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侍賢由蕪湖金柱關率大股犯寧國,與黃池北岸寇合勢,連日分擾黃岡橋、牛頭山等處,再犯西河,蕭知音、熊廷芳退走寒亭。 寇圍遊擊冉正祥壘,都司李培基馳援始解。 玉成以定遠、舒城、廬州寇眾北犯壽州,翁同書令副將尹善廷率精鋭馳援,挫寇於東、南兩路。 時玉成以楚師甚盛,欲圖西竄六合拒楚師,因北犯壽州以牽掣我軍。 尋自江浦回援安慶、太平,糾合撚首龔得樹、張洛行等分道上犯,眾號十餘萬。 多隆阿、鮑超、蔣凝學禦之潛山,連破靈港寇壘。 蕪湖寇進犯宣城、灣沚,周天受禦之,不得逞;乃分眾四竄,我軍亦分拒於海南渡、浮橋口、清水潭、鹽官渡。 寇退踞許村埠,進犯西河,硃景山等創之,增軍守東西岸。 寇迭窺灣沚,我軍渡河擊之,寧國西北寇鋒稍斂。 先是銅陵、青陽寇常犯南陵、涇縣之交,我軍扼守雲嶺、蘇嶺,而設伏朝山要、三里甸,參將方國淮出奇擊之。 寇屢犯三里甸,陷國淮壘,復竄越雲嶺,陷觀嶺防營。 天受調金友堵清弋江,寇北走南陵,陳大富擊之,寇復退入涇境。 自玉成回援安慶後,秀成獨屯浦口,寇勢已孤。 時金陵困急,援兵皆不至。 秀成以玉成兵最強,請加封王號寄閫外,秀全乃封玉成英王,賜八方黃金印,便宜行事。 然玉成雖專閫寄,而威信遠不如秀成,無遵調者。 李世忠因致書秀成曰:「君智謀勇功,何事不如玉成?今玉成已王,而君尚為將,秀全之憒憒可知矣。 吾始反正,清帝優禮有加。 以君雄才,胡為鬱鬱久居人下?盍從我遊乎!」時偽兵部尚書莫仕葵以勘軍在秀成營,書落其手,閲之大驚,以示秀成。 秀成曰:「臣不事二君,猶女不更二夫。 昭壽自為不義,乃欲陷人耶?」仕葵曰:「吾知公久矣。 」乃代奏之,秀全命封江阻秀成兵,並遣其母、妻出居北岸,止其南渡。 仕葵曰:「如此,則大事去矣!」乃偕蒙得恩、林紹璋、李春發入偽宮切諫曰:「昭壽為敵行間,王奈何墮其計,自壞長城?京師一綫之路,賴秀成障之。 玉成總軍數月,不能調一軍,其效可睹矣。 今宜優詔褒勉,以安其心。 臣等原以百口保之。 」秀全悟,召秀成入,慰之曰:「如卿忠義,而誤信謡傳,朕之過也。 卿宜釋懷,效力王室!」即進封偽爵為忠王榮千歲。 寇自楊、韋構殺,秀全以其兄弟仁發等主持偽政,偽幼西王蕭有和,蕭朝貴子也,秀全尤倚任之,而以一偽將畜秀成,不與聞大計。 至是晉偽爵為王,乃大悅,以為秀全任己漸專,不料其疑己也。 浦口當金陵咽喉要地,迫於大軍,而糧援無措;南渡時,見秀全問計,秀全語以「事皆天父排定,奚煩計慮?」又與仁發等謀留其助守金陵,秀成不可,曰:「官軍既以長圍困我,當謀救困法,俱死於此無益也。 」渡還,以黃子隆、陳贊明屯浦口,親赴上遊糾合皖南蕪湖、寧國死黨,謀間道犯浙江,分江南大營兵力,還解長圍之困,其志固不在浙也。 連日援太湖寇、撚攻鮑超潛山小池驛營壘不克,楊輔清、古隆賢用內應陷池州。 韋志俊突圍屯泥灣,收合散亡,移屯香口;迭敗寇於八都阪、慄樹街,俘斬偽將軍陳松克等三十餘人。 是年,秀全大封諸王。 初,秀全定都金陵,一切文武之制,悉由偽東王楊秀清手定。 是時為秀全建國極盛時代,其宮室制度:第一,為龍鳳殿,即朝堂也,主議政、議戰諸大事。 每有大事,鳴鐘擊鼓,會議,秀全即升座,張紅幔。 諸王丞相兩旁分坐,依官職順列。 賊將則侍立於後。 議畢,鳴鐘伐鼓退朝。 第二,說教台,每日午,秀全禦此,衣黃龍袍,冠紫金冕,垂三十六旒。 後有二侍者持長旗,上書「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 台式圓,高五丈,階百步。 說教時,官民皆入聽。 其有意見者,亦可登座陳說。 文左上,武右上。 士民由前後路直上,立有一定之位。 第三,軍政議事局,軍事調遣、糧餉、器械總登所。 秀全自為元帥,當日偽東王為副元帥,北王、翼王為左、右前軍副元帥,六官左、右副丞相為局中管理。 各科員中,分軍馬、軍糧、軍械、軍衣、軍帳、軍船、軍圖、軍俘、軍事諸科。 又有糧餉轉運局、文書管理局、前鋒告急局、接濟局,皆屬軍政議事局。 內以六官左、右副丞相領之。 其最尊者為軍機會商局長,初以偽東王領之。 遇有戰事,籌畫一切,則偽東王中坐,諸王、丞相、天將左右坐立,各手地圖論形勢,然後出師。 秀清死,偽翼王領之。 石達開去後,李秀成領之。 秀成東入蘇、杭,則有名無實,虛懸其位矣。 其時寇之武備頗詳盡。 自諸偽王內訌,人心解體,秀全以為非不次拔擢,無以安諸將之心。 然自此大封之後,幾至無人不王,而丞相、天將之職多攝行。 於是各持一軍,勢不相下,而調遣諸王者,僅陳玉成一人。 故八年以前,寇之用兵,攻守並用。 八年以後,不過用攻以救守,戰局遂至日危,以底於亡。 十年正月,偽匡王、偽奉王、偽襄王糾合偽攝王自南陵犯涇縣灣灘,遊擊王熊飛退走,寇遂蔓延黃村、焦石埠,進攻副將李嘉萬,援師為楊名聲所敗,斬偽岡天燕、賴文禾。 寇竄踞黃柏嶺,其黨尋大至,陷涇縣。 楊名聲等退走旌德,寇踵至,明日亦陷。 我軍還守寧國。 是時秀成自率悍黨數千,已由寧國縣間道犯廣德。 張國樑督水陸諸軍渡江期大舉,克浦口八壘,黃子隆、陳贊明遁;攻九洑洲,克其老巢,焚之。 寇自鹹豐四年築壘九洑洲,內蔽江寧,外通大江,踞為南北水陸要區。 江寧長圍成後,浦口、九洑洲皆克,勢大困。 秀成由皖犯浙,分我兵勢,而諸將又以寇在陷阱,無能為役,習為驕佚,戰志漸消,故有閏三月大營失敗之禍。 太湖寇、撚分四股來犯我軍,知府金國琛會集諸軍敗之仰天庵、高橫嶺,生擒悍目藍承宣,向擾害蘄、黃者,寸磔之。 金國琛等覆敗寇、撚於潛山廣福寨。 玉成率龔得樹、張洛行來援,乘霧移營於羅山沖、白沙畈,冀與城寇相通,以圖牽綴我軍。 諸軍會擊,寇大敗,擒斬偽庶天侯麥烏宿、偽軍師汪遂林等。 明日,鮑超等進攻小池驛,當東路;蔣凝學等攻羅山沖,當西路;多隆阿居中路策應。 羅山沖寇蜂擁來撲,凝學連破衝口,攻入內山,馬隊繼之,寇大敗。 值東南風作,以火焚之,毀壘百有數十。 寇奪路狂奔,斃偽丞相葉榮發、偽將軍舒春華等。 城寇謀宵遁,伏軍四起擊之。 是役也,殲寇二萬餘,益惶懼,竄入潛山。 多隆阿督軍尾擊,克其城。 秀成、侍賢等至廣德,詐為清軍,陷之,杭、湖、蘇、常並震。 巡撫羅遵殿調徽、寧防軍援剿廣德,以保兩浙門戶。 張芾遣周天孚馳防長興四安鎮,鎮距廣德四十里,當蘇、浙之交。 和春遣水陸軍來會,秀成留陳坤書、陳炳文守廣德,自率譚紹光、陳順德、吳定彩等馳攻四安鎮,陷之。 和春遣水師會攻江寧上下兩關,七里洲寇謝茂廷、壽德州寇秦禮國遣使詣大營乞降。 江寧西北各門皆瀕大江,洲堵錯互,寇踞上、中、下三關,築壘於壽德、七里各洲,與北岸九洑洲遙相倚藉。 九洑洲既克,茂廷、禮國約舉火為號,於是上下關同日而克。 國樑增八壘於江東門,增四壘於安德門,毛公渡南北岸關隘悉為我奪,寇益大困。 秀全檄諸寇解金陵圍。 時秀成在皖,與其部下謀曰:「清軍精鋭悉萃金陵城下,其餉源在蘇、杭。 今金陵城外長壕已成,清軍內圍外禦。 張國樑又嚄唶善戰,攻之難得志,不如輕兵從間道急搗杭州。 杭州危,蘇州亦必震動。 清軍慮我絶其餉源,必分師奔命以救。 我瞷大營虛,還軍以破圍師,則蘇、杭皆我有也。 」乃自率數千精卒以行,連陷安吉、孝豐、長興諸縣。 以其弟侍賢犯湖州,自率悍黨陷武康,間道逾嶺犯杭州。 預結撚首張洛行、龔瞎子等,使內擾清、淮,以分江、皖兵力。 上命和春兼辦浙江軍務,而以張玉良總統援浙諸軍。 玉良分大營兵勇五分之二禦之。 秀成攻杭州,以地雷崩清波門,陷之,巡撫羅遵殿等均死難。 秀成之破杭州也,祗一千二百五十先鋒。 諸處援兵不知虛實,聞城破,皆潰走。 迨張玉良援軍至,屯武林門,秀成曰:「中吾計矣!」自以兵少,乃多制旗幟作疑兵,潛退出城,委之而去。 玉良與將軍瑞昌會擊,立復省城。 第2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2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