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道:「這是聖躬不豫,故失常態;病癒以後,必不至此。 」歐陽修接著說道:「太后事先帝數十年,賢德之名,四海共聞,溫成得寵之時,太后尚能容忍。 如今母子相關,難道反不能容忍麼?」太后聽了,氣方略平。 歐陽修又道:「先帝在位日久,德澤在人,所以一日晏駕,天下奉載嗣君,無敢異議。 今太后雖然賢明,究竟是個婦人。 臣等五六人皆是措大書生,若非先帝遺命,誰肯服從呢?」太后沉吟不語,韓琦即朗聲道:「臣等在外,皇躬若失調護,太后不得辭責。 」太后聽了這話,瞿然道:「這話是從哪裡來,我心裡更為此事愁得很哩。 」韓琦、歐陽修皆頓首道:「太后仁慈,臣等素所欽仰,所望是能夠全始全終。 」言畢而退。 這一番言論,左右內侍聽了,莫不瞠目咋舌,方纔不敢肆其陰謀。 過了些時,英宗漸癒,韓琦進宮獨見。 英宗略問數語,便道:「太后待朕,未免寡恩。 」韓琦對道:「古來聖帝明王,也屬不少。 因何獨稱舜為大孝,難道此外的都是不孝麼?不過親慈子孝,乃是常道,未足稱揚。 若父母不慈,子仍盡孝,乃可名傳千古。 臣恐陛下事親尚有未至,天下豈有不是的父母麼?」英宗聞言,為之改容。 英宗身體既愈,命侍臣在邇英閣講讀。 翰林侍講學士劉敞,進讀《史記》,至堯授舜天下事,拱手講解道:「舜起自側陋,堯乃禪授大位,天下歸心,萬民悅服。 這不是舜另有他術,只因他孝親友弟,德播遐邇,所以謳歌朝覲,不召自來了。 」英宗大為感悟道:「朕明白了。 」遂進宮問太后安,且呈:「病中昏亂無狀,得罪慈躬,伏望矜宥。 」太后也欣慰道:「病時小過,不得為罪,此後能善自調護,不致違和,我已喜慰得很了,還有什麼計較;況皇兒四歲入宮,我朝夕撫養,正為今日,難道反有異心麼?」英宗泣拜道:「聖母大恩,昊天罔極。 兒若有忤慈命,是無以為人,還能治國麼?」太后亦流淚扶起英宗道:「國事有大臣輔弼,待皇兒冊後以後,我亟應歸政了。 」英宗道:「母后多一日訓政,兒得多一日受教,請母后勿遽撤簾。 」太后道:「我自有主張。 」從此,母子之間,嫌隙盡釋,和好如初。 英宗即位之後,因為患病,尚未冊後;此時病癒,遂冊妃高氏為皇后。 後乃故侍中高瓊曾孫女,母曹氏,為太后胞姊。 幼育宮中,及長出宮,為英宗妃,封京兆郡君。 至是冊為皇后,與太后不啻母女,自然十分親愛了。 到了第二年,英宗身體復元。 韓琦欲令太后還政,不便奏請,乃于入朝奏事的時候,取了幾本奏章,請英宗裁決。 英宗批後,韓琦復奏太后道:「皇上裁決政事,悉合機宜。 」太后一一複閱,亦每事稱善。 韓琦頓首道:「皇上親斷萬機,又有太后訓政。 此後宮廷規劃,應無不善。 臣年力已衰,不堪重任,願即乞休,幸祈賜允。 」太后道:「朝廷大事,全仗相公,如何可去。 我當退居深宮,不再與聞政事了。 」韓琦道:「前朝太后,賢如鄧馬,尚且貪戀權勢。 今太后如此盛德謙沖,真可壓倒千古了,但不知于何日撤簾?」太后道:「我並不要干預政權,說撤就撤,何用定日。 」言罷即起。 韓琦抗聲道:「太后已有旨撤簾,鑾儀司何不遵行。 」當下走過鑾儀司,將簾撤下。 太后匆匆入內,禦屏後猶見衣角,內外都驚為異事!英宗親政,加韓琦為右仆射,每日禦前後殿,親理政事。 上太后宮殿名為慈壽宮,所有太后出入儀衛,如章獻太后故事。 知諫院司馬光,見諸事就緒,只有內侍任守忠還沒有除去,便上疏極言任守忠離間兩宮,致釀大禍,請將守忠斬首市曹,以申國法。 英宗見奏,也很以為然。 次日韓琦至中書處忽出空白敕書一道,自己先行署名簽字,復請兩參政一同署名簽字。 此時參政是歐陽修、趙概。 歐陽修接敕,並不多言,遂即署訖。 趙概還在遲疑,歐陽修道:「韓公必有道理,不妨照簽。 」趙概方纔署名,韓琦即坐政事堂,將任守忠傳來,立於堂下,當面喝道:「你知罪麼?本該斬首。 皇上天恩浩蕩,姑從寬典,發往蘄州安置,你可從速啟行。 」任守忠在下面,只是叩頭,哪裡敢說一句話。 韓琦遂把敕書取出,填了守忠的名字,立命押解起程。 眾人才明白韓琦用空白敕書,是因為任守忠勢力浩大,倘若露了風聲,不但有人前來求情,恐有甚變故,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辦理此事。 守忠既去,又追究餘黨史昭錫等十餘人,一概充發出去。 中外人心為之大快。 英宗親政之後,首先下詔,命廷臣會議追尊本生父濮王典禮。 群臣奉詔,很覺為難,沒人敢開口議論。 獨知諫院司馬光,援史評駁,說是漢宣帝為孝昭後,終不追尊衛太子史皇孫。 光武上繼元帝,亦沒有追尊鉅鹿南頓君,這是萬世一定的道理,不可以移易的。 於是翰林學士王圭等,就照着司馬光話說,略加增改,議奏上去。 中書處嫌他們議得不甚詳細,究竟濮王應該怎樣稱呼用名不用名,發下再議。 王圭等又奏稱濮王為仁宗之兄,宣稱為皇伯父而不名。 歐陽修以為議得不妥,援據《喪服大記》,撰成《為後》或《問上下》二篇,大旨說是身為人後,應為父母降服,三年為期;惟不設父母原稱,這就是服可降,名不可設的意思。 第1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