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人作為俘虜被帶走,十萬人被殺死,許多倍于這個數字的人死去。 為諸神所愛的羯陵伽的征服者,現感到很懊悔,感到深深的悲傷和悔恨,因為征服一個以前未被征服過的民族,包含着屠殺、死亡和放逐。 即使那些躲過災難的人也由於他們始終熱愛的朋友、熟人、同伴和親屬所遭到的不幸而極度痛苦。 因之,所有的人都承受着不幸,而這,使國王的心情十分沉重。 從此以後,阿育王致力於促進和實現佛陀的教義。 他渴望有一個「安全、理智、所有人內心都很平靜、溫和」的未來。 他倣傚波斯的統治者,將自己的敕令刻在岩石、山洞和專門建造的柱子上。 這些敕命與其說是正式法令,不如說是具有國家訓誡的性質。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告誡人們發揚偉的美德——樸素、同情、相互寬容和尊重各類生命。 阿育王與首先考慮國家利益的考底和耶不同,他更關心的是人民。 所以,他興辦了許多並不給國家帶來直接利益的公共事業——醫院和國家公費治療,大路兩旁的果園和休息場所,分配施捨物給各個教派,派佛教傳教團去外國。 阿育王並不象現在某些時候所宣稱的,是印度的君士坦丁。 他沒有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 相反,他對婆羅門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的捐助,並幫助各教各派的傑出人士。 這不是宗教上的變革,而是一般態度的改變。 他最強調的是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不僅因為這兩者是道德上合乎需要的東西,而且因為它們會促進他那龐大且複雜的帝國的和諧。 這在阿育王統治期間證明是很成功的,因為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但是,在他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王朝被推翻,他的帝國被消滅。 這已成為到現代為止的印度歷史的一個模式。 印度與中國不同,在中國,是長期的帝國統一間隔以短暫的分裂;而在印度,則治恰相反——是短暫的統一和長期的分裂。 這並不是說印度就沒有統一。 印度有統一,但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 印度文化強調的是忠於社會秩序而不是忠於國家,正如種姓等級制度的地位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這一點所證明的。 因而,在一個範圍裡增進了統一的文化又在另一範圍裡破壞了統一。 四、侵略者、商人和傳教士 公元前2世紀初,隨孔雀帝國潰滅而起的是長達500年的混亂和黑暗。 不過,在這一時期中,可以看到一個經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印度與外部世界的相互影響日趨增長,並對政治、經濟和文化諸領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最初是來自希臘人的影響,希臘人在印度被稱為雅瓦納人,在亞歷山大之後的兩個世紀裡,仍是印度西北部的一支力量。 如第七章 第三節所述,希臘人發展了犍陀羅藝術,為印度鑄幣提供模型,而最重要的是,促進了印度與中東間的貿易。 接着來的是取代希臘人,並在某些情況下進一步向南推進的一批批入侵者。 被印度人稱為帕拉瓦人的帕提亞人,最早發源於裏海地區,他們先從塞琉西王朝手中奪取對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控制;然後,從約公元前140年起,一夥伙地滲入印度西北部,迫使希臘人北去,並最後佔據了印度河下游地區。 繼帕提亞人而來的是西徐亞人,即印度人所稱的沙卡人。 他們在月氏人的逼迫下離開中亞,于公元前130年前後,制服大夏的希臘人,然後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旁遮普,最後在古吉拉特定居下來。 在那裡,他們與土著居民相混合,形成後來在印度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馬拉塔民族。 最後到來的是貴霜人。 貴霜人原是月氏中的一支,他們成功地統一了月氏遊牧民族;然後於公元前1世紀時,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旁遮普。 在後面一個世紀裡,他們將自己的統治向南擴展,可能擴展到遠至印度斯坦與德干之間的納巴達河。 在他們著名的統治者迦膩色迦他的統治自約公元130至160年的領導下,他們的帝國包括旁遮普、克什米爾、印度河流域、恆河上游地區、阿富汗和今中國突厥斯坦的部分地區。 這一帝國跨越當時最熱閙的幾條商路,所以國內諸地區深受印度人、希臘化國家、波斯人的影響,並在較小程度上受到中國人的影響。 貴霜鑄幣現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埃塞俄比亞、羅馬各行省以及亞洲諸國家中被發掘出。 這些鑄幣上都刻有希臘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所倡奉的眾神中某些神的名字和雕像。 迦膩色迦既在他的鑄幣上雕出佛陀和波斯諸神,同時又毫無偏袒地保護耆那教和婆羅門教。 同樣,他既採用印度皇帝的稱號maheraja「偉大的國王」,又採用帕提亞人的稱號,即梵文中的叫ajatiraja「王中之王」,還同時採用中國人的稱號,也就是梵文中的devaputra「天子」。 3世紀時,貴霜帝國漸漸衰微。 其直接原因似乎是由於在波斯出現了強盛的薩珊王朝公元226年。 薩珊王朝將自己的勢力向東擴展到阿富汗,這就割斷了貴霜人原在中亞的根據地與他們在印度諸行省之間的聯繫。 3世紀末,貴霜帝國土崩瓦解,於是,在恆河流域與波斯邊沿地區之間留下一個權力真空地帶。 這就為印度第二個偉大帝國笈多王朝的崛起掃清了道路,正象早先與此相似的真空狀態曾是孔雀帝國的先導那樣。 第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