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邦隘已設土城。 很是高峻,城下設有重濠,濠內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具嚴備,人馬如蟻。 張輔下令軍中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 大丈夫報國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憚重賞。 」從張輔口中述多邦隘之險要。 將士踴躍聽命。 輔復以夜為期,是夜四鼓,遣都督僉事黃中,率鋭騎數千,舁着攻具,銜枚疾走,越重濠,架雲梯,緣城而上,指揮蔡福等先登,諸軍後繼,霎時間萬炬齊明,銅角競響,敵兵倉皇失措,矢石不得發,皆退走城下。 蔡福入城破扉,放入大軍,與敵兵巷戰起來。 敵驅大象出陣,儘力衝突,幾不可當,誰知張輔軍中,忽擁出無數猛獅,兩旁護着神銃,隨獅進去,接連擊射。 大象見了猛獅,立即返奔,自相蹴踏,又被一陣銃擊,害得人象並仆,血肉模糊,敵酋梁民猷、祭伯樂等,同時被殺,餘眾半死半逃,由輔軍窮追數十里,斬馘了好幾萬名。 看官聽著!這象陣是南方慣習,倒也沒甚希奇,惟張輔陣中,如何得了許多猛獅?幾令人莫明其妙。 實在大象是真的,猛獅是假的。 張輔身在軍中,早探悉城柵中間,列有象陣,暗地裡裂布繪獅,蒙在馬上,一俟象陣衝來,便將假獅突出。 究竟象是畜類,不知真假,驀見獅至,盡皆卻走。 就是蒙馬虎皮的法兒。 輔軍因獲大勝,長驅薄東西兩都。 東都即古龍編城,西都即古九真城。 張輔、沐晟至東都,一鼓即下,遣參將李彬向西都。 西都守將,亦聞風遁去。 三江州縣,次第歸降。 輔、晟兩軍,復節節進剿,連敗敵兵。 到了膠水縣悶海口,地勢溽暑,不便駐兵,敵眾卻負嵎自固,輔與晟商定秘計,佯為退師,至咸子關,令都督柳升駐守,大軍竟退至富良江。 果然敵艦紛來,佐以步卒,水陸兵不下數萬,輔麾兵回擊,大敗敵眾,斬首無算,江水為赤。 又南追入悶海口,季犁父子,僅率數小舟,向海門涇遁去,適遇水涸,棄舟登岸,輔等率舟師追至,被膠不得前,忽天大雷雨,水漲數尺,各舟畢渡。 咸稱天助,乃飛檄柳升夾攻,水陸併進。 直至奇羅海口,由柳升部下王柴胡,擒住季犁及其子澄。 次日,土人武如卿,亦縛獻黎蒼,及蒼子芮,並蒼臣黎季等,於是安南悉平。 輔奏稱安南本中國地,陳氏子孫,已被黎氏戮盡,無一孑遺,不若改為郡縣,如中國製,或得一勞永逸云云。 成祖準奏,乃置交趾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司,分十七府,設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縣,衛十二,所一,市舶司一,改鷄陵關為鎮彞關,以尚書黃福兼布按二司,都督呂毅為都司,黃中為副。 佈置已定,先由都督柳升,檻送黎季犁父子至闕前。 成祖禦奉天門受俘,置季犁及子蒼于獄,赦澄及芮。 既而出季犁戍廣西,釋蒼居京師,封張輔為英國公,沐晟為黔國公,所有將士,封賞有差。 凱奏時,飲至受賞,成祖且親制平安南歌,作為寵錫,這是永樂六年春間事。 不遺年月。 孰料由春至秋,僅歷半年,安南復亂,免不得又要勞師。 夷性難馴。 先是明軍至安南,陳氏故官簡定出降,隨征黎氏,頗得戰功。 嗣因安南平定,不復立陳氏後,心中不服,乘間脫逃至化州,聯合群盜鄧悉等,自稱日南王,國號大越。 乘大軍北還,出攻咸子關,扼三江府往來要道。 簡定對於陳氏,不可謂不忠,但反抗明朝,未免不度德,不量力。 諸州縣相率響應,黎氏餘黨,亦多往附。 內有陳季擴、鄧景異等,尤稱猖獗。 交趾布政司黃福,飛奏至京,亟請增兵。 成祖立命黔國公沐晟,發兵數萬,由雲南出征。 且令兵部尚書劉儁,往贊軍事。 沐晟率軍南下,至生厥江,與簡定相遇,彼此交鋒,筒定佯敗卻走。 劉儁等驅軍追趕,不防陳季擴、鄧景異等,兩路殺出,衝動陣勢,竟致大亂。 劉儁馬躓被執,都督呂毅,及布政使參政劉昱等皆戰死。 這是狃勝而驕之故。 沐晟倉猝收軍,計已傷亡萬人,沒奈何奏報敗狀。 成祖也出了一驚,只好再請出英國公張輔,令他前往。 又命清遠侯王友為副帥,率師二十萬啟行。 這邊尚在中途,那邊情形又變,簡定為陳季擴所逼,將王位讓與季擴,自稱上皇。 季擴系蠻人,詭托陳氏後裔,號召全國。 蠻人有何知識,信以為真,大眾趨附,勢愈猖獗。 鄧景異恰進攻盤灘,守將徐政陣亡。 沐晟沿邊固守,專待輔軍到來。 至永樂七年秋季,輔軍方至,進薄咸子關。 安南兵聯舟蔽江,不下千艘,輔飭各軍乘風縱火,猛燒敵艦。 敵眾驚潰,溺死無算。 生擒敵目二百餘人,獲船四百餘艘。 鄧景異等登岸狂奔,輔麾軍追殺,景異返身接仗,各用短兵相擊,又敵不過輔軍,敗投季擴。 季擴自稱陳氏後人,上書乞封,輔拒絶不受,進軍清化,季擴遠遁。 簡定遲了一步,不及遠行,但匿跡美良山中。 輔軍入山搜尋,見簡定縮做一團,當即牽出,送入大營。 輔遂將簡定檻送京師,至即伏法。 再進軍追陳季擴等,至凍潮州,生擒季擴黨羽范友、陳原卿等二千人,悉數坑死,築屍為京觀。 會有朝使馳至,召輔還京,留沐晟鎮守。 輔引軍自歸,晟復追陳季擴至靈長海口,擊敗敵眾。 季擴窮蹙,奉表乞降。 成祖以師勞日久,姑從所請,諭令季擴為交趾右布政使。 第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