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發晉陽,擁兵東向,令高德政預錄所需事條以進,又令陳山提賫所錄事條,手書一道,馳驛以往,密付楊。 得書,知事不可緩,即召太常卿邢邵等議撰禪位儀注,秘書監魏收草九錫、禪讓、勸進諸文。 凡魏室諸王皆引入北宮,閉之於東齋。 五月甲寅,進洋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 洋行至前亭,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 至平都城,不肯復進,欲還晉陽。 倉丞李集曰:「王來為何事而欲還耶?非所以副臣民仰望之心也。 」德政、之才亦苦諫曰:「山提先去,機關已泄,王今日豈可中止?」乃命司馬子如、杜弼馳驛續入,觀察物情。 子如等至鄴,在朝文武知事勢已成,禪位在即,莫不俯首順從。 子如密以報洋,洋乃至鄴。 入居舊邸,百官皆來晉謁。 洋輒下令,召人夫賫築具,集於城南。 高隆之請曰:「用此何為?」洋作色曰:「我自有事,君何問焉?豈欲族滅耶?」隆之懼而退。 於是作圓丘,備法物,一日一夜,無不畢具。 丙辰,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郎趙彥深等,求入宮啟事,帝于昭陽殿見之。 亮曰:「五行遞運,有始有終。 齊王聖德欽明,萬方歸仰。 願陛下遠法堯、舜,以讓有德。 」帝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 」又曰:「若爾,須作制書。 」中書郎崔、裴讓之曰:「制已作訖。 」便向袖中取出,使侍中楊進之。 帝提筆便署,因問曰:「居朕何所?」曰:「北城別有館宇,帝可居之。 」帝乃走下禦坐,步就東廊,詠范蔚宗《後漢書》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 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有司請帝起發,帝曰:「古人念遺簪敝履,朕欲與六宮一別可乎?」高隆之曰:「今日天下, 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六宮。 」帝步入與妃嬪以下別,舉宮皆哭。 趙國李妃誦陳思王詩曰:「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 」帝揮淚謝之。 直長趙道德以故犢車一乘候于東閣,帝出登車,道德超上抱之。 帝叱之曰:「朕自畏天順人,甘讓大位,何物家奴敢逼人如此?」道德猶不下。 出雲龍門,王公百僚拜辭,獨高隆之灑泣不已。 遂入北城,居司馬子如南宅,遣太尉、彭城王韶等奉璽綬禪位於齊。 初帝出宮時,以後為高王之女,不見而出。 後聞之,大哭曰:「帝既退居北城,我何忍獨處大內?」屏去儀衛,只帶宮女數人來至帝所。 帝見之,下淚曰:「卿來何為者?爾家正當隆盛,富貴自在,何戀此敗亡之身為?」後曰:「妾侍陛下久矣,生死願在一處,敢以盛衰易節?」於是相抱而哭,守帝不去。 五月戊午,群臣勸進。 洋即帝位於南郊,是為顯祖文宣皇帝,國號大齊,改元天保,大赦。 是日,鄴下獲一赤雀,獻於壇上。 文宣大喜,以為受命之瑞。 中外百官進秩有差,自魏敬宗以來,群臣絶祿,至是始復給之。 己末,封帝為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禮。 立九廟,皆冠以帝號。 追尊獻武王為獻武皇帝,廟號高祖;文襄王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 凡魏朝所封爵號,皆降一等,本宣力於齊,為齊佐命者不在降限。 辛酉,冊尊太妃婁氏為皇太后。 命太保元修伯持節往晉陽,進璽綬冊書於太后。 太后受冊,乃服韋衣,升殿受賀。 諸夫人皆行九叩禮。 爾朱後平素與太后為敵體,至是亦跪拜如儀。 六月,迎太后至鄴,一應嬪妃眷屬皆從行。 齊主朝太后于崇訓宮。 太后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然當念先帝當日苦爭力戰、經營創造之難,勿以得天下為易也。 」齊主再拜受命。 癸未,封弟浚為永安王,淹為平陽王,為彭 城王,演為常山王,渙為上黨王,為襄城王,湛為長廣王,為任城王,為高陽王,濟為博陵王,凝為華山王,潤為馮翊王,洽為漢陽王,共十三人。 又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功臣厙狄乾等七人皆為王。 尉景子尉燦官為儀同三司,性粗暴,見厙狄乾等封王,其父不加王爵,大怒,十餘日不朝。 遣使召之,閉門不納,隔門謂使者曰:「天子不封燦父為王,燦何以生為?」使者回奏,帝鑒其直,乃亦封景為王。 將立後,集群臣議之。 蓋帝為太原公時娶長史李希宗女,伉儷相得,後又納段韶之妹,更加寵愛。 隆之、德政欲結勛貴之歡,以李妃漢人不可為天下母,請立段妃。 帝不從,立李氏為後,其子殷為皇太子。 赦畿內及并州死犯,余州死罪減等。 是時政令一新,臣民悅服。 唯慮關西有警,嚴設重兵以待。 但未識泰聞東魏之亡,能興師討罪否,且聽下文分解。 第五十一卷 宇文後立節捐軀安定公臨危托後 話說宇文泰自潁川失守,師勞無功,只得退守關中,待時而動。 一日聞報高澄身喪,以為天敗高氏,不勝大喜。 及聞高洋篡位,謂左右曰:「高洋一豎子耳,料其才能不及父兄遠甚,而敢行僭逆,是自取滅亡也。 吾以大軍臨之,聲罪致討,何憂不克哉!」乃從同州至京,入見帝曰:「高洋廢君篡國,大逆無道。 臣請興兵討之,以誅逆臣之罪,以復一統之模。 」帝從其請。 乃召秦州刺史宇文導為大將軍,都督二十三州諸軍事,鎮守長安。 泰自引軍十萬,上將千員,往關東進發。 第1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演義》
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