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必有大軍將到,故延緩以待之。 若必聽其言,是大誤矣。 」王屏藩道:「此言亦是。 各降將無不晉封,張勇何至不能相信?只是張勇性最樸直,果其真欲師附,而我遽爾用兵,是絶降者之路也。 」吳之茂力爭道:「張勇之言,必不可信。 元帥若不進兵,我將獨進矣。 」王屏藩便從其言,督令各軍齊進。 傳令吳之茂先攻王進寶一軍,令雲南土司陸道憲領苗兵主部五千獨爭涼州,自引大兵用鄭蛟麟為前部,併力以攻張勇。 時張勇在軍中,聽得王屏藩進兵,乃道:「彼知吾詐也。 」一面傳諭各營分頭迎敵。 不想佈置未定,吳之茂一軍先到,直壓王進寶陣前。 並下令道:「諸君受周皇厚恩,吾軍以此次為進戰之始,宜各圖奮力,以立首功,各有重賞。 」諸軍聞令,奮勇前進,矢石如雨。 王進寶不能抵禦,三軍往後便卻。 陣外本築長濠,吳之茂卻率軍薄長濠以進,王進寶棄了前營而走。 張勇聽得進寶一軍失利,急分軍救援。 去後,忽報涼州已被陸道清率軍圍困,特來求救。 張勇聽了,一時慌了手腳。 旋又見王屏藩大軍已到,前鋒趙良棟奮力抵禦。 無如王屏藩來勢既猛,軍士又養精蓄鋭,且乘吳之茂一軍得利,軍心更奮,於是四面環攻。 趙良棟亦奮不退後,兩軍喊殺連天,互有傷損。 適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兩軍權且罷兵。 張勇計是日戰事,頗為失利,將校傷五十餘人,軍士折去二千有餘。 自恐寡不敵眾,二來又軍心不定,便與王進寶計議道:「城池幾陷,戰又不勝。 幸有大雨,不然不堪設想。 今為我軍計,宜固守涼城,以免失地之罪。 一面分大兵在城外駐紮,以為犄角,只圖固守以待大軍,是為上策。 」諸將皆以為然。 即以朱芬、趙良棟兩軍回守城中,張勇與王進寶各以本部在城外分東西駐紮,每軍築一大營,並以數十小營,並又每營環繞,築成堅壘。 外築深闊長濠,以圖固拒。 復差人急催圖海救兵,以備援應。 單說王屏藩回軍後,謂吳之茂道:「苟非大雨,破敵必矣,然此一戰亦足令敵人膽落。 近聞平涼一帶,有土人起事,聚眾甚多,惜無遠大之志耳。 我若既通平涼之路與之相合,即鼓其氣而用之,直指東馳,以十餘萬之眾橫行晉汴,誰能抵禦耶?」吳之茂道:「我軍須急攻平涼者,正為此耳。 」到次日,吳之茂復主進兵,王屏藩便令以後軍為前軍,並下令:「凡攻城攻寨,于初到之時即奮力猛進,毋得疲緩,以養敵人之力。 若平涼之路既通,吾無憂矣。 」遂以吳之茂全軍會同陸道清攻城,王屏藩以全軍與鄭蛟麟攻張勇營壘。 定計第一日以前軍進攻,第二日以後軍進攻,輪流更替,不得停歇,以攻破為止。 三軍得令,鼓噪而進,皆併力攻撲。 那張勇與王進寶,亦竭力守禦,第一日不能得手,王屏藩欲張勇出戰,以圖破敵,乃使軍士搦戰,張勇不出。 周兵百般辱罵,張勇亦置不理。 諸將校有請戰者,張勇一概卻之,並道:「如圖海公未到時,有言者斬。 」惟督軍實力守禦。 王屏藩、吳之茂連攻三日,皆不能得手。 屏藩正在焦躁,忽探馬報稱大將軍圖海已到了。 原來圖海正督軍前行,約百里即到涼州,已見張勇來人催救,知道平涼危急。 圖海聽得,大驚,急調吉林馬隊三千飛行,即催大軍前進。 到時,平涼已危,即率軍與吳之茂一軍先戰,之茂見圖海已到,不知人馬多少,不免失措。 城內又以矢石相拒,王進寶更遣朱芬由城內衝出,以應來軍。 兩軍混戰一場,各自收兵。 圖海以遠來疲憊,亦不敢追擊。 圖海看過地勢,即令乘夜建營,並謂張勇道:「眾寡不敵,非將軍死力則平涼危矣。 」便于佈置定妥後,即奏獎張勇、王進寶等,並升趙良棟為提督,統兵獨當一面。 自此兩軍連日交戰,皆互有勝敗。 王屏藩見不能得手,尚須再籌良策,只得與諸軍退守固原,再候大軍。 今且說吳三桂自領兵入川,既拔成都之後,巡撫羅森森、提督鄭蛟麟、總兵譚洪等紛紛投附,然後分將四出。 自見岳州一軍未能通過武昌,甚為焦慮。 適夏國相奏至,力主棄滇之議,即以滇中精鋭調赴岳州,疾行北進。 惟三桂意自不捨,以滇中為自己根本,十餘年經營,不忍棄去,尋思軍士得手與否,不在棄滇與否,自計只得岳州一路進兵,必難制敵人死命,便欲得閩浙一路,沿江蘇直趨兩淮,較為直截。 只惜耿精忠歸降後,總不進兵,不如派使臣入閩,並通台灣鄭經,會同北伐,豈不甚好?想罷,便發諭夏國相,緩行棄滇之議,先擇人使閩、使台,會兵北進。 夏國相得諭後,即令尚書王緒入閩。 原來台灣鄭經,乃鄭成功之子。 當鄭芝龍背明投降大清時,其子鄭成功為日本婦田川氏所生,以其父降清有違國家大義,便不計家庭私事,自行入台灣。 即據台灣一地,以圖恢復。 成功歿後,其子鄭經繼立,亦屢與清廷搆戰。 惟互有勝敗,故吳三桂並欲鄭經附從,即藉其兵力以為己助。 及王緒奉命,自不敢怠慢,先行入閩,即謁見耿精忠。 耿王亦知其來意,先言道:「聞岳州一戰,馬寶都督大為得手,不知近日陝中有何軍報?」王緒道:「正為此事來見王爺。 以清朝盡率精鋭以拒我師,今陝中雖未得消息如何,然以敵軍悉聚武漢間,終不能禦馬寶一旅之師,其力亦可見矣。 第6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演義》
第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