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天潤,江蘇宜興人。 少孤,為人傭耕,得錢必奉母。 母死,以奉其兄。 有女弟嫁而寡,甥二,方幼,天潤往視之。 女弟泣言:「夫死子幼,不知所以為計。 」天潤問其意,女弟言:「原守節,第苦貧。 」天潤曰:「妹無憂!吾助汝。 」遂為女弟耕以給食。 三年,女弟死,撫二甥,畢姻娶。 蕭良昌,湖南邵陽人。 家貧,貿漆,事父孝。 兄弟四,良昌其少季。 析居,伯、仲、叔皆有一子,伯、仲早卒,叔攜其子出遊,良昌召伯、仲子與同居,率之貿荊、襄間。 家漸起,始娶婦。 歲除,具酒奉父,父語良昌曰:「兒能撫存孤侄甚善,顧安得汝叔兄父子復還耶?」良昌跪白父曰;「兒欲行求久矣。 」明歲遂行。 時傳叔兄在雲南,良昌行六閲月,貲且盡,途窮哭泣,目盡腫。 晨行至一村,遇曉汲者,則叔兄子也,乃與見叔兄,偕歸,父乃大慰。 年八十餘,乃為諸子析居,厚兄子而薄其子,其子亦受之無間言。 李九,江蘇贛榆人。 家青口,兄七,與其鄰爭地而訟,知縣吳元納鄰賕,逮七,下典史費長春加楚毒焉,七自經死,九誓雪兄枉,訴州不得直,訴監司,獄下州,仍不得直。 走京師,訴都察院,命下江蘇巡撫。 元、長春賂承審官,責九健訟,加非刑,而令九所親關說,啗以重利,九不應。 九憤且楚,發病,元等賄醫將毒九。 會按察使陳繼昌至,親鞫,九得直。 獄成,黜元,戍長春,誅縣役二。 九歎曰:「兄枉雪,死無憾!」歸未至,卒。 青口士民具鼓樂迎其喪。 張某,甘肅通渭人。 兄弟皆貧,為木工,相友愛。 將析產,兄曰:「均之。 」弟曰:「弟子一,而兄之子五,如兄言,弟子則富矣!諸侄獨非父母孫乎?當視人為分。 」兄曰:「不可,父母先有子,未嘗有孫。 」議不決,乃析為三,兄二而弟一。 兄弟皆逾八十,常言:「誰先死,必呼與俱去。 」兄卒,弟慟幾絶,不食七日,亦卒。 程含光,安徽休寧人。 出遊,得貲以養親。 嘗偕弟自六安歸,策蹇經篛嶺。 日暮風起,虎突出,攫弟去。 含光驚墜地,持短鞭力追,左手據虎頸,右以鞭捶虎,大呼震山穀。 虎舍弟嵎吼,含光負弟疾趨投嶺下旅舍。 弟息僅屬,灌以湯,徐甦,肩創十餘,血淋漓。 人言虎牙毒,血不盡且死,含光吮之,血盡出,乃瘥。 其後含光卒,弟每言遇虎事,解衣示人,輒流涕不巳。 陳福,福建永春人。 居西溪,同居十二世,家範簡肅。 世以一人督家事,子孫率教醇樸,未有訟者。 譙衿,湖南沅江人。 同居七世,有家訓二十條,喪祭無失禮。 黃成富,福建連江人。 同居六世,子弟各執其業。 方田作,諸婦饁,以一婦守家,視臥兒於筐,饑則哺,不問何人子。 懸衣於桁,共衣之,垢則澣,不問何人衣。 雍睦無間言。 李長茂,福建海澄人。 同居四世,建祠,置祭田,立義學,著家規、法戒各十條示子孫。 子五福,順治六年進士,官刑部侍郎,兄弟八人皆友愛。 任天篤,河南偃師人。 乾隆中,巡撫何裕成言天篤九世同居,高宗賜以詩,賚鏹帛,表宅裡。 初,天篤祖開昌生五子,欲定議不析產,觀諸子意。 納金麥囷中,子士堯、士舜得以告,開昌曰:「此天賜,汝二人取之!」以「子無私蓄」對。 開昌悅,乃定議不析產。 宗經、傳,為家訓,教子弟毋侈,毋急利,毋入城市,毋傳述時事,務耕田讀書,惟許學醫,亦毋取酬,不則執百工業以佐家。 婦初至,長者以家訓教之,不率,令暫還母家,悟,乃迎歸。 平居布衣椎髻操作,毋私饋,毋飾容觀,毋適私室。 年五十不執役,寡毋入廚,稍厚其衣食。 女適人寡,毋再嫁。 至天篤,上溯開昌祖光玉,下見玄孫瑞豐,通九世男婦百六十餘人共爨。 吏問天篤何術能不析產,天篤曰:「不忍也!」人傳其語,謂視張公藝書「忍」字義尤大而遠。 其後傅麟瑞、張璘,皆以七世同居賜詩旌獎。 麟瑞,魯山諸生;璘,涇陽諸生。 趙一桂,不知其邑裡。 崇禎末,以省祭官署昌平州吏目,被檄為莊烈帝、後營葬。 師入關,定京師,列狀申州,略曰:「三月二十五日奉順天府檄,穿田妃壙,葬崇禎帝、後。 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下窆。 州庫如洗,葬日促,監葬官禮部主事許作梅無策,職與義士孫繁祉等十人,斂錢三百四十千,僦夫穿壙。 至初四日,羨道開通,啟壙宮門入,享殿三間,陳祭品。 中設石案一,懸鐙二。 旁列錦綺繒幣五色,具生存所用器物★M7具,皆貯以硃紅木笥。 左傍石床一,床上氍毹衾枕。 又啟中羨門,內大殿九間,中為石床,置田妃棺槨。 帝、後梓宮至,停席棚,陳羊豕、金銀紙錁、祭品。 率眾伏謁,哭,盡哀。 職躬督夫役移田妃柩於右,奉周皇後梓宮於左,乃安先帝梓宮居中。 先帝有棺無槨,移田妃槨用之。 梓宮前各設香案祭器,職手燃萬年鐙,度不滅。 久之,事畢,掩中羨,閉外羨門,復土與地平。 初六日,又率諸人祭奠號哭,呼集居民百餘人,畚土起塚,又築塚牆高五尺有奇。 幸本朝定鼎,為先帝建陵殿三間,繚以周垣,使故主陵寢,不侵樵牧,雖三代開國,無以加之。 一時斂錢者:繁祉,諸生劉汝樸、白紳、徐魁、李某、鄧科、趙永健、劉應元、楊道、王政行,皆州民。 」康熙中,嘉興譚吉璁至昌平,得故吏牘,采入所為肅松錄,邵長蘅又為之文,謂是時李自成據京師,禮部主事改禮政府屬,蓋一桂不知自成所改官制,而政行有子乞韓菼表墓,亦書其事。 黃調鼎,字鹽梅,河南洛陽人。 諸生。 其女兄,明福王由崧妃也。 早卒,葬洛陽。 福王稱帝南京,追爵妃父奇瑞洛中伯,以其長子九鼎襲,亦官調鼎。 福王選立後、妃,巡撫山陰祁彪佳之女與焉,命以彪佳少女妻調鼎。 南都破,九鼎降,馬士英挾福王母鄒太後至浙江。 兵敗,太後匿山陰民家,調鼎走依祁氏,與相聞。 福王死京師,求得其柩,載歸洛陽,葬故妃園。 迎鄒太後奉養,至卒,葬福恭王園。 調鼎棄諸生,不出。 楊藝,字碩父,廣西臨桂人,大學士瞿式耜客也。 闊略無所忌諱,同幕者稱為癡藝,因以自號。 已,終不合去。 孔有德徇廣西,破桂林,執式耜及總督張同敞,不屈死,藝衰絰懸紙錢滿衣,號哭營、市間,請斂式耜,有德聞而義焉,遂許之,令並斂同敞。 有姚端者,式耜門人。 藝與謀,斂式耜及同敞,淺葬風洞山麓,築室於旁,守墓不去。 時明給事中金堡去為僧,將上書有德乞斂式耜等,知藝先之,乃罷。 以書稿寄式耜子,頗流傳人間,而罕知藝者。 堡紀其事甚詳,且曰:「以吾書掩藝,吾為竊名,瞿氏子為負德。 」 鹹默,字大鹹,江南山陽人。 明諸生,侍郎左懋第客也。 福王遣懋第等詣京師,默與司務陳用極,副將艾大選,遊擊王一斌,都司張良佐、王廷佐,守備劉統從。 使事畢,留勿遣。 大選從令薙發,懋第怒笞之,自殺。 南京破,懋第與用極、一斌、良佐、廷佐、統,皆以不屈死。 默送懋第喪歸葬萊陽,又送用極喪歸葬崑山,一斌等為淺葬京師郊外。 默託堪輿術遊四方,嘗作哭萊陽詩以弔懋第,淒楚,人不忍讀。 李晉福,直隷景州人。 事諸生趙遵譜為僮。 師入塞,略地至州,遵譜方出遊,騎而行,晉福從,倉卒被掠去,家人不知也。 越數日,晉福潛還,告家人,即復從遵譜出塞。 遵譜馬為人奪,與晉福徒跣行。 久之,有騎過,則遵譜馬也。 遵譜直前欲奪之,騎者抽刀斫遵譜仆,幾死。 晉福負歸為裡創,僅乃得愈。 遵譜惷直,晉福力戒毋負氣取禍,在兵中稍久相習。 晉福弟遵譜,有勞役,必代之。 後三年,得間,遣遵譜亡歸。 歸一年,晉福亦逃入塞。 胡端友,湖南寧鄉人,劉光初仆也。 順治初,光初妻胡遇寇,以幼子付端友,端友負而逃,寇逐之,力奔得脫。 至其家,釋負,仆,久之乃蘇。 胡死於寇,其子得成立。 至乾隆中,丁近二千,劉氏祀端友於祏。 第4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4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