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相樂本學道人,性和厚,汝兄弟當得其力。 韓軌少戇,宜寬假之。 彭樂心腹難得,宜防護之。 堪敵侯景者唯慕容紹宗,我故不貴之,以遺汝。 他日景有變,可委紹宗討之,必能平賊。 」又曰:「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全,親戚之中,唯有此子,軍旅大事可共籌之。 我恐臨危之時不能細囑,故先以語汝。 」 世子涕泣受命。 繼又嘆曰:「邙山之戰,吾不用陳元康之言,留患遺汝,死不瞑目,悔何及哉!」次日,蠕蠕公主來北府探病。 婁妃恐王心不安,出外接見平敘姊妹之禮,攜手而入。 時爾朱後、鄭夫人皆在王所,一一相見。 公主見王病重,不覺泣下沾襟。 王謝之曰:「緣盡于此,我死,汝歸本國可也。 」公主曰:「身既歸王,王雖死,我終守此,不忍言歸也。 」王對之流涕而已。 武定五年正月朔,百官入賀,王力疾禦前殿,大會文武。 忽日色慘淡無光,問:「何故?」左右報曰:「日蝕。 」王臨軒仰望,日蝕如鈎,欲下階拜不能矣,嘆息回宮,病熱日重。 至初五日丙午,集婁妃、諸夫人、世子、兄弟等於床前,以後事相囑。 修遺表自陳不能滅賊,上負國恩為罪。 又囑婁妃曰:「諸夫人有子女者,異日各歸子女就養;無子女者,隨汝在宮終身。 汝皆善視之,無負我托。 」言畢遂卒,時年五十有二。 合宮眷屬無不傷心慟哭,唯岳夫人不哭,悄步回宮。 世子遵遺命,秘不發喪,戒宮人勿泄。 至夜,忽報岳夫人縊死宮中。 妃及諸夫人共往視之,已珠沉玉碎,莫不傷感。 遂以禮殮之。 後人有詩弔之云:大星忽殞晉陽塵,粉黛三千滴淚新。 碧海青天誰作伴?相從只有岳夫人。 且說侯景料得歡病不起,又與高澄有隙,內不自安,遣人通款于泰,以河南地叛歸西魏。 潁川刺史司馬世雲與景素相結,聞景叛,遂以城附。 又豫州刺史高元成、廣州刺史暴顯、襄州刺史李密,景皆誘而執之,盡並其地。 繼又遣軍士 二百,潛入西兗州,欲襲其城。 刺史邢子才覺之,掩殺殆盡,遂散檄于東方諸州,使各為備。 以景反狀聞于朝,澄得報大懼,集群臣問計。 諸將皆言侯景之叛禍由崔暹,請殺之以謝景,則景不反矣。 澄欲從之,陳元康諫曰:「今四海未清,紀綱粗定。 若以數將在外,苟悅其心,枉殺無辜,虧廢刑典,豈直上負天地,何以下安黎庶?臣以為暹即有罪,不可因事殺之。 晁錯前事可以為鑒也。 」澄以為然,乃遣司徒韓軌督率大兵以討景,諸將皆受其節制。 澄自景反,頗懷憂懼,留洋守鄴,而召段韶歸北,謂之曰:「侯景外叛,我恐諸路有變,當出巡撫之,然後入朝。 留守事一以相委。 」韶再拜。 又令陳元康代作高王教令數十餘條,遍佈內外。 臨行,執韶手泣曰:「我親戚中唯子可受腹心之寄。 今以母弟相托,幸鑒此心,慎勿誤我。 」言訖,哽咽良久,韶亦灑淚曰:「托殿下洪福,保無他也。 」正是:大廈內傾憂未已,強藩外叛禍方興。 未識世子入朝之後能使內寧外安否,且俟下文細說。 第四十八卷 用紹宗韓山大捷克侯景渦水不流 話說侯景通款西魏,未見西魏發兵,聞東魏兵至,慮眾寡不敵;又遣行台郎中丁和來納款于梁,請舉函谷以東、瑕丘以西、豫廣等處十三州以附。 梁主納之,以景為大將軍,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諸軍事、大行台,承製,如鄧禹故事。 遣司州刺史羊鴉仁、兗州刺史桓和等將兵三萬,前往懸瓠,運糧應接。 及韓軌引大軍來討,軍鋒甚鋭,景避之,退守城中。 梁之援師不能即來,軌遂圍之。 景懼,復割東荊、北兗州、魯陽、長社四城,賂西魏以求救。 泰將援之,仆射于謹曰:「景少習兵,奸詐難測,不如厚其爵位,以觀其變,未可遣兵也。 」左丞王悅亦言于泰曰:「景之於歡,始敦鄉黨之情,終定君臣之契。 任居上將,位重台司。 今歡初死,景遽外叛,蓋所圖甚大,終不為人下也。 且彼既背德于高氏,寧肯盡節於我朝?今益之以勢,援之以兵,竊恐朝廷貽笑將來也。 」唯王思政上言:「吾朝圖河南久矣,若不因機進取,後悔何及?願以荊州步騎一萬,從魯陽向陽翟,名為救之,可以得志。 」泰從之。 乃加景大將軍兼尚書令,命太尉李弼、 儀同趙貴將兵一萬,前往潁州。 景恐納地西魏,梁主責之,又使人奉啟于梁,其略云: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關中,自救目前。 臣既不安於高氏,豈能見容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圖為國,願不賜咎。 臣獲其力,不容即棄。 今以四州之地,為弭敵之資,已令宇文遣人入守。 自豫州以東,齊海以西,見有之地盡歸聖朝。 懸瓠、項城、徐州、南兗事須迎納,願陛下速敕境上,各置重兵,與臣影響,不使差誤。 昧死以聞。 梁主見奏,下詔慰納之。 且說韓軌圍潁川,晝夜攻擊不能下,聞西魏援兵將至,謂眾將曰:「西師之來,必皆堅利,我人馬疲勞,未可與戰,不如班師回朝,再圖後舉。 」遂解圍去。 軌至鄴,正值晉陽發高王之喪,佈告內外。 靜帝集文武于東堂,舉哀三日,錫以殊禮,謚曰獻武王。 詔加高澄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襲封渤海王,守喪晉陽。 封婁妃為渤海王大妃。 命高洋暫攝軍國之政。 以新喪元輔,停兵不發。 第1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演義》
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