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宋軍已搗破白鷺洲,進迫新林港,又分兵攻下漂水等地,江南統軍使李雄,有子七人,皆以勇悍著聞。 見宋軍所至,勢如破竹,各郡縣望風投降,李雄知不可為,嘆息謂諸子道:「國事如此,吾必死難汝曹亦宜勉之,不可失卻志節,隳吾家聲。 」七子齊聲應道:「父親能夠死忠,兒等難道不能死孝麼?」李雄乃與七子,攻撲宋師,為宋師所圍,戰至矢窮刀缺。 父子八人,皆歿于陣。 宋師曹彬,直次秦淮,夾河陣。 那秦淮河,在金陵城南,水道可達城中。 江南兵,水陸數萬,列陣城下,梔河防守。 潘美率兵臨河,因舟楫未集,部下未免怯顧。 潘美奮然道:「我兵自汴至此,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任是什麼險阻,也不能阻撓我軍,奈何因這一衣帶水,便裹足不前呢?」說罷,縱馬直前,絶流而渡。 各軍見主將躍馬而渡,也就跟着過去,便是步兵,亦復鳧水以達對岸。 江南兵見宋師渡河,忙來阻擋,被宋師一陣衝殺,招架不住,只得退入水寨,堅守不出。 巧值宋都虞侯李漢瓊用巨艦滿載葦葭而來,就因風縱火,焚燬南城水寨,寨中守卒,不死於火,即死於水,頃刻間闖破了水寨。 這時後主聽信門下侍郎陳喬學士張洎的話說,是宋師到來,只要堅壁固守,待他糧盡,自行退去,可以無慮。 城中的守備事宜,專屬於都指揮皇甫繼勛,後主毫不過問。 只在宮內召集僧道,誦經禮懺,燒香許願,禱告神靈保佑,且親自寫疏祀告皇天,立願于宋師退後,造佛像若干身,菩薩若干身,齊僧若干萬員,建殿宇若干所,疏來自稱蓮峰居士,敬告上蒼,速退宋師,保全危城。 除了誦經許願,具疏祝禱以外,他卻還有心情,拈弄筆墨,相傳有《臨江仙》詞一闋,乃後主在圍城中所做的,其詞道: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鈎羅幕,惆悵暮煙重!別苓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閒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迴首恨依依! 後主在着圍城裡面,還有這閒情逸致,按譜填詞,絲毫不以軍務為念。 你想這座金陵城,還有不被宋師攻破的道理麼? 這日,後主正在宮內看著一眾僧道鐃鈸宣天,香煙繚繞的誦經禮懺,只聽得城外號炮連聲,方纔吃驚,命人探聽,始知宋師已逼城下,不禁着急起來,親自上城巡視,登陴而望,但見宋師已在城外,立下營寨,殺氣橫空,旌旗蔽日,這時才知不妙,回問守卒道:「宋師已抵城下,怎麼還不入報?」守卒道:「皇甫將軍吩咐不要入報,所以不敢上達聖聽。 」後主發怒道:「宋師逼臨城下,尚不報告,必是懷着異志了。 」急召皇甫繼勛,問他為何隱蔽軍情?兵臨城下,尚不報聞?皇甫繼勛答道:「北軍氣勢甚鋭,難以抵擋,臣即日日報知陛下,亦不過徒使聖心着急,宮廷驚惶,所以不行入報。 」後主聞言,怒不可遏道:「依你這般說來,只好一任宋師進城,也不用禦敵了,明是與宋師通連,賣國求榮,這種背主的賊臣,不即斬首,何以儆尤?」就令左右,將皇甫繼勛拿下,置諸死刑;一面飛召都虞侯朱令贇,速率上江兵馬,入援金陵。 那朱令贇,接到後主入援的急旨,便率領水師十萬,由湖口順流而下,意欲焚燬採石江面的浮梁,斷絶宋師的歸路,令他軍心搖動,然後縱兵截擊。 早為曹彬探知消息,便召戰棹都部署王明,授了密計,命往採石磯防堵來軍。 王明領了密計,飛速前去。 那朱令贇帶著戰艦,星夜下駛,將近採石江頭,遙望前面,帆檣如雲,好似有數千艘戰艦排列在那裡。 朱令贇瞧了,心下很是驚疑,又值天色已晚,恐為敵人所截,不敢前進,傳令將戰船在皖口停泊一夜,待至天明,再行進兵。 哪知到了半夜,忽聞戰鼓如雷,水陸相應,江中來了許多敵艦,火炬照耀得滿江通明,現出一桿大旗,上面有個斗大的「王」字。 岸上又到了無數步兵,也是萬炬齊燃,飛出一桿帥旗,寫着「劉」字。 岸上江中,兩下夾攻,喊聲不絶,也辨不出有多少宋師。 令贇不知敵軍虛實,惟恐黑夜交兵中了敵人的計策,急命軍士縱火,將船堵住,不令近前。 不料北風大作,自己的戰艦都在南面,那火勢隨風捲來,沒有傷着敵船,反向自己的戰艦燃燒起來,全軍頓時驚潰。 令贇亦慌了手腳,急命各艦拔椗返奔,無奈艦身高大,轉動不便,早被敵軍乘勢逼近,跳過船來,刀槍齊施,亂砍亂截,兵士的頭顱,紛紛滾下水去,霎時之間,各艦大亂,只為著逃命。 剛纔往岸上跳去,又有陸路的宋師,奮力砍殺,只得投入江中,鳧水逃生。 令贇此時,束手無策,正想跳入水中。 忽然一員宋將,奔向前來,一聲吆喝,把令贇拿下,穿索綁活擒而去。 這員拿令贇的大將,就是王明;他領了曹彬的密計,在浮樑上下,豎著無數長木,懸掛旗幟,遠遠望去,好似帆檣一般,作為疑兵。 又預約劉遇,帶了步兵,從岸上殺來,水陸夾擊,果然令贇墜入計中,不戰自亂。 只用半夜工夫,便把令贇的十萬水軍,迅掃而空,其實宋師不過五千水師,五千步卒,統共一萬人馬,擊敗了江南十萬水師,曹彬也可算善於用兵了。 那後主在金陵城內,只盼望令贇前來,擊退宋師,方可解圍。 忽地接得令贇被擒全軍覆沒的消息,直嚇得後主面如土色,沒法可施,只得命徐鉉星夜馳赴汴京,面見太祖,哀求罷兵。 第1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