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著的政治連續性是王朝時期的主要特徵。 通常所說的古王國包括六個王朝,從公元前3100到2270年,持續了八個多世紀。 象這樣長久的政治穩定期,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編年史上是找不到的。 將近第六王朝末期時,國王的權力不再是絶對的,愈來愈受到獨立的各州州長的挑戰。 結果,產生一個騷亂時期,史稱「第一中間時期」公元前2270-2060年。 各自為政的州長以獨立的國君自居,互爭貴族的支燒來自利比亞和亞洲的侵略者趁機進犯埃及。 最後,第十一王朝使埃及又逐漸恢復統一,進入第二個政治隱定期即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1785年。 埃及的歷史又照過去重演,不過重演的過程明顯縮短。 過了不到三個世紀;埃及開始經歷「第二中間時期」公元前1785-158O年。 在這一時期,埃及遭到侵略,並且第一次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所征服。 正如下一章 將提到的,公元前二千紀時,一些民族蹂躪了歐亞大陸各文明中心,喜克索人僅是參與這種侵略活動的一個部落。 埃及文明一般是穩定而保守的,但決不是靜止的。 從國王美尼斯統一埃及到喜克索人入侵的15個世紀裡,埃及的制度和習俗發生了許多變化。 不過,也有某些特點始終保持着,如:埃及人與蘇美爾人相反,普遍地持有自信而樂觀的世界觀。 正象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每年的氾濫不可預知、來勢兇猛,從而促成了蘇美爾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觀那樣,尼羅河每年的氾濫可以預知、趨勢平緩,從而助長了埃及人的自信和樂觀。 蘇美爾人把他們的洪水之神視作惡神,而埃及人則把他們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來會給每個人帶來歡樂」的神。 一位古埃及詩人是這樣描述給萬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 看,這位偉大的君主, 既不向我們徵稅, 也不強迫我們服勞役, 有誰能不驚訝? 有誰, 說是忠於他的臣民, 其能做到信守諾言? 瞧, 他信守諾言多麼按時, 餽贈禮物又多麼大方! 他向每一個人餽贈禮物, 向上埃及,向下埃及, 窮人,富人, 強者,弱者, 不加區別,毫不偏袒。 這些就是他的禮物, 比金銀更貴重。 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習俗非常複雜,由許多種成分——對自然力的崇拜,崇拜各自的城市之神和州神的諸地方教派,逐漸形成的對祭司集團的信仰,來自國外、尤其是東方的各種影響——組成。 現在,至少有2000個神的名字已為我們所知,但這些神中沒有一個是它們的崇拜者所能完全順從或敬畏的。 埃及人相信,他們可以為了個人或公共的利益而避開神或操縱神;可以為了道德的目的,也可以為了不道德的目的而求助于神。 因而,神廟複雜的宗教儀式的奉行是一種崇拜神的活動,同樣也是一種唸咒求助于神的活動。 在較後的王朝統治期間,今世正直善良者可以獲得永恆的來世的思想已逐步發展起來。 但是,除了某些值得注意的例外情況外,埃及人的宗教中,道德方面的內容很少。 而且,他們的神話和神學缺乏連貫性,因為埃及人普遍地對他們諸神的起源、特點和關係不感興趣。 關心死亡,為來世——尤其是國王的來世——作好物質方面的準備,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個主要特徵。 因為國王的死並不是最終的結局,所以國王死後用香油等藥料涂屍防腐,然後將屍體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即金字塔內。 金字塔中以第四王朝法老胡福的金字塔為規模最大。 塔底占地13英畝,塔高481英呎,全塔約用巨石2,300,000塊砌成,平均每塊重約2.5噸。 這一金字塔是用最簡單的工具即坡道、滾筒和槓桿建造的;那時甚至連鐵滑輪都沒有! 據說埃及的農民們在建造這些金字塔時熱情很高,相信他們正在為一位能決定他們共同的幸福的神建造宅邸。 不管這一說法的理由是什麼——也許還可以設想,無論埃及的農民們對建造金字塔有無熱情,他們在這件事上沒有選擇的餘地——這一說法的確有力地表明了尚屬於推測的埃及王權的神威。 法老始終被認為是神王,沒有神聖的法老與世俗的法老的區先這一觀念確令人費解。 由於這個原因,埃及沒有任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相應的法律。 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亦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 王權通過以「全國的管家」、「國王的耳目」——宰相為首的官僚機構而得到加強。 宰相之下的官吏有:掌璽大臣掌管尼羅河的交通運輸,賞賜大臣負責所有的牲畜,財政大臣掌管全國的財政分署;每一分署均沒有倉庫,負責徵收賦稅,可能年景不好時,還負責分配種籽和牲畜,管轄各州的州長及下屬的管理城市和周圍村莊的市試和其他帝國的情況相似,地方各州長逐漸積聚起大量財產,成為世襲的官僚階級:他們加強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最後公然與中央政權對抗。 古三國的分裂及以後長達數世紀的混亂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此得到說明。 中王國時期的法老們從來沒有恢復過他們原先為專制權力。 雖然法老們一般仍被罩上一層神聖的光圈,但他們發現,實際上他們的權力得與祭司和貴族一起分享。 因此;中王國時期有時被稱為埃及的封建時代,不過強有力的官僚政治的確也起了抑制貴族的作用。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