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英兵陷定海,伊里布奉命往剿,裕謙代署兩江總督。 時英艦遊奕海門外洋,江南戒嚴。 裕謙赴寶山、上海籌防,檄徐州鎮總兵王志元,佐提督陳化成防海口。 疏陳規復定海之策,可無慮者四,難緩待者六,謂各省皆可言守,浙江必應議戰,且應速戰。 又疏劾琦善五罪,略曰:「英人至天津,僅五船耳,琦善大張其事,遽稱:‘畿疆、遼、沈處處可虞,後來之艦尚多,勢將遍擾南北’。 冀聳聽聞,以掩其武備廢弛之咎。 張皇欺飾,其罪一。 英酋回粵以來,驕桀日甚,琦善惟責兵將謝過,別未設籌,將士解體,軍心沮喪。 彼軍乘敝,遂衄我師。 我船砲縱不如彼,兵數何啻十倍。 琦善不防後路,事敗委過前人。 試思琦善未至粵時,未聞失機,其又何說?弛備損威,其罪二。 沙角、大角砲台既失,自應迅駐虎門,乃其奏中不及剿堵事,惟以覆書緩兵為詞,且囑浙省勿進兵。 旋以給香港、即日通商定議,不俟交還定海後奏允奉行。 違例擅權,其罪三。 既畀香港換出定海,而英人仍欲通商寧波,銷售鴉片。 何以不在粵翦斷葛藤?將就苟且,其罪四。 義律僅外商首領,向來呈牘,自稱遠商遠職。 上年在天津、浙江僭稱公使大臣,琦善不之詳,假以稱號。 失體招釁,其罪五。 琦善已為英人藐玩,各國輕視,不宜久於其任。 」疏上,宣宗憤琦善受紿,斥伊里布附和,信裕謙忠直可恃。 二十一年春,罷伊里布,以裕謙代之。 裕謙至鎮海,英艦已去定海,渡海往治善後事宜。 尋實授兩江總督,以浙事付巡撫劉韻珂、提督餘步雲,自回江南部署防務。 初,英兵在定海,殘虐人民,既退,猶四出遊奕。 裕謙捕獲兵目,剝皮抽筋而懸之,又掘敵屍焚於通衢。 英人遂藉口復仇,大舉再犯浙洋,裕謙率江寧駐防及徐州鎮兵千,馳至鎮海督戰,令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率兵五千守定海,手緘密諭,付臨陣啟視,退者立斬。 八月,敵艦二十九艘、兵三萬來攻,分三路併進,血戰六晝夜,三鎮並死之,定海陷。 越數日,敵由蛟門島進犯鎮海,招寶山為要衝,餘步雲守之,別遣總兵謝朝恩守金鷄嶺為犄角。 裕謙疑步雲懷兩端,乃集將士祭關帝、天後,與眾約:「毋以退守為詞,離城一步;亦毋以保全民命為詞,受洋人片紙。 不用命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步雲知其意,不預盟誓。 及戰,裕謙登城,手援枹鼓,步雲詣請遣外委陳志剛赴敵艦,暫示覊縻,裕謙不許。 有頃,敵登招寶山,步雲不戰而退。 敵復分兵攻金鷄嶺,謝朝恩中砲殞,兩山同陷,鎮海守兵望風而潰。 裕謙先誓必死,一日經學宮前,見泮池石鎸「流芳」二字,曰:「他日於此收吾屍也!吾曾祖於乾隆二十一年八月殉難,今值道光二十一年八月,非佳兆。 」預檢硃批寄諭、奏稿送嘉興行館,處分家事甚悉。 臨戰,揮幕客先去,曰:「勝,為我草露布;敗,則代辦後事。 」至是果投泮池,副將豐伸泰等拯之出,輿至府城,昏憊不省人事。 敵且至,以小舟載往餘姚,卒於途,遂至西興,劉韻珂等視其斂。 事聞,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附祀京師昭忠祠,於鎮海建立專祠,謚靖節。 柩至京,遣成郡王載鋭奠醊。 當初敗,餘步雲疏報鎮海大營先潰,裕謙不知所往。 韻珂等奏至,上始釋疑,予優恤。 幕客陳若木從兵間代裕謙妻草狀,詣闕訟冤,逮步雲論治伏法。 嗣子德崚襲世職,以主事用,官至山東候補知府。 謝朝恩,四川華陽人。 由行伍從將軍德楞泰剿教匪,積功至都司。 累擢閩浙督標副將,從平台灣張丙亂。 道光十四年,擢狼山鎮總兵。 從伊里布防鎮海,充翼長。 裕謙令守金鷄嶺,力戰禦敵。 敵別出一隊由沙蟹嶺繞出山後夾攻,遙見招寶山威遠城已為敵踞,兵遂潰。 朝恩扼砲台,中敵砲,墮海,屍不獲。 浙人有親見其死者,歌詠傳其事,與葛雲飛等同稱四鎮雲。 賜恤,予騎都尉世職。 重祥,張氏,漢軍正黃旗人。 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金華協副將。 從葛雲飛戰定海受傷,復佐守金鷄嶺,力戰死之。 處州營遊擊托雲保,卞氏,亦漢軍旗人,偕重祥同殞於陣,並予雲騎尉世職。 關天培,字滋圃,江蘇山陽人。 由行伍洊升太湖營水師副將。 道光六年,初行海運,督護百四十餘艘抵天津,被優敘。 七年,擢蘇松鎮總兵。 十三年,署江南提督。 十四年,授廣東水師提督。 時英吉利通商漸萌跋扈,兵船闌入內河,前提督李增階以疏防黜,天培代之。 至則親歷海洋厄塞,增修虎門、南山、橫檔諸砲台,鑄六千斤大砲四十座,請籌操練犒賞經費。 十八年,英人馬他倫至澳門,託言稽察商務,投函不如制,天培卻之。 禁菸事起,偕總督鄧廷楨偵緝甚力。 十九年,林則徐蒞廣東,檄天培勒躉船繳煙二萬餘箱焚之,於是嚴海防,橫檔山前海面較狹可扼,鑄巨鐵鍊橫系之二重,阻敵舟不能逕過,砲台乃得以伺擊。 則徐倚天培如左右手,常駐沙角,督本標及陽江、碣石兩鎮師船排日操練。 七月,英艦突犯九龍山口,為參將賴恩爵擊退。 九月,二艦至穿鼻洋,阻商船進口,挑戰。 天培身立桅前,拔刀督陣,退者立斬。 有擊中敵船一砲者,立予重賞,發砲破敵船頭鼻,敵紛紛落海,乃遁。 敵艦久泊尖沙嘴,踞為巢穴。 迤北山梁曰官湧,俯視聚泊之所,攻擊最便,天培增砲駐營,敵屢乘隙來爭,不得逞。 十月,敵以大艦正面來攻,小舟載兵從側乘潮撲岸,殲之於山岡;復於迤東胡椒角窺伺,砲擊走之。 乃調集水陸兵守山梁,參將陳連升、賴恩爵、張斌,遊擊伍通標、德連等為五路,合同進攻。 敵乘夜來犯,五路大砲齊擊,敵舟自撞,燈火皆滅。 侵曉瞭望,逃者過半,僅存十餘舟遠泊。 次日,復有二敵艦潛進,隨者十數,復諸路合擊,毀其頭船,遂散泊外洋。 捷聞,詔嘉獎,賜號法福靈阿巴圖魯。 二十年春,英艦雖不敢復進,猶招奸民分路載煙私售。 天培沿海搜捕,一日數起,復飭漁船蟹艇乘間焚燬敵舟,英人始改計他犯。 及林則徐罷,琦善代之,一意主撫,至粵,先撤沿海防禦,僅留水師制兵三分之一,募勇盡散,而英人要索甚奢,久無定議,戰釁復起。 十二月,英船攻虎門外沙角砲台,副將陳連升死之,大角砲台隨陷,併為敵踞,虎門危急。 天培與總兵李廷鈺分守靖遠、威遠兩砲台,請援,琦善僅遣兵二百。 二十一年正月,敵進攻,守台兵僅數百,遣將慟哭請益師,無應者。 天培度眾寡不敵,乃決以死守,出私財餉將士,率遊擊麥廷章晝夜督戰。 敵入三門口,衝斷椿練,奮擊甫退,南風大作,敵船大隊圍橫檔、永安兩砲台,遂陷。 進攻虎門,自巳至酉,殺傷相當,而砲門透水不得發,敵自台後攢擊,身被數十創。 事急,以印投仆孫長慶,令去,行未遠,回顧天培已殞絶於地,廷章亦同死,砲台遂陷。 長慶縋崖出,繳印於總督,復往尋天培屍,半體焦焉,負以出。 優恤,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謚忠節,入祀昭忠祠,建立專祠。 母吳年逾八十,命地方官存問,給銀米以養餘年。 子從龍襲世職,官安徽候補同知。 陳連升,湖北鶴峰人。 由行伍從征川、楚、陝教匪,湖南、廣東逆瑤,數有功。 累擢增城營參將。 道光十九年,破英兵於官湧,擢三江協副將,調守沙角砲台。 及英艦來犯,連升率子武舉長鵬以兵六百當敵數千,發地雷扛砲斃敵數百,卒無援,歿於陣,長鵬赴水死。 敵以連升戰最猛,臠其屍。 事聞,詔嘉其父子忠孝兩全,入祀昭忠祠,並建專祠,加等依總兵例賜恤,予騎都尉世職,子展鵬襲,起鵬賜舉人。 祥福,瑪佳氏,滿洲正黃旗人。 由親軍累擢冠軍使。 出為湖南寶慶協副將。 從提督羅思舉平江華瑤有功。 歷綏靖、寧夏、鎮筸諸鎮總兵。 二十年,率本鎮兵援廣東。 二十一年,守烏湧砲台,與虎門同時陷,祥福死之,予騎都尉世職,祀昭忠祠。 尋詔與關天培同建專祠。 子喜瀛,襲世職。 天培等皆以琦善不欲戰,無援,故敗,海內傷之,而福建總兵江繼蕓又以顏伯燾促戰而亡。 第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