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又囁嚅道:「我為故人情誼,所以迂道至此,但今日若實告足下,足下得生,我反死了。 」璋大驚道:「君果救我,我決不令君獨死。 」言畢,指天為誓。 臣乃語璋道:「鄰境鎮安,非與君為世仇麼?今督府懸賞緝猛,聞猛匿君處,特令我往檄鎮安,出兵襲君。 我不言,君死;我一出口,君必為自免計,我死。 奈何奈何?」璋頓首謝道:「請君放心。 猛娶吾女,視同仇讎,我正欲殺他,恐他兵眾,所以遲遲。 若得天兵相助,即日可誅猛了。 猛子邦彥,現守隘口,我先遣千人為內應,君可馳報大營,發兵往攻,內外夾擊,邦彥授首,殺猛自容易呢。 」臣大喜而返,報知希儀,即夕往攻邦彥。 果然內應外合,把邦彥的頭顱,唾手取來。 猛聞邦彥被殺,驚惶的了不得。 璋反好言勸慰,處猛別館,日沒供張,環侍美女,令他解悶圖歡。 猛憂喜交集,日與美女為樂,比故婦何如?問及大兵,詭稱已退。 至胡堯元等到了歸順,檄索猛首,樟乃持檄示猛道:「天兵已到,我不能庇護,請自為計。 」一面遞與鴆酒,猛接酒大罵道:「墮你狡計,還有何說?」遂將鴆酒一口飲下,霎時毒發,七竅流血而死。 璋斬下猛首,並解猛佩印,遣使馳報軍前,諸將乃奏凱班師。 猛有三子,邦彥敗死,邦佐、邦相出亡,所有猛黨陸綬、馮爵等俱被擒,惟盧蘇、王受遁去。 隔了一年,盧蘇、王受,又糾眾為亂,陷入田州城,正是: 芟夷未盡枝猶在,烽燧才消亂又生。 畢竟亂事能否再平,且至下回續表。 第五十八回 胡世寧創議棄邊陲 邵元節祈嗣邀殊寵 卻說盧蘇、王受,系岑猛餘黨,既陷田州,並寇思恩。 右江一帶,人情洶洶,或說岑猛未死,或說猛黨勾結安南,已陷思恩州,正是市中有虎,杯影成蛇。 姚鏌力不能制。 飛檄調兵,藩臬諸司,與鏌有隙,叉倡言「猛實未誅,鏌為所給」等語。 御史石金聞悉,遂劾鏌攘剿無策,輕信罔上,惹得世宗動怒,飭革鏌職,授王守仁為兵部尚書,總督兩廣軍務,往討田州,一面即用御史石金為巡按,同赴廣西。 守仁到任,聞蘇、受二寇,勢焰頗盛,遂與石金商議,改剿為撫。 乃使人招諭田州,令來謝罪。 蘇、受疑懼,不敢徑至。 守仁復遣使與誓,決不相欺。 蘇、受乃盛兵自衛,來轅赴約。 經守仁開誠告誡,二人踴躍羅拜,自縛待罪。 守仁數責罪狀,各杖數十,才諭歸俟命。 已而馳入蘇、受營中,撫定叛眾,乃繕疏遙陳,略言:「田州外捍交趾,縱使得克,別置流官,亦恐兵弱財匱,易生他變,且岑氏世效邊功,欲治田州,仍非岑氏子孫不可。 現請降府為州,以猛子邦相為吏目,署行州事,設巡檢司十九處,令蘇、受等為巡檢。 惟思恩府未曾被陷,仍設流官,命他統轄田州。 邦相以下,悉遵約束」云云。 朝旨報可。 守仁遂依疏處置,田州以安。 嗣守仁自田州還省,父老遮道攀轅,稟稱斷藤峽猺,又復猖獗,盤踞三百餘裡,大為民害。 守仁乃留住南寧,佯為罷遣諸軍,示不再用,暗中卻檄令盧蘇、王受,囑他攻斷藤峽,立功自贖。 蘇、受奉守仁令,潛軍突出,連破斷藤峽諸寨,誅匪首,散脅從,藤峽復寧。 守仁上蘇、受功,賞賚有加。 惟尚書桂萼,令乘機取交趾,守仁不應,桂萼遂劾守仁征撫交失,停止獎諭。 未幾守仁得疾,表乞骸骨,且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朝命尚未復頒,守仁因病日加重,不及待命,離任竟歸,行至南安,一瞑長逝。 桂萼復說他擅離職守,請世宗毋予恤典,且停世襲。 失志則夤緣當道,得志則媢嫉同僚,這是小人通病。 獨江西軍民,素懷守仁德惠,靈輀所經,無不縞素哭臨,香花載道,哀奠盈郊。 直道尚在人心,忠魂亦堪自慰。 至穆宗隆慶初年,始追諡文成。 守仁系浙江餘姚人,曾讀書陽明洞中,當時號為陽明先生。 平生學問,出入道佛,總旨以儒教為歸。 嘗謂知是行的主要,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始,行是知終,人須知行合一,方為真道學。 這數語,是陽明先生的學說,門徒多遵守不衰。 就是海外日本國,也靠着陽明遺緒,實力奉行,才有今日。 極力讚揚,不沒大儒。 這且不暇細表。 且說世宗踐阼,曾逮兵部尚書王瓊下獄,謫戍榆林,復起彭澤為兵部尚書,陳九疇為僉都御史,巡撫甘肅,這次黜陟,實因西番一役,王瓊陷害彭、陳,經給事中張九敘追劾瓊罪,才有此番變換。 應四十八回。 九疇到了甘州,適值土魯番酋糾眾入寇,由九疇督兵力禦,戰敗滿速兒,追至肅州,又與肅州總兵官姜盃,夾擊一陣,殺死敵將火者他只丁,寇眾倉皇遁去。 邊民嘩傳滿速兒已死,九疇亦依據謡傳,拜表奏捷。 未免鹵莽。 明廷正遣尚書金獻民,都督杭雄,統兵西討,聞九疇得勝,寇已敗退,乃自蘭州折還。 誰知滿速兒依然無恙,西歸後,休養了兩三年,又遣部將牙木蘭,出據哈密,並侵及沙州、肅州。 世宗聞警,又起用前都御史楊一清,總制三邊。 一清至是三為總制,溫詔褒美,比他為郭子儀。 土魯番聞一清威名,頗也知懼,稍稍斂跡。 一清請權事招撫,先令他繳還哈密城印。 既而一清奉召入閣,以尚書王憲代任,憲仍用一清計,遣使往諭土魯番,命悔過伏罪,歸還哈密。 滿速兒置諸不理。 第1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