年,就像火起水發的一般,要止也止他不祝梁鴻是個遲鈍男子,孟光是個偃蹇婦人,這邊說親也不成,那邊締好也不就。 不想這一男一女,都等到許大年紀,方纔說合攏來。 遲鈍遇著偃蹇,恰好湊成一對。 兩個舉案齊眉,十分恩愛,做了千古上下第一對和合的夫妻。 雖是有德之人原該如此,卻也因他等得心煩,望得意躁,一旦遂了心願,所以分外有情。 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內中沒有幾個是艱難遲鈍而得的。 古語云:「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 事事如此,不獨婚姻一節為然也。 冒頭說完,如今說到正話。 明朝永樂初年,浙江溫州府永嘉具有個不識字的愚民,叫做郭酒痴。 每到大醉之後,就能請仙判事,其應如響。 最可怪者,他生平不能舉筆,到了請仙判事的時節,那懸筆寫來的字,比法帖更強幾分,只因請到之仙都是些書顛草聖,所以如此,從不曾請着一位是《淳化帖》上沒有名字的。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十二樓》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