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無異於往常的早晨。 早晨,一個美麗的、真正的早晨。 」總之,斯泰龍描寫回到日常生活中更生的小說就這樣結束了。 20世紀殘酷的歷史給人類帶來的悲痛,通過文學的表現過程,同時也是對於具有人類規模的普遍性的更生給以鼓舞的過程。 它使我重新思考的是,為出席國際筆會而來東京的作家中,有一位曾提問:關於廣島的文學為什麼是必要的? 我在那裡,在那裡我飽嘗了這種悲慘,僅僅憑這兩句話本來就能給他以強力的衝擊! 但是對如此提問我卻得到啟發。 前面我已經寫過,我受日本筆會的出版委員會委託,選出了土生土長於廣島、長崎的受難者寫出的經歷,以及外地人追記自己的經歷等等短篇,編輯成集,題名為《面對一無所知的未來》,並且協助出版了英語版的《AtomicafCtermath》。 這英語版對外國人參加者一律發給一冊,所以我有責任直接回答這個提問。 方纔提問的問題,他如果讀一下業已發給他的英譯本原子彈小說集,他本來自己就能解答的。 那時我在奧斯威辛。 這句證詞任何時候都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斯泰龍的小說裡,正如她寫下來的這句話一樣,使懷有巨大悲痛的人,有朝着更生的方向前進的鼓舞力量。 奧斯威辛以後,作家費了30年的努力, 從那時我在奧斯威辛,從她曾經在奧斯威辛這個地點,直到看見跳過悲劇求得更生的方向之處,我以為可以說她是怎樣不停地修築這條路的啊。 在這個不停的過程之中,作為資產的悲哀發揮了作用。 說起日本人之中根據遭受原子彈轟炸的經歷而寫的作品,首推前面提過的林京子寫的《空罐》。 它描寫的是30年前,女中學生們遭遇大災大難而倖免于死的同班生們聚會于長崎,在行將停辦的母校暢談往事,並敘述此舉之動機的短篇。 年輕的姑娘們所經歷的,是沒有任何意義、完全不合情理的 借用井伏鱒二在《杜若》裡說的話,那就是荒唐誘頂 極其殘酷的事。 如果把它用數字和主要用記述文章表現,就是以下這樣的:「畢業以來,我是第1次看到禮堂。 站在門口時我獃立不動,當時我想到的是,在這禮堂裡既沒有舉行過音樂會,也沒有舉行過畢業典禮,而是戰爭結束的當年10月舉行的追悼死於原子彈的學生和老師們的追悼會。 我獻上無言的祈禱,是給那一天死難的朋友們的亡靈。 大木她們也是這麼想的吧。 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原和大木被動員到浦上兵工廠作工,工廠被炸而負重傷,她倆被抬來放在禮堂的地板上。 原和大木後來傷癒活了下來,但是幾十位女生在老師和同學們眼前死在地板上了。 學生一千三四百人之中,光死者就將近300人,這是從8月9日到10月開追悼會的數字。 被動員到浦上軍需工廠而當時就被炸死的人,在自己家裡死去的人,各種各樣都有。 用日本紙和毛筆寫的學生們的姓名,在禮堂的粉皮牆上從頭到尾分四、五段貼才能容得下。 」 那麼,如此巨大不合情理的事,是怎樣通過人的感情而被記憶的?如果聯繫前面的那些話,那殘酷的事如何提高到人們作為資產的悲哀就清楚地表現出來了。 每個班由任課教師念學生們的名字。 任課教師被炸死的班,由同學期的教師代替念該班學生的名字。 唸到每個人的名字時,活着的學生們之間總要發出一陣驚訝聲。 過了一陣,驚訝之聲沒了,我們喪魂失魄一樣垂頭喪氣地坐在長靠椅上。 三面牆壁前面坐著死難的學生們的父母。 追悼會開始之前,那些父母們就眼淚汪汪。 流淚變成鳴咽,學生們向坐在中央的父母們走來。 原自言自語地說:太讓人傷感了,她這句話在每個人心裡喚起往日的記憶,如實地表達了大家的心境。 從禮堂去了教室,她們邊說著話邊到各個教室,同年級生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個少女。 「大木問大家:‘還記得她麼?就是總帶個空罐的絹子。 ’野田問:那空罐是怎麼回事。 大木說:'那空罐裡裝着她父親和母親的骨灰,每天都帶來。 '啊,我不由得叫了一聲。 原來那姑娘就叫絹子。 她是我的同班同學啦。 我還記得,她把雙親的骨灰放在手提式書包裡來上學。 她把骨灰放在沒有蓋子的空罐裡。 怕骨灰撒出來,罐口蓋上報紙,用紅繩系好。 她一落座就從手提式書包裡拿出課本,然後雙手捧出罐子,把它放在課桌的右邊。 一下課她就把罐子捧進書包,然後回家。 起初,我們誰也不知道罐子裡裝的是什麼。 她也不想告訴別人。 遭轟炸之後,我們說話不直率的事多起來了,因此,儘管掛念這回事,但誰也沒問。 她捧那罐子時手指的動作十分優美,就更不想問個究竟了。 」有一天上課時受到教師責問,這時她才說,父母被燒死,從廢墟拾到的雙親遺骨,還沒有辦埋葬手續,所以只好提來提去。 娟子早已成大人了,然而依然獨身,現在當小學教師。 她身上還有挨炸時嵌進去的玻璃片,最近開始感覺疼痛。 在朋友的記憶中,這位提着雙親骨灰罐的絹子,她本人內心還有另一個那一天的近乎荒唐的記憶。 「並沒有看清遺體,爆炸的閃光衝擊了頭部,整個人都熔化于光中而什麼都看不見了,就在這眨眼之間看見了T老師,當時他對絹子張着大嘴在喊。 喊的什麼當然無法聽清。 也許僅僅是喊叫,但是絹子卻一直在想,無論如何也要弄明白T教師最後喊的究竟是什麼。 」 第3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第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