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阿斯圖裡亞斯的礦工中間,最後只是因為動用了摩洛哥軍隊才將他們鎮壓下去。 為了替1936年2月的大選作準備,左派和中左派的各政黨這時聯合起來,組成了與剛剛在法國出現的人民陣線相類似的人民陣線。 這一聯盟贏得了勉強的勝利,阿薩尼亞組織了左派政黨所支持但未參加的共和黨新內閣、加泰羅尼亞的自治得到恢復,反教權措施與溫和的社會改革一起也得到恢復。 回想起來,共和黨人強調反教權主義而不強調土地改革,那似乎是一個大錯,因為土地改革是大多數西班牙人所接受的。 這種政策使熱情的天主教徒和中間階層的許多人開始持敵對態度。 同時,大蕭條連同它所帶來的普遍的失業一起增強了極端分子的實力,削弱了溫和派政黨的力量。 為了控制因絶望而不顧一切的工人,社會黨人只得不斷地向極左派靠攏;中間階層的許多人作出相應的反應。 使自己與極右派結成同盟——因此;不斷高漲的思想上的激情和政治生活的兩極分化達到了使議會制政體變得日益脆弱的程度。 在這個時候;西班牙的右派分子在德國和意大利的縱容下,在弗朗內斯科·佛朗哥將軍的領導下,舉起了反革命的旗幟。 1936年7月17日,摩洛哥軍隊發動叛亂。 第二天,本土上的許多將軍拿起了武器。 叛軍即自封的民族主義者迅速佔領了西班牙南部和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在整個長期的鬥爭中一直是他們的主要基地。 佛朗哥曾希望他能出其不意地迅速佔領主要城市和要塞,從而控制全國。 然而,鬥爭卻拖延了近3年,其殘酷程度使人聯想起16世紀的宗教戰爭。 在叛亂的頭幾個星期中,忠於共和政府者失去了大約一半國土,之後,他們重整旗鼓,設法控制了中部地區的馬德里、北部地區的巴斯克諸省和高度發達、擁有巴塞羅那和巴倫西亞這樣的大城市的東部沿海地區。 忠於共和政府者這時處于強有力的地位,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有工業中心、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和擁有非常巨大的黃金儲備的首都。 然而,儘管有這些有利條件,忠於共和政府者最終還是被打敗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未能從國外獲得與民族主義者所得到的同樣多的武器。 事態發生這樣的轉變似乎是有悖常理的,因為忠於共和政府者建立了這個國家的合法政府,他們不但有錢進口武器,而且有權利根據國際法去這樣做。 不過,英、法政府不允許向共和派政權出售武器。 它們受到各自國家中有關內戰的極不一致的輿論的約束,它們擔心,武器無限制地流入相爭斗的各黨派手中會引起全歐洲的戰爭。 因此,英國和法國率先提出不干涉協定,這一協定既為幾個較小的國家所接受,也為德國、意大利和蘇聯所接受。 這一協定規定,簽約國不應該向西班牙運送武器,然而,德國和意大利從一開始就違背了它們的誓約,蘇聯不久也這樣做。 意大利不僅向西班牙運送武器,而且向那裡派遣正規部隊,其人數隨着戰爭的繼續迅速增加。 根據意大利的官方資料,在1936年12月到1937年4月的4個月中,墨索里尼向西班牙派遣了10萬人,連同4萬噸軍需品和750門大炮。 俄國與德國一樣,雖沒有派地面部隊,卻提供了各種軍用物資,外加技術顧問和飛行員。 忠於共和政府者還得到了國際縱隊的援助,國際縱隊干1936年11月為保衛馬德里首次參加了戰鬥。 它由自願兵——絶大多數是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和來自意大利和德國的反法西斯主義的流亡者組成。 大多數人入伍時並不是共產黨人,但少數倖存下來的人多半確已加入共產黨,這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們的親身經歷,同時也由於他們政委的教導。 20世紀30年代後期,西歐知識分子普遍地對西班牙共和國抱有強烈的同情心,支持這種同情心也許是國際縱隊的主要意義。 外國的干涉從兩個重要方面影響了這場內戰:它無疑有利於民族主義者,是他們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它還有助于使民族主義者更接近法西斯主義、使共和黨人更接近共產主義,而後一種趨勢更為明顯。 開始時,無政府主義者和社會黨人在共和派中占優勢,整個內戰期間,溫和的社會黨人擔任了共和政府中的各種最重要的職務。 但是,由於忠於共和政府者對蘇聯軍用物資的依賴,共產黨人變得越來越居支配地位,到1937年末時,蘇聯控制的國際縱隊、蘇聯飛機和西班牙的共產黨將領正領導着共和派軍隊,支配着它的政策。 這不僅意味着共和派的力量更為有效,還意味着非共產黨團體、尤其是曾擁有大批追隨者的無政府主義者的滅亡或黯然失色。 如果忠於共和政府者獲勝,新的內戰說不定還會發生,因為共產黨人站在反對社會黨人、無政府主義者和托洛斯基分子的一邊。 結果表明,軸心國提供的地面部隊和軍用物資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在史達林決定放棄西班牙共和國之後。 在過去兩年裡,隨着民族主義者控制以農業為主的西部和南部地區、忠於共和政府者按制更加發達的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惹人注目的馬德里,雙方處于僵持狀態。 但到1938年中期時,由於西方民主國家仍不願結束不干涉的閙劇,蘇聯政府決定減少它的損失、停止給西班牙的援助,從而使佛朗哥的軍隊能打破這一僵持狀態。 1938年12月底,民族主義者開始向加泰羅尼亞大舉進攻;一個月內,他們佔領了巴塞羅那。 馬德里和巴倫西亞這時已孤立無援,不過它們仍堅持了兩個多月。 隨着3月底馬德里和巴倫西亞的淪陷,內戰宣告結束。 第3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3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