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兆鏞,字譜經,江蘇吳江人。 道光二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鹹豐四年,遷侍講,直上書房,授惠親王子奕詳等讀。 擢侍講學士,命授孚郡王奕硉讀,累遷大理寺少卿。 八年,英吉利兵犯天津,兆鏞力主戰,疏請黜邪謀,決不計,詆斥主和諸臣甚力,擢詹事。 九年,署兵部侍郎。 詔江蘇諸省治團練,兆鏞疏言其弊,舉四害,言甚切。 上海欲借英、法人助戰,兆鏞亦以為不可。 十一年,丁本生母憂,同治元年,服除,仍直上書房。 疏言:「江、皖軍威既震,大局漸有轉機。 臣來自災區,敢就見聞真切關係重大者為皇上陳之:一,宜飭戎行。 上海兵勇號稱四萬,皆不堪用,何以今年經英、法人管帶,便成勁旅?華爾親兵六百,盡中國人,戰無不勝。 無他,挑選慎,約束嚴,器械精,賞罰信耳。 請敕將帥講求武備,漸事安攘。 提鎮中如曾秉忠水師通賊焚掠;馬德昭掠蘇州、上海;李定泰掠湖州、嘉興;向奎每戰輒敗,敗輒行劫;馮日坤部兵掠婦女。 李恆嵩兵不行劫,已共推良將。 竊謂行師首禁焚掠,克城先謀戍守,否則旋得旋失,民間無孑遺矣。 一,宜澄吏治。 上海諸官吏,惟劉郇膏得民心,已蒙特簡。 薛煥統馭無能;吳煦精心計,在上海設銀號,繳捐者非所出銀票不收;新授糧儲道楊坊,由洋行擔水夫致巨富,為洋人所鄙;浙江布政使林福祥,杭州破後降賊,送王有齡、張錫庚柩至上海。 臣意此等悖員,宜分別懲創,稍申憲典。 一,宜清釐餉款。 上海左近官卡、賊卡、槍船卡林立,卡稅之外,釐捐、月捐、船捐、畝捐、房捐日增月益,臣聞官吏紳商皆雲日可收銀二萬,月得六十萬。 兵勇四萬人,日餉三錢,月止三十六萬,而當局猶入不敷出。 請敕曾國籓、李鴻章嚴密清釐。 蘇、松、嘉、湖賦額甲天下,近三十年,年年蠲緩,官民交欠,賦成虛額。 現經大亂,田荒戶絶,可否俟軍務大定,敕督撫覈計,酌留商稅,核減農賦,以羨補不足,勿逾定則。 一,宜撫卹遺民。 江、浙交界莠民設槍船,所至焚掠,此輩視官兵盛衰以為向背,克複時必為內應。 請敕督撫從宜處置,或令歸農,或籍為兵,勿貽後患。 至失守郡縣,陷賊士民商賈,苟非出自甘心,僅止偷生畏死,可否援脅從罔治之義,乞恩原宥。 一,宜防維外人。 上海孤城克保,不得謂非外人之力。 自經助剿,所向無前,或雲實出義舉,或雲欲通商販,或雲日後恃功索償,臣俱不敢逆億。 各處通商,尊奉外人太過。 猶幸我國新政清明,未萌覬覦。 日久相習,利權盡歸,人情益附,而謂狼子必無野心,實難深信。 撫禦得體,尤在博知外情。 請敕各口通商衙門,譯述各國新聞有關時事者,書記大則奏聞,藉資豫備。 」上以所陳不為無見,下國籓、鴻章等籌畫,並將福祥等察劾按治。 尋授詹事,遷內閣學士,迭署兵、禮諸部侍郎。 四年,編修蔡壽祺疏劾恭親王,命大學士倭仁等察奏。 兆鏞與左都禦史潘祖廕疏言:「恭親王輔政以來,功過久蒙睿照,重臣進退,關係安危。 尚祈持平用中,熟思審處,察其悔過,予以轉圜。 庶無紊黜陟大綱,滋天下後世之惑。 」上納其言。 六年,督安徽學政。 七年,授禮部侍郎,任滿,仍直上書房,迭署兵、工二部侍郎。 尋授吏部侍郎,調戶部,再調禮部。 光緒七年,以病乞罷。 九年,卒。 論曰:鹹豐中四方多故,文宗悒悒,恆抱疾。 京師用不足,大錢鈔票,法立弊滋。 王茂廕屢進讜言,均中利害,清直為一時之最,宋晉亦其次也。 袁希祖、文瑞皆有所論列,而徐繼畬直箴君德,所舉三防,陳義尤高,發桂言軍事亦有識。 廉兆綸助守江西,雷以諴分防江北,並著事功。 陶樑為文學老宿,吳存義、殷兆鏞並侍從清望,存義視學滇、浙,能得士心,兆鏞慷慨論事,於鄉邦疾苦冀有補苴,何言之深也! 列傳二百十 宗稷辰 尹耕雲 王拯 穆緝香阿 遊百川 沈淮 宗稷辰,字滌甫,浙江會稽人。 道光元年舉人,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 遷起居注主事,再遷戶部員外郎。 鹹豐元年,遷禦史。 疏請飭各省實行保甲,略言:「州縣宜久任,時日宜寬假,填寫門牌當詳細核對,董事胥役毋派費累民,酌用丞簿以為襄助,先編巨族以為聯屬,並可申明讀法之典,兼收團練、社倉之益。 」詔下直省督撫,各就地體察參酌行之。 又疏言通籌出入,宜崇實去偽,舉清查、報效、生息三端;又疏請酌改經徵處,分令州縣戴罪嚴催:並下戶部覈議。 五年,聞上將謁陵,未有旨戒行,稷辰疏言:「畿南州縣被水,連歲用兵,民氣甫行休息,籥請展緩一年。 」上諭曰:「每歲謁陵,事同典禮,如果畿輔民力未逮,亦必權衡時勢,暫緩舉行。 今茲並未降旨何日謁陵,宗稷辰揣度陳奏,徒博敢諫之名而無其實。 此風不可長!」下部議處。 尋又奏言:「自粵匪竄據長江,數年以來,文臣武將,能戰者稀。 如烏蘭泰、塔齊布、江忠源皆難得之將,而多不盡其用,且以死殉。 如勝保、張亮基、袁甲三皆勇於任事,而亦未盡其用,以罪罷去。 近日支持兩湖,賴有一二書生,如胡林翼、羅澤南,能以練膽為士卒先。 此二人者,實曾國籓有以開之。 此時若開文武兼資一科,誠足濟當時之急,而臣工多不敢薦舉者,一恐其才疏而得過,一恐其遇蹇而罔功。 處愁眉焚頂之時,守蹈常習故之轍,見有敗衄,動以餉匱為辭。 餉固不可不籌,試思用兵乏人,雖斂金百萬,棄如土苴,終歸無用。 臣聞見隘陋,非能盡識天下之才,所知湖南有左宗棠,通權達變,為疆吏所倚重,若使獨當一面,必不下於林翼、澤南。 其屢經論薦,難進易退,肝膽經術,實可取材者,有若湖州之姚承輿。 其策議深沉,才識過人者,有若常州之周騰虎、管晏,桂林之唐啟華,皆關心時務,今尚鬱鬱伏處田間。 誠能破格招賢,連茹併進,則得一人可以平數州,得數人可以清一路。 長江雖阻,當不難分道建功,剋日平定。 伏乞皇上命內外臣工各舉所知,無論已仕未仕,果能文武兼資,皆許徵起,必可網羅而盡得之。 」疏入,下各督撫,命以宗棠等加考送部引見。 宗棠自此膺簡拔,論者謂其知人。 遷給事中。 時京師行大錢,商民苦之。 稷辰上疏請復用制錢,號曰「祖錢」,而大錢改純用鐵鑄,兼行並用。 下部議,格不行。 又以畿輔水患,疏請急賑,從之。 尋授山東運河道,撚匪入境,於濟寧牛頭河濱築戰牆,北岸六千三百丈,南岸八千六百丈,賴以守禦。 以功加鹽運使銜。 同治六年,引疾歸,尋卒。 稷辰父霈正,官湖南零陵知縣,廉無餘貲。 稷辰事母孝。 為學宗王守仁、劉宗周。 罷官後,主餘姚龍山書院、山陰蕺山書院。 官京朝,請祀總兵葛雲飛本籍;官山東,請修方孝孺祠,並刻正學集:其振勵風教多類此。 尹耕雲,字杏農,江蘇桃源人。 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再遷郎中。 鹹豐五年,粵匪犯畿輔,惠親王綿愉為大將軍,僧格林沁參贊軍務,闢耕雲佐幕府,上書論防務,為文宗所知。 八年,授湖廣道監察禦史,署戶科給事中。 時方多事,封章月數上。 直隷總督訥爾經額坐貽誤封疆罷,復起。 耕雲疏言:「訥爾經額之罪,天下共聞共見,未喻其復行起用之故。 方今江、淮、楚、豫軍務未靖,秉鉞之臣,星羅棋布,所以奮不顧身,必欲滅此朝食者,固由篤於忠義,亦以國家信賞必罰,有以畏服其心。 萬一效尤解體,患何可言?昔宣宗起用琦善,以陳慶鏞之言而罷。 伏原紹述心傳,收回成命。 」 時粵匪復窺武漢,耕雲疏言:「武漢地踞上遊,北窺關陝,南脅湖湘,東撼吳越,西制巴蜀,自古南北用兵,皆出死力爭之。 今賊窺伺楚北,分擾廣濟、黃岡,逼近省城,撫臣胡林翼兵勇數千,眾寡懸絶,江路綿遠,首尾不能兼顧。 侍郎曾國籓忠勇樸誠,應請授為欽差大臣,率其所部援湖北,較諸他臣事半功倍。 」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