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滄,字少海,龍陽人。 父永皓,直隷長垣知縣,有聲於時。 景滄幼凝重,守道義,留心經世之務。 以鹹豐元年舉人官內閣中書。 粵亂作,湖北巡撫胡林翼治楚軍備賊,徵闢賢俊,以景滄佐軍事。 積功保知府,命籌餉嶽、灃。 景滄剔除宿弊,事集而民不擾,嘗曰:「籌餉病民,已非善政;若更貪其利,是官民交病,吾不為也!」不數年,以親老辭歸里,閉戶山中,侍養之餘,以讀書為樂。 同治六年,閩浙總督左宗棠調往福建,湖南巡撫劉琨亦強起景滄,景滄鹹謝不赴。 八年,丁父憂,哀毀廬墓,益遠人事。 初,軍興,募民為勇,越境擊賊,湖南尤盛。 暨賊平,勇散歸,不事生業,相率入哥老會。 哥老會者,起四川,異姓相約為昆弟,同禍福,結盟立會,千里相應。 其盟長之大者,輒擁眾數千人,橫行郡邑,吏莫敢詰,良懦憚之,則入會求庇。 入者既眾,勢乃益厚,流行湘、楚間。 初但為姦盜,均其財,繼焚掠村市,抗官兵,窺城邑。 長沙、衡州諸屬,屢撲屢熾。 十年,益陽何春台,龍陽劉鳳儀、劉繼漢等,率會眾為亂,聚縣西安化山中,距景滄家十餘裡。 景滄聞變急,密告巡撫,巡撫檄益陽、龍陽兩縣往捕,會眾方傳檄諸州縣黨人,約同時發難。 未至期,捕者適至,遂先舉事,犯益陽。 途中值景滄,執之,景滄責以大義,數其罪。 被數刃,罵不絶口,賊群斫之。 長子克枟、次子克權從行,以身障景滄,並及於難。 景滄長身玉立,恂恂孝友。 與人交,訥然若不出口,至論古今忠孝及國政得失,輒慷慨流涕,義形於色。 事聞,贈道員,給世職。 何霖,字雨人,廣西興安人。 少讀書,以諸生食廩餼。 抗志高尚,不屑屑治章句。 性沉毅,有膽略。 鹹豐三年,興安盜王苟滿、趙廷蘭等作亂,陷縣城,囚官吏。 霖聞變,匿老弱,自與族弟進賢急詣省求援,中道遇賊,為所劫。 霖詭辭脫進賢,入見賊酋,賊素重霖,以上賓禮之。 霖謬為甘言,飲啖自若。 酒酣,因說賊酋曰:「君等舉大事,宜先收人望,蔣方第諸人,邑之豪俊,原假良馬利劍為君輩致之,非常之業可圖也!」賊喜,如約。 霖遂以方第等六人至,留賊中,賊信不疑。 霖陰謀方第間賊黨,將乘間舉事,會官軍擊賊靈川,屢勝,賊分兵攻金州亦敗,眾稍稍引散。 霖遁歸,偕方第一夜集鄉兵,盡縛北鄉諸賊。 分守要害,號召鄰鄉團眾,分三路攻城。 賊不為備,遂復興安,擒苟滿等。 官軍至,獻捷,主兵者攘其功,賞不及霖。 益與方第倡言興團練,立規約,厚佽給,人樂為用。 賊黨謀再舉,憚霖不敢發。 四年,恭城賊陷灌陽,霖率興安團屯邊隘,賊不得逞。 相持數月,樂平賊自別道來援,霖與方第議增丁壯,移營前進,遏其鋒。 十一月,次茗田,賊以大隊從大風坳出犯霖壘。 所部祗五百人,續調者未至,霖麾眾迎擊,奮鬥竟日,力竭戰死。 方第暨其兄子二人並歿於陣。 賊再入興安,焚霖廬舍,盡殺其家人,霖父挈孫走臨桂,得免。 事平,興安民思其功,建祠祀之。 蹇諤,字一士,貴州遵義人。 道光二十六年舉人。 鹹豐三年,大挑得教職。 明年,諤還自京,適桐梓教匪楊龍喜作亂,長驅出婁山關,逼遵義。 知府硃右曾要擊,敗還。 賊遂以八月十六日圍城,營郭外雷台山。 是時黔中治平久,民老死不見兵革,初遭寇亂,眾洶洶欲潰。 獨諤力言賊可擊,於是人心稍定。 久之,官兵漸集,而賊亦日附。 諤謁提督趙萬春、布政使炳綱於螺琅堰,陳利害,請由石盤扼賊糧,拊其背,自領兵練四百人營馬家河,復募二百人益之,屢戰皆捷。 賊酋李七王者尤獷悍,以千餘人入貴陽大道,踞龍坪水口寺,諤率所部圍攻,盡殲之。 七王自焚死,賊氣奪。 十二月,官兵破東路櫻桃丫,賊憑險拒戰,不即克,諤以兵從中坪繚其後,大破之,乘勝進克羊耳丫。 賊退屯金錢山,引渠灌田,計死守。 諤令健卒負草涉凍薄而焚之,於是官兵攻雷台益急,蜀兵亦進復桐梓,龍喜蹙,遂焚巢夜遁。 五年冬,龍喜餘黨鄒長保再叛,圍桐梓七晝夜,並據婁山關以遏遵援。 諤復集兵練千餘名,攻奪婁山,解其圍。 期必滅賊,屢深入至寺岡。 寺岡,賊巢所在,危峰攢刺,往往雲霧,不見天日。 諤勒兵直上,以身先之,猝遇伏,前鋒為所敗,諤親率卒二十人搏戰。 賊眾麕至,矢石交下,諤力竭死之。 隨行之王世洪、曾名標亦奮鬥死,時鹹豐四年十一月十日也。 恤道銜,給世職,立專祠。 趙國澍,貴州貴陽人。 鹹豐三年,黔中土匪起,國澍方為諸生,居青岩。 其地扼定番、廣順之沖,為貴陽屏蔽。 乃散家財,倡團練,城青岩自守,隨官軍四出剿賊。 十年,粵酋石達開竄貴州,陷廣順,圍定番,眾號二十萬,貴州大震。 國澍倡勇敢、救定番,民壯從者數百人。 力戰城下竟日,賊斷其歸路,死亡略盡。 國澍匹馬突圍還青岩,登陴堅守,賊亦卻退。 會賊以廣順之眾益定番之圍,道出青岩,脅降,不可。 圍三日,引去。 七月,定番陷,併力攻青岩,國澍隨機應禦,賊攻六月,終不能下。 伺賊稍懈,乞援提督田興恕,興恕遣侄麒麟來,大為民擾,國澍斬麒麟以徇。 興恕親赴之,前鋒失利,責戰益急。 國澍策賊食將盡,請斂軍堅壘障省城,檄清鎮、安平、大定清野以待。 貸土匪陳文禮等死,密遣入賊縱火,內外夾擊,毀賊營二,賊每夜自驚。 國澍以計間其悍酋,使相屠,遂大閧,因與興恕合兵乘之,賊崩潰。 追奔至安平,復大破之,定、廣諸城皆復。 先是國澍剿平定、廣土匪葛老岩、楊龍喜及平伐、擺金、平越、甕安諸賊,收復修文等城,累擢至候選同知、直隷州知州,賞花翎。 至是興恕上其功,言:「國澍毀家、築城、練團、當巨寇,受攻半載,卒創賊,全省會,非優獎不足以勸士民。 」命以道員即選,並總辦貴州團練事務。 十一年九月,安順仲苗匪警,國澍率黔勇七百,會總兵羅孝連剿之。 十月,至安順,仲苗蔓延鎮、永二州,負險累年。 其老巢曰養馬塞、烏束隴、蜜蜂屯、猛董山,孝連直搗烏束隴,國澍調團練分塞要隘,斷賊援。 養馬塞賊懼,縛酋獻地降,國澍乘勝攻蜜蜂屯。 十一月,破水西莊阿打洞屯,賊詐乞撫,國澍佯納之,使兵冒賊衣裝,夜入蜜蜂屯,遂克其巢。 群賊蟻居猛董,復會諸軍圍而殲之。 同治元年正月,石頭寨等隘以次蕩平,安順肅清,加按察使銜。 會楊岩保兵潰,上大坪苗夷槓匪踵敗兵渡清水江,國澍聞警馳赴郎岱,擊苗匪破之。 連戰皆捷,進剿水城。 賊散踞洞塞,地皆險奧,國澍分兵雕剿,自夏經冬,破洞塞百餘。 賊走渡江,遂沿江設守,乃還省,請增兵協餉,以備深入苗疆。 而禦史華祝三、湖南巡撫毛鴻賓劾田興恕苛斂,並及國澍殘刻狀。 貴撫韓超為覆奏,辨甚晰,事乃寢。 會開州知州戴鹿芝殺天主教士,法使愬於朝,復連國澍。 蓋興恕嘗欲逐教民,而國澍左右遂背國澍有毀教堂、殺教民事。 兩廣總督勞崇光與法使議,令國澍償金厚葬,事已平矣;開州案起,並發前事,法使愬不已,朝廷命將軍崇實等視其獄。 二年三月,褫國澍職,遂撤團練局,苗事益急。 四月,大吏檄國澍督練勇渡泡江河。 時沿江諸軍饑潰,賊再內犯,竄光沙,勢張甚。 國澍兼程進,次百宜,賊眾兵寡,遂被圍。 食盡援絶,力戰,死傷過半。 親軍數十人,擁國澍潰圍出走,至徐家堰,賊大至,奮鬥死之。 巡撫張亮基以聞,贈太常寺卿,賞騎都尉世職。 子四,次以炯,光緒十二年進士第一,翰林院修撰。 宋華嵩,四川工卩州人。 鹹豐九年,滇匪竄四川,華嵩自備軍糈,以武監生倡辦團練,保衛鄉裡。 十年,川匪藍大順圍州城,華嵩率團勇大破於五道碑,圍解。 嗣防堵夾門關、青草坡、大進埠等處,凡自賊營逃出難民,資遣無算。 藍逆撲蒲江,華嵩督團迎擊,屢勝之,賊竄去。 十一年,藍逆由新津回竄,華嵩禦之文華山南河岸,賊不得還,折入眉州。 既而藍逆別股復竄蒲江,踞青水溪,華嵩率團進剿,多斬獲。 卒因眾寡不敵,歿於陣。 華嵩團練數年,捐銀米數甚钜,輕財好義,能得人心,故所部練勇如王德明、王富舉、王富義、楊鎮川等,鹹效死不顧。 同治元年,總督駱秉章上華嵩死狀,恤如例,於本籍建專祠。 第3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