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又是初八日了,鐘守淨分付管廚房和尚,整辦香齋,初九日齋供玉皇壽誕。 次日五更,寺中和尚都起早執事,道人、行童等在殿上焚香點燭,供獻齋食,請鐘住持上殿拈香,參拜玉皇請佛。 次後眾僧俱來焚香參聖,敲動鐘鼓,誦經唸佛,直至平明。 殿上來燒香的士女,絡繹不絶,擠滿殿中,唸佛之聲,聞于數裡。 將近日午,鐘守淨正在大雄寶殿高台上宣揚經典,忽見殿前雨道上的人紛紛卻立兩傍,讓一位官長入來。 前面罩着一柄黃羅傘,後邊隨從着一二十個虞候,側首一匹白馬,上騎着四五歲一個孩童。 看看走近殿側,鐘守淨認得是樞密院右仆射牛進。 原來這牛仆射年過五旬無子,曾在妙相寺玉皇案前,許下七晝夜水火煉度醮願祈子。 後來夫人馬氏有孕,生下一子,寄與玉皇案下,名叫玉仙。 滿月後還了此願。 自此凡逢玉帝生辰,必領王仙來妙相寺拈香拜壽,直至道場散後方回。 當下鐘守淨忙下台來,接進迎殿,焚香拜聖。 又領玉仙到台上拜了玉帝,方和鐘守淨見禮,留入方丈待齋。 鐘守淨陪着牛進、王仙,進後殿穿堂花園內閒玩半晌,覆上台唸佛看經。 不覺紅日將沉,天色已暮,遍處點上燈燭。 至初更天氣,鐘守淨穿了千佛法衣,戴上毗盧帽,沐手焚香,上壇捻訣誦咒,散五穀,接引餓鬼,超度亡魂。 已過半夜,化紙送聖。 鐘守淨發付眾徒弟,陪着一班兒平佈施主後殿吃齋,又托趙蜜嘴陪伴一夥女檀越在禪堂吃齋,自卻陪牛進和縉紳在正殿上吃齋。 少頃眾人皆散,牛進謝了鐘守淨,令老都管抱公子玉仙同回。 這玉仙看道場頑要,身子睏倦,卻睡着了。 鐘守淨道:「公子既睡,不可驚動,就在小僧房內暫宿一宵,明早送回。 夜靜更深,去亦不便。 」牛進稱謝自回,卻留老都管和一家憧,伏侍公子在寺內安歇。 鐘守淨送罷香客,分忖道人等:「好生前後照管,小心火燭,謹閉門戶。 」自回臥室,脫衣而睡。 此時已漏下四鼓,鐘守淨正睡思朦朧,忽然夢中驚將醒來。 只聽得人聲喧嚷,呼呼地就如雷轟潮響,兼有囗爆之聲不絶。 守淨急開眼一看,只見火光透室,四下皆亮,驚得渾身發顫。 慌忙披衣起來開門,外面火光大起。 道人飛跑來報道:「住持爺,不好了,正殿上火起,風勢甚猛,快尋出路逃生。 」鐘守淨喝道:「胡說!快快教合寺僧眾運水救火。 」說話未完,只見後殿火光焰焰,黑煙競起。 鐘守淨正慌之間,又見側首禪堂屋上攛起煙焰來,心下大慌。 急忙欲復奔入臥房,庫房門首早見火焰飛騰,驚得手足無措,顧不得金銀寶貝,翻身搶出庫房門外,几乎被門檻絆倒。 忽見幾個和尚喊叫道:「住持爺,快往後門逃走,前門去不得了。 山門外一夥大漢執刀攔殺,奔出去的,都被砍倒。 我們特來報知。 速奔後門,還有生路。 」鐘守淨聽了,唬得心膽皆碎,回身隨着這幾個和尚。 一齊趕到後門來。 剛剛走過穿堂,將及後門,門口轉過一條大漢,手拿樸刀喝道:「賊禿,往那裡走!」一刀砍來,砍倒一個和尚,餘者四散逃走。 鐘守淨見了,不敢出後門,抽身轉入穿堂。 此時穿堂四圍皆已着火,周圍火光亂舞,烈焰飛騰。 寺中沒一處不着,果是山搖海沸,地塌天崩。 可憐這些光頭和尚,東西亂竄,喊哭之聲不絶。 鐘守淨欲向前,被火煙隔住,不能向前;欲退後,怕人攔殺,不敢退後。 心下惶惶無計,進退不得。 正急迫戰兢之際,只聽得霹靂一聲震響,穿堂側首磚牆崩倒,將鐘守淨壓于牆下。 這一場大火,真好利害,但見: 濃煙匝地,烈焰烘天。 千千匹火馬噴紅雲,萬萬道火龍飛赤電。 三尊銅佛,蓮花台上放光明;四下泥神,黑霧叢中消色相。 觀世音焦頭爛額,說不得美貌莊嚴;韋馱神有甲無盔,安在哉英雄猛勇?房房鼎沸,喊聲一片似轟雷;處處奔騰,炎燭半天如白日。 真不異火牛復國,田單毒計保齊城;又何下赤壁鏖兵,公瑾施謀焚操賊?焰到時盡成灰燼,風捲處皆作塵砂。 由你鐵柱也都熔,便是石樓須粉碎。 奔逃無路,眾和尚葫蘆爆碎似椰瓢,叫殺連天,眾好漢鐵面無情如黑煞。 只有些兒好處,靈魂隨佛到西方;更是分外便宜,師祖徒孫同下火。 金碧諸梵天,須臾一火燃。 只因小和尚,毀卻大莊嚴。 再說薛志義、李秀、苗龍三人,定計火焚妙相寺,乘這玉帝生辰,苗龍等預先在鐘山蔣侯店後埋伏嘍囉,次後陸續進城。 候道場已散,苗龍等在大雄寶殿四下里放起火來,弟兄三個來往殺人,寺外嘍囉攔截和尚。 此時正月,天氣甚寒,夜深火起,人人都在睡夢中驚醒,身子寒抖抖地,兀自把捉不住,誰敢前來救火?更值春初,東南風大發,風催火焰,火趁風威,遍寺火光飛舞。 這近寺人家,俱備慌張,你我不能相顧。 但見兒啼女哭,棄家撇產,各自逃生。 況這妙相寺殿宇甚高,火光照耀,滿城一片通紅。 地方人等,飛也似分投各衙門報知,比及官府知覺,催軍救火時,火勢正旺,山門口金剛殿上被風捲得煙火萬道,滿空亂舞,火氣熏灼逼人,立腳不住,誰敢上前救火?只是遠遠地站着獃看,叫苦不迭。 又見山門口殺死和尚,血流滿地,諒得有歹人放火,一發不敢入寺內來了。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禪真逸史》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