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友,字益亭,湖南人。 初從軍廣西,轉戰湖北、江西、安徽,積功至副將,賜勇號。 金友躬犯矢石,創遍體。 鹹豐十年,江蘇巡撫薛煥奏調駐金山衛。 十一年,賊犯浙江平湖,陷乍浦,東略姚廊,窺金山,金友迎戰大破之,遂平新倉賊壘,晉總兵。 平湖知縣汪元祥乞師規復,金友壯之,檄金山、華亭、奉賢各營同赴援,躬督師進駐平湖之廣陳。 元祥率民兵迎勞,請為鄉導,賊連營三十里,一鼓破之。 賊會嘉興援賊分道來襲,金友迎禦於十字街,賊大集,相持久,金友右肋被槍,猶誓死力戰,士皆奮呼,無不一當百。 賊始卻,而金友創發不能騎,舁至明珠菴,卒。 贈提督,恤如例。 麟瑞,字靄人,滿洲瓜爾佳氏,乍浦駐防。 父觀成官南川知縣,有德政,蜀人為立生祠,稱小關廟,以關、瓜音通也。 麟瑞以筆帖式歷印務章京。 鹹豐十一年,賊犯乍城,從副都統錫齡阿出督戰,偕弟鳳瑞、雲瑞手燃巨砲縱擊,賊驚卻,拔出難民無算。 城陷,麟瑞率眾巷戰,力刃數賊,賊環攻,被槍,歿於陣。 贈副都統,予世職,祀昭忠祠,謚忠節。 雲瑞陷賊不屈死。 鳳瑞出從李鴻章軍,轉戰江、浙,攻和州、含山,以百騎計破賊萬餘,鴻章嘗稱為非常人。 克太倉等處皆有功,贈將軍。 麟瑞督戰時,本為副都統,護印至死不釋。 後其子柏梁官乍浦副都統,蒞任拜印,啟視,斑斑猶見血痕雲。 柏梁自有傳。 蔡東祥,湖南湘陰人。 充湖北水師水勇。 鹹豐四年,粵匪再陷武昌,與漢陽為犄角。 東祥隨攻武漢兩岸賊,多有斬獲。 隨攻鯰魚套,焚賊船,通糧道。 湖北提督楊載福追賊田家鎮,賊聯木簰,置砲石,於半壁山拒敵。 東祥奉令以火具鎔鐵鎖斷之,水師驟下,燔賊艘無算,遂拔田家鎮。 於湖口、望江、九江、東流、建德、樅陽、蕪湖、銅陵諸戰皆有功,累擢至副將。 同治初,布政使曾國荃親率十二營與道員劉連捷分道擊江岸分踞賊,東祥分攻桐城,克雍家鎮。 又會攻巢縣、含山、和州與裕溪口、江心洲、梁山各隘,復太平、蕪湖二縣。 陸軍進逼金柱關,兵部侍郎彭玉麟率東祥等分水師為三隊,連環轟擊,躍上堤埂,短兵擊刺,積骸滿渠。 關破,並劃三汊河、上駟渡賊壘,江岸肅清。 先後賞雄勇巴圖魯等勇號,加總兵銜。 東祥勇決有謀,七年湖口之戰,大風,舟入口為賊所抄,不得出。 所領長龍艦一,偃旗與賊艦混,須臾風止,急槳貫賊陣出,賊覺,追之不及。 是役失長龍艦五、舢板十三,將弁死者二十一人,而東祥舟獨完。 十一年安慶之戰,水師屢挫,賊易視之,見輒爭擊。 東祥請易戰艦白旗為紅旗,賊疑為援兵,駭愕間,急率所部乘之,賊以敗,軍威復振。 旋調江蘇剿賊,偕副將歐陽利見,率淮陽水師,巡防三江口,戰嘉善。 奮勇駛進西塘,援賊猝至,兩岸夾攻,被槍子傷,落水死。 東祥轉戰克敵,素稱勇敢,照總兵例議恤,贈提督銜,給世職。 鄒上元,字蘭亭,湖南湘鄉人。 鹹豐初,投羅澤南營,澤南自江西援湖北,取道崇陽、通城,進攻佛嶺賊卡。 上元隨隊由佛嶺北攀岩先進,與諸軍夾擊,破之。 賊自崇陽三路來攻,上元從破右路,克崇陽、鹹寧諸役均有功,擢千總。 五年,賊犯湖南,巡撫駱秉章檄蕭啟江募勇助剿,號湘果營,上元隷焉。 從援江西,克萬載,復袁州,果擢都司。 秉章督蜀,檄黃純熙率果毅營從,上元方假歸,純熙招偕行,充營官。 賊酋何國樑、彭紹福率黨攻定遠急,定遠東北瀕江,賊屯東南,造浮橋江上遏外援。 上元從純熙疾赴,師至興學場,賊分黨逆戰。 上元從右路襲擊,賊大奔,乘勝追至祖師殿,毀沿途二十餘壘,蹙賊江幹,何國樑鳧水遁,上元追斬之。 彭紹福聞敗,糾黨來援,踞燕子窩、二郎場等處。 二郎場者絶地也,四山壁立,鳥道一綫,西北阻涪江,純熙恐失寇,不待軍集,率千人追之。 上元慮有伏,進至距二郎場二十里,遣諜偵之,不見賊,土人皆言賊去遠。 夜半,至燕子窩,突遇賊騎,進逼之,賊繞山竄入場,純熙知中伏,分道搜之,伏盡發。 官軍偪處泥淖間,不能成列,上元馳救,突圍入,手刃數賊,賊環刺之,死,純熙亦歿。 定遠之捷,上元擢參將。 死事聞,命視副將例,賞世職,附祀純熙祠。 郝上庠,直隷沙河人。 由武進士授侍衛。 道光二十六年,出為山東曹州鎮標守備,累遷至武定遊擊。 鹹豐四年,韓莊盜起,山東巡撫張亮基慮徐州道梗,知上庠饒將略,薦署兗州鎮總兵。 賊帥硃廣田寇郯、蘭、沂、莒諸屬,上庠率所部會鄉兵擊走之。 賊南竄贛榆,上庠追及,殲其眾,斬廣田於陣,擢參將。 五年,山東金鄉賊陶三相為亂,上庠疾馳誅其渠,餘眾驚潰,事得解。 時海上多盜,連舟窺諸口,將北犯天津洋。 山東巡撫崇恩疏請以上庠攝登州鎮總兵,專司防務。 往來策應,先後擒斬賊首李希夢等,以功敘沂州協副將。 上庠每戰,輒身先士卒,不避艱險,以勇武受上知。 賊平,手詔褒美,命以總兵記名。 十年,署曹州鎮總兵,以疏防撚寇入境,奪記名,留鎮如故。 十一年,官軍取濮州,河北肅清。 上庠以屢勝功復官,賜提督銜。 九月,賊潛渡濮、範,上庠不能禦,與賊遇陽穀,又戰不利,為山東巡撫譚廷襄所劾,落職。 十月,克張秋鎮,移兵會營總烏爾棍紮布、遊擊緒倫攻堂邑賊,戰於丁家廟,敗之。 賊益眾來援,上庠奮擊不退,馬蹶墮地,拔刀殺賊數十人,力竭,戰死。 命優恤,謚勤勇。 聊城士民念上庠捍賊功,請立祠東昌,從之。 張遇祥,字瑞麟,直隷新樂人。 年十五,能開兩石弓。 道光十五年,成武進士,授乾清門侍衛。 二十一年,選浙江衢州城守營都司,公廉能得士卒心。 鹹豐二年,在壽張遊擊任,匪林鳳祥、李開芳率粵匪圍懷慶,山東巡撫李僡檄遇祥從征當一路,為士卒先,所向披靡。 經略勝保嘉其勇,益感奮。 嘗夤夜渡河戰,自寅至申,始奉令而返。 三年秋,曹縣撚匪亂起,攜親兵百人入城,撚首陳九千歲、張四大王擁眾擾城市,無敢攖者。 遇祥密令伏兵於外,變服入賊巢,詐言他事,賊優禮之。 夜分,酒酣,遇祥驟起蹴賊,首腦迸裂死,賊群起,且戰且走,出巢伏起,賊皆駭散。 又偵知張四大王所在,託病不出,密令親信軍士夜馳百餘裡入賊室擒之。 粵匪攻臨清,率部卒二百人,夜砍賊營而入,殺無算。 所部五十餘人被圍,復匹馬蕩決者三,攜之出,無一失者。 右腿受矛傷,裹傷屢戰,賊不敢當。 創劇不能起,巡撫親驗之,諭令歸養,新撫崇恩疑規避,奏參褫職,令解赴山東。 既到標,崇恩始知其誣,慰勞備至。 時金鄉、魚台、嘉祥、費縣、钜野、鄆城、城武七縣被撚匪所陷,遇祥招舊部六百人,自為一隊,復七城,餘孽悉平。 複原官,以創發回籍調養。 十一年,山東教匪糾回、撚北犯直隷,勝保久無功,乃肅書聘遇祥,且令募勇自隨。 書至,即招募鄉中子弟五百人,星馳而往,一戰敗之。 勝保南移館陶,進次尖莊,賊麕集尖莊南,遇祥復馳救,賊奔。 民爭奉糗餌漿粥,軍得一飽,督隊回尖莊。 勝保又退守館陶,遇祥趨謁之。 賊又欲渡河,勝保令往堵河口,遇祥曰:「士卒昨日一飯後,枵腹至今,烏能戰耶?」勝保曰:「汝速往!吾即遣人執釜甑從汝也。 」遂率隊趨大河,士卒覓食不得,賊已先渡,遇祥匹馬陷賊陣,戰至日暮,下馬而搏。 天明,回顧所部餘數十人,急揮之去,曰:「同死無益。 吾身經數百戰,未曾一挫,今勢至此,不斬賊渠,不生還也!」縱馬示不返,士卒益感奮,誓同死,遇祥左右射,當者皆殪。 賊以長戟鈎斷其弦,乃舍弓提刀戰,至下堡寺,日近山,從者餘六人,忽見大纛下賊渠至,將聳身刃之,時已戰兩晝夜,饑甚,舊傷皆發,復中矛數十處,力既竭,遂歿於陣,時鹹豐十一年十一月七日。 館陶、臨清諸村堡,爭建祠以祀。 兄遇清,字芳辰。 武舉人。 官廣東,洊擢至督標參將,檄援廣西平南縣,提刀巷戰,賊槍刺其腹,腸出,益奮。 賊折其刀,手執木棍抵拒,賊攢擊,死之。 平南士民亦立祠以祀。 第3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