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潮州人。 官澄海協千總。 虎以心腹待之,亮隨虎赴郡,進忠覊虎,旋以內應事泄,並將斬亮。 進忠叱之,亮謂當訴於天,同時遇害。 其兄弟妻子被殺者尤眾。 於國璉,奉天人。 為續順公沈瑞旗員。 進忠亂作,瑞命偕都統宋文科、鄧光明攻之。 戰太平街,三日,國璉身先士卒,射傷進忠左臂,賊披靡,以眾寡不敵,終為所敗。 瑞縛光明及國璉以降,國璉獨不屈,斬於市,屍僵立不仆,數日面如生,眾鹹異之。 嵇永仁,字留山,江南無錫人。 用長洲籍入學為諸生。 入閩浙總督範承謨幕。 耿精忠應吳三桂叛,執承謨,脅永仁與同幕王龍光、沈天成及承謨族弟承譜降,不從,被執。 永仁少好從士大夫遊,討論國家典故,六曹章奏,條分件系,著有集政備考一書。 以範、嵇世交,故相從至閩。 時精忠蓄謀未發,屢陳弭變策,如請撥協餉、補綠旗兵、安插逃弁、條議屯田諸端,冀固民心、殺賊勢。 又請借巡視沿海為名,提輕兵駐上遊制賊。 以文武吏皆預中賊餌,號令格不行。 在獄凡三年,賊害承謨,乃痛哭自經死。 永仁知醫,著有東田醫補。 工詩詞,有竹林集、葭林堂詩。 獄中又著詩二卷、文一卷。 與龍光相倡和者,又有百苦吟。 龍光,字幼譽,浙江會稽人。 諸生,屢躓鄉闈。 年五十餘,已倦遊,承謨撫浙,延課其子。 擢閩督,龍光以父老不欲行,父以承謨有德於浙,義不可辭,遂往。 既被執,脅草安民檄,誘以官爵,皆不從。 與永仁誼最合,嘗語龍光曰:「死之日,魂魄原無相離!」在獄著養花說及雜詩五十餘首以見志。 天成,字上章,江南華亭人。 變作時,與永仁約同死。 偶外出,俄傳同難諸子死訊,遂出踐宿諾,為逆黨縛獻。 時鞫者方窮究章奏,將歸罪永仁,天成厲聲辯曰:「承謨心事,青天白日,承謨無他志,書生更何與焉?」乃同系獄。 著詩一卷,曰聽鵑。 又纂花譜一卷以自遣。 三人在獄,有書名和淚譜者,龍光為永仁撰一首,永仁為龍光、天成撰各一首,詩詞皆燒桴煤畫牆上,賴義士林可棟者,或雲泰寧人許鼎,時往獄中探視,默識之,得以傳世。 承謨初被難,部曲有張福建者,手雙刀,大呼奪門,衛承謨,群攢刃死之。 精忠令三十二人監守承謨,中有蒙古人嘛尼,欲免承謨,事泄,被磔。 葉有挺,字貞夫,福建壽寧人。 康熙九年進士,甫釋褐,即徒步南歸。 耿精忠以閩叛,檄郡邑,凡在籍搢紳悉坐名,勒限起送,有挺恥之,潛入江西界,佯言已死。 踰年,以念母潛返,偽縣令偵知之,持檄促赴召。 有挺告母曰:「兒得進士,思有以報君父。 今以進士被偽檄,是得一進士反為從逆之資。 兒死不赴,如母何?」母以大義勉之,乃抱母大號,遁匿山寺。 僧知其為葉進士也,微拒之,有挺仰天嘆曰:「有挺豈以儒者七尺軀苟延旦夕,為釋氏恐怖?又豈以身死蕭寺,貽主僧禍?」夜起,北向九叩,南望母再叩,出走山下,自經古木死。 亂平,無以上聞者,故褒贈皆不及。 同時閩中殉難者:蕭震,侯官人。 順治九年進士,任山西道監察禦史,丁父艱,回籍。 精忠叛,謀討之,事泄,遇害。 張松齡,莆田人。 順治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屢遷四川參議。 時川省彫敝,松齡加意撫綏,流亡漸復。 裁缺歸里,耿逆迫以偽職,覊數月,終不屈死。 施大晁,福清人。 康熙十二年進士。 聞變,匿金芝山,募壯士,助大兵進討,賊執之,嚼舌罵賊,嘔血數升死。 莆田舉人劉渭龍、建寧舉人謝邦協、南平舉人原任丹徒令鄒儀周,皆不受偽職。 渭龍匿深山絶粒死。 邦協舉家避村落中,逆黨以火攻之,不出,闔門遇害。 儀周為所執,不屈死。 光澤縣民毛錦生,素有力,賊躪其村,邑當事飭為練總,導大兵進剿,遇伏,死雲際關。 清流縣諸生李亭,隨邑令守城,並集鄉勇拒戰,旋被執,詈賊死。 又有張存者,順昌人。 精忠亂作,存糾義旅保元坑鄉,脅授總兵劄,令率眾出江西,分大軍兵勢,存不從。 時和碩安親王嶽樂駐師南昌,存潛使赴軍前乞援,並條上攻賊機宜。 嶽樂授存總兵劄,令捍禦建昌、邵武、汀州等地,且為內應。 賊偵知之,急攻元坑。 地平,無險可扼,存以忠義激眾,屢敗賊,賊恚甚,分三路夾攻,卒以不支,存被執,死之。 戴璣,字利衡,福建長泰人。 順治六年進士,授主事,例轉湖廣按察司僉事。 時滇、黔未入版圖,上江防道尤要。 璣遍履所部,自嶽州至嘉魚,立七汛,造哨船巡邏,萑苻無警。 又於洞庭湖接立三汛,行者尤便之。 洪承疇正經略五省,以「韓、範儔」稱之。 尋遷陝西西寧道,未行,丁父艱。 服除,補廣西右江道,駐柳州。 東闌土酋構禍日久,璣以恩意調解之。 大酋黃應元煽亂,則斬渠魁以徇。 諸蠻用是懷德畏威,頑梗盡化。 柳堡屯田,寄佃於民,既輸軍租,復應民役,為申請督撫,具奏獲免。 復修葺文廟及羅池司戶二賢祠。 會朝命裁亻並監司,解任歸里,督課諸子,教以忠孝大義。 耿精忠亂作,台灣賊圍漳州,時璣次子鏻為海澄公將,守東門。 賊劫至城下,使招鏻降。 璣大聲呼鏻堅守,勿以老人為念。 賊怒,牽去。 城破,鏻巷戰死,闔門為俘。 大兵復漳州,賊遁,璣與子鈃等乘間入山,而妻葉亻並諸幼子為賊執赴台灣,璣置不為意。 賊復犯海澄及長泰,璣再被執,脅之降,不從。 幽之密室,歷年餘,終不為屈,朝夕誦文信公正氣歌以自壯。 一日,顧謂子銑曰:「吾久辱,不死何為?」遂絶粒。 數日,病甚,衣冠,命銑扶掖北向再拜,曰:「臣死,命也,當為厲鬼殺賊!」索紙筆,大書「惟忠惟孝,可以服人」數字,嘔血數升死,年七十有四。 劉欽鄰,江南儀徵人。 順治十八年進士。 康熙八年,授廣西富川縣知縣。 十三年,廣西將軍孫延齡叛應吳三桂,遣偽將陷平樂府,旋圍富川。 欽鄰募鄉勇城守,與賊相拒五十餘日。 同城把總楊虎受延齡偽劄,勾土賊千餘助攻,虎夜引賊入,欽鄰率家丁力戰,殺賊三十餘,家丁死者七,欽鄰被執。 賊加以毒刑,縛送桂林。 延齡誘降,不屈,覊之。 欽鄰賦絶命詞死,追諡忠節。 崔成嵐,鑲藍旗漢軍。 由官學生任鬱林州州判,署藤縣知縣。 十四年,孫延齡黨吳鳳等率賊數千犯藤縣,水陸夾攻,成嵐與守備劉志高、汪雲龍,典史黃新德守禦。 賊暫退,巳而復合。 延齡軍數千,攻城西南,抵禦益力。 巡撫洪陳明復遣援兵,協力剿殺,賊不退。 偽將軍緱成德復率賊萬餘由賀縣來,勢益熾。 成嵐等相持七晝夜,城陷,成嵐手刃二賊,歿於陣,志高等均死之。 新德,廣東海陽人。 讀書不多,好遣文,人皆笑之。 事亟時,命其子日禱扶母歸養。 既被執,賊欲授以偽官,新德曰:「王彥章且不肯降唐,況天朝臣子從賊乎?」賊欲屠城,新德曰:「倡守城者,官也,殺尉足矣,於百姓何與?」賊怒,斮之,新德罵不絶口。 刀斧交下,碎其屍。 家人四,婢一,皆死焉。 微官死事,世尤重之。 柯永升,漢軍鑲紅旗人。 由員外郎出任湖南糧道,累擢至湖廣巡撫。 康熙二十七年,飭裁湖廣總督,令標兵分別存撤。 五月,裁兵夏逢龍,同夥呼為夏包子者,結眾作亂。 二十二日,突入巡撫署,拒者輒刃之。 傷永升臂,奪其印,復傷永升足,仆地。 悉驅其親屬家人出走,搜掠財物。 永升乘間自縊死。 賊四出剽略,永州錦田衛守備隨光啟嬰城守,力竭,死之。 武昌永定營中軍守備孟泰鏖戰金口,亦中砲歿。 守備李國俊陽附逢龍,從圍應城。 夜半,賊潛梯登城,國俊遽鳴鉦大呼,城中驚起,擊敗之。 脫還武昌,卒死樊口。 時署布政使者為葉映榴,自有傳。 道禪,滿洲鑲黃旗人,姓戴佳。 初為王府長史。 康熙中,厄魯特噶勒丹犯喀爾喀,朝命中外備兵。 三十五年,大兵三路進剿,道禪奉敕往諭噶勒丹。 先是,三十一年,員外郎瑪第奉使策妄阿喇布坦,為噶勒丹掠執,不屈死。 至是賊復誘降,道禪抗聲罵賊,死之。 李茂吉,福建漳浦人。 台灣水師營把總,平日不以官小自卑。 康熙六十年,土賊硃一貴亂作,自請於副將許雲。 戰敗被擒,賊渠怪其不跪,叱之,茂吉舉足踢其案,案翻,奮力斷縛,直前奪刀殺賊。 賊共斫之,頭腦破裂,尚罵不絶口,賊碎其屍。 第3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