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的人對生活的總的看法,對於應當是怎麼回事和實際是怎麼回事的觀念——也就是他們的世界觀,就其重要性來講,並不亞於他們的宗教信仰。 他們的世界觀是靜止的,這主要是由於他們與世隔絶的村社生活。 他們把將來看作是最近的過去的翻版。 他們從來沒想到過,要按某種原則來改變社會,也沒想到,要象今天的學校非常自豪地宣稱的那樣,訓練他們的孩子去適應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在他們眼裡,世界過去沒發生過變化,將來也還是如此。 因此,他們只是培養自己的孩子做他們所做過的一切,就象他們的父親和祖父先前培養他們時那樣。 關於這一點,有個名叫克拉欣格·瑟德的溫內巴戈人北美洲印第安人向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證據。 他雖然生活在我們時代,但卻出生於一個仍處于新石器時代的部落環境。 他在自傳中寫道,「父親往往還是守着過去的老習慣,把溫內巴戈人的風俗習慣教給我們。 他一清早就把我們叫醒,讓我們圍着火堆坐下,然後開始同我們談話。 …女孩們單獨受教育。 現在談談父親和我說過的一些話。 」克拉欣格·瑟德在詳盡地描述了父親按照傳統用上述方式對他進行教育的情況後,最後寫道: 這些事都是老年人說的;也是我給你們的勸告。 我自己從來不問這些事,但是我父親,也就是你們的祖父,是很關心的。 凡是與人們的行為舉止有關的知識,他都想知道。 等你們長大了,可決不要讓自己落入這樣的困境:不知道哪些事是正當的、是應該做的。 孩子,要聽取長輩的教誨。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必須徹底弄懂的。 你們也得弄懂。 五、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農業革命導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規模可與隨人類形成而出現的人口爆炸相比。 在舊石器時代,正在進化中的人類不斷改進工具,使生產率提高,從而使人口相應增加。 約100萬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數還只有125000,可到了距金1000O年時,以狩獵為生的人類的人口數已上升到532萬,約增長42倍(見第二章 第四節)。 現在,隨着農業革命的到來,一定地區的食物供應量比過去更多更可靠,因此,人口數的增長也比過去更迅速。 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人類的人口數從532萬直線上升到13300萬,與舊石器時代100萬年中的人口增長數相比,約增長25倍見圖2「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不是普遍的,而是有選擇性的。 正如前文所述,在技術革新中領先的各民族,其人口的增長也遙遙領先。 因而,就象從前的人類勝過並取代了他們的原始祖先那樣,現在的農人勝過並取代了狩獵者。 「勝過」並「取代」的確切過程可能如下:由於實行組放型農業,各村莊很快受到了逐步增長的人口壓力。 於是,過剩的人口散佈到周圍新的地區,在那裡開墾土地,建立起新的村莊。 他們和當地居民的關係因當地環境而異。 如果這些地區有一些邊沿地帶不適宜農業移民們開發,那麼當地人就可以把這些地方當作避難所,使自己生存下來。 非洲的情況就是這樣,那裡曾廣為分佈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被分別擠到了茂密的叢林地帶和荒涼的沙漠地區。 北美洲的情況也是如此,那裡曾廣為分佈的操綬綬尼語的印第安食物採集者受普韋布洛農人們的排擠,而不得不離鄉背井。 見圖4「狩獵者的後撤」和圖5「農人的擴張」。 農業移民和當地人之間還有另一種類型的關係,即共生關係。 迄今仍在剛果森林區盛行的情形便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 那裡過漁獵生活的俾格米人向耕種土地的黑人提供肉類、蜂蜜和其他森林產物,再從黑人那裡接受作為報等的穀類和鐵製武器。 因而,這兩個種族能夠和平共處,並保持各自的特點。 農業移民和當地食物採集者之間最常見的關係是相互通婚,彼此逐漸融合。 當人口壓力又逐步形成時,新的混血兒居民便又向新的地方遷移,進而又與那裡的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 農業技術和農作物就這樣被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而在農業最後到達的那些地方出現的人,則成為其種族類型與最早的創始者完全不同的人。 因之,儘管小麥、牛、輪子和犁發源於中東,然而把這些東西帶入中國北部的移民卻是純粹的蒙古種人。 農業由中東向西傳入歐洲,由大草原傳入非洲南部時,發生了與上述情形類似的遷移和異族通婚。 今天存在於贊比亞南部的黑人與布希曼人的混血兒就是對後者的一個證明。 一夥又一次的遷移使農業傳播到全球各地。 遷移的最後結果是,1O000年以前組成全體人類的狩獵者,到公元100O年時,減少到僅占人口的1%。 職業的轉變轉而又導致種族的變動。 全球種族分佈圖表明,10000年以前,高加索種人、蒙古種人、黑人、布希曼人、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這六個種族之間大致是平衡的。 見圖3"全球種族分佈。 '但到公元1O00年時,這一平衡遭到了劇烈的變動,此變動有利於從事農業的蒙古種人、高加索種人和黑人,而不利於仍過漁獵採集生活的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 澳大利亞種人之所以能維持原狀,只是由於他們居住在與世隔絶的島嶼上,還沒有被任何從事農業的人發現。 這些島嶼直到18世紀時才被歐洲的探險者發現。 當這一發現遲遲地但終於來臨時,島嶼上不幸的土著居民遭到了更加悲慘的結局。 第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