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野園中已甚為紛亂,吳藩衛從亦已俱到。 三桂聽得刺客已死,心才略定,徐道:「孤今日欲在園與諸將較射,故裹甲而出。 若不然,必死於賊人之手矣。 」復聽得保住已經殞命,大為傷感,即令厚葬之,並厚恤其妻子。 自此野園丁役,除藩府宿衛之外,概不許攜帶武器。 原來吳藩平日好射,凡左右服役之人,皆令于暇時練習準的。 因吳藩只慮府外之人與他作對也,不料親近之人亦要謀殺自己。 自經過李成此舉,三桂更提心弔膽。 以野園中僱傭之人,實不分良歹,便將前時所用的概令遣散,轉在部下挑選心腹將士的子弟入野園服役,唯厚給薪水,以結其心。 其餘有事要出府門,也不敢騎馬,必乘暖轎,復將轎旁遮蓋,並設副車數輛,以混人耳目。 又追究引用李成之人,知是管理花木的張經,立即飭部下要拿。 張經因李幹出那件事,深知吳藩號令過嚴,必然罪及自己,即立行逃去。 吳藩聽得大怒,以為張經必然與李成同謀,即懸賞購緝張經。 轉遷怒張經家人婦子,一併拿來,並未訊問虛實,即押赴市曹斬首,見者皆為嘆息。 三桂猶餘怒未已。 那日回妝台上,見了圓圓,不免述及李成之事,並把殺了張經全家一事說出。 復道:「孤以匹馬縱橫天下,許多英雄豪傑也喪在孤手,今李成匹夫,敢幹此不道,實在可惡。 」圓圓道:「大王且勿過怒。 妾拼一言,恐全國之中抱李成之志者,不止李成一人也。 」三桂道:「孤亦猝未及防耳。 鼠輩縱不惜性命,難道不知平西王能殺人耶?」圓圓道:「大王此言更差矣。 試問國中愛大王的多,還是仇大王的多?昔楚靈王剪滅諸鄰,威震天下。 及其殞命干溪,軍中竟無有垂憫之者,以人皆怨之故也。 今大王雖有功于朝廷,而百姓實無頌德者,願大王力圖救補末路,慎勿恃勢自矜也。 妾敢決國中人與大王仇者,尚恆河沙數,伏願大王力補前衍。 若逞一時之威,過興殺戮,則結仇愈甚,更非大王之福也。 」三桂聽罷默然,惟心中依然未釋。 凡服役藩府及隨從左右的,固選用心腹;即委官調吏,亦非心腹人不遣。 即由部中準發赴任的,仍多截回,以是京中已生疑忌。 且地方督撫,遇事必奏報入京,惟是雲南省裡的大吏,凡有事提奏,必先呈吳王看過,然後拜折。 惟吳三桂凡有一事不欲奏報者,皆令擱置不行,故雲南省內奏報絶少。 至于國庫出入,卻自三桂到滇以後,未曾報過入京。 因是朝廷更為疑忌,以為平西王之封,不過故崇其爵號以酬勛績,若舉雲南全土使三桂認為已有,將來尾大不掉,實在可虞。 便大會廷臣開議,欲撤回三藩兵權。 時康熙帝即位,人甚聰明,故謂諸臣道:「本朝定鼎,以吳藩三桂及耿、尚二王立功最多。 今天下太平,四方無事,徒縻餉項,既非所宜,且吳、耿、尚三王若坐擁藩封,兵權在手,設有意外,亦非所以善保其功名。 今欲盡撤諸藩,使得休養林下,兩全其美,諸卿以為何如?」諸臣聽得,皆相對不敢發言,大都懼一經撤藩,實反激三藩之變。 故廷臣雖有對答,亦不過模棱兩可,皆不敢決定。 康熙帝道:「今諸藩雖有恪守臣禮,惟亦有藐視朝廷者,想諸卿亦有所聞。 今若稍存姑息,必養癰成患,不可不慎也。 」諸臣聽已,雖覺此言甚是,惟終不敢贊成。 康熙帝此時見諸臣情景,料必有為難之處,意亦稍轉。 便議先派大員,借巡視地方之名,覘看吳藩三桂舉動,然後決奪。 諸臣亦以為然。 此時吳三桂之子在京,已招為駙馬,探得這點消息,即暗地以朝廷欲撤藩之意報知三桂,使早自設法。 正是:只為藩王多跋扈,反教天子起嫌疑。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 陳圓姬遺書諫藩邸 吳三桂易服祭明陵 話說朝廷立定主意,特派員以巡視地方為名,偵察吳三桂舉動。 時吳三桂之子既在京中,即以這點消息,馳書報知三桂。 不料三桂之子,時雖為駙馬,但朝廷不過藉此覊縻三桂之心,實則常懼其父子間互傳消息。 果然自提議撤藩之後,即事事關防吳駙馬,故其馳報三桂之書,亦為其妻所得,呈諸朝廷。 幸其書尚勸三桂勉盡臣節,是以朝廷亦不過問。 單是吳三桂在雲南,未嘗不忖悉朝廷用心,已事事提心弔膽。 那一日夏國相獨進藩府,謁見三桂。 禮罷,國相道:「某得京中消息,知朝廷有撤藩之意,不過以大王兵權在手,未敢決行耳。 大王將何以處之?」 吳三桂聽了,似不大驚心,反向國相問道:「卿何由知之?」夏國相道:「有趙良玉者,奉部文來任大理府,恐被大王阻不能赴任,故托親朋致書於吾,請吾為之儘力。 吾因與談及京中近事,趙良玉即以告吾,吾料此事甚確,大王總須留意。 」吳三桂道:「既有此事,何以不見吾兒報告?以吾兒身為駙馬,又在宮廷行走,苟有此事,當必知之。 但無論如何,撤藩此舉實朝廷所必行,所爭者遲早耳。 」夏國相道:「既為大王所知,某亦何待多言?」吳三桂道:「孤今日始悔誤之於始也。 自借兵入關以後,為朝廷驅除闖、獻,平定各省,陳師緬甸,並成大功。 某不過以當年不允以兵力下江南,已為朝廷所忌,故立大功以固朝廷之心耳。 」言已,又嘆道:「古人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第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演義》
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