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野省三對暫時回國的木津談阿節死的意義時說:「如果讓我坦率地說對那時的想象,我以為阿節根本沒有在乎她放走的那人是誰。 她之所以被打得渾身是血,被特高的馬靴踩在腳下,並不是為了那個男的,而是為了你呀。 她想即使自己被殺也得讓你脫身。 我相信,她即使身陷絶境遺憾萬千地走向死亡的彌留之際,她腦子裡的形象只有你。 」 被徵入伍而走向中國戰場的省三,出乎想象在這裡和木津重逢。 省三的這位舊友向他表示重新回到當初的立場上,貫徹初衷,阿節如果活着,一定承認現在的自己,和自己重新結婚,並勸省三毫不遲疑地去延安。 小說寫道:「……木津伸臂抓住省三的手,他那蘇格蘭狗一般細長而略黑的臉上,彷彿蘇格蘭狗保護它的主人時滿懷絶對自信和愛情一般熠熠生輝。 他說:‘讓我們彼此都按新章程重建自己!你就堅決地去吧’。 」 任何人都會從小說中一系列的描寫中理解到:木津正雄的新生是死去的阿節的力量導致的,菅野省三的新生則是死去的多津枝促成的。 總而言之,菅野省三的「在這條命處于千鈞一髮的時刻仍然有此感覺,連自己都感到奇怪」,看佛蘭德派的畫一般美麗風景的眼睛,也可以說是和他同一化了,是從內心看外部世界的垂水多津枝的眼睛。 野上彌生子的確是善於把女性式的原理一般的力量變成構造性地表現的小說,我對於這一點深表敬意。 我讀到把埃札克·狄奈森的作品很好地翻譯出來介紹給我國讀者的女性的文章,她指出,野上彌生子和狄奈森是同年出生的,我感到親切的是,有人和我一樣注意到這件事。 狄奈森除了有名的《非洲的日日》之外,還有把描寫當地人們廣為談論的人物和插話的幾個短篇重新結成集子《草上的影子》,我很喜歡讀它的英譯本,而且把下面的一節同野上彌生子聯繫起來思考過。 VintageBooks版 巴克利·柯爾和我,用我們夥伴的話來說,把社會地位與品格高尚明確區分開來,把凡是我們知道的,不論是人還是動物,一概按此原理區分。 我們把家畜定為有社會地位的,把野生動物定為品格高尚的。 我以為,前者的存在和特權,由它們和共同社會之間的關係決定,後者卻是和神直接接觸之中定下來的。 對於野上彌生子這位掛着許許多多榮譽頭銜的人,我認為與其把她定為respectability有社會地位的人,毋寧定為decency品格高尚的人。 她把女性之所以為女性的巨大力量綜合在一起,而且使人感到看得見摸得着那麼具體,於是引起人們思考她,學習她,從而得到鼓勵。 她彷彿是顯現神靈的一種靈物,走過了日本現代化的一百年,以至今日,而且仍在繼續寫她的大作《森林》,我們無不以有這樣的野上彌生子而自豪,而感謝上蒼。 我是通過布萊克①研究家的卡斯琳·雷茵,才思考女性之所以為女性的力量所具有的智慧與靈性,以及它的豐富程度與深度。 在英國文壇上久負盛名美貌的女詩人雷茵,以她的自傳而獨具魅力。 不過我倒覺得1908年出生,在劍橋以及其他等處受過教育的雷茵,1949年得到研究員職位之後,才從布萊克的研究中蒙受恩惠。 大戰結束,太平洋的北岸,野上彌生子重新開始了自由的創作活動,大西洋的彼岸,雷茵開始了對布萊克的認真研究。 布萊克的詩的世界有一股勉勵人們在蕭條的時代結束之後走向「新時代」的力量。 諾思羅普·弗萊的帶挑戰性的布萊克研究,也是戰後開始動筆寫起來的。 ①布萊克Blake,william,1757-1827,英國詩人、畫家。 浪漫派的先驅,具有樸素的感情、革命的社會批判、幻想的神秘主義。 詩集有《無垢之歌》、《天堂與地獄的結婚》。 為但丁的《神曲》所作的插圖也頗有名 譯註。 卡斯琳·雷茵的布萊克研究,在於發掘布萊克神話世界中和歐洲的秘教思想的傳統有着淵源很粗很深的根。 從事布萊克研究的當然不止她一個人,但是,雷茵把布萊克的作品和各種各樣的筆記,以及在他的作品空白處寫下許多話的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的記述,從希臘的古典文獻到18、19世紀的書全讀了,而且把布萊克所受影響的脈絡作了梳理。 她把稱之為預言詩的布萊克長詩中展現的神話世界並不和古典的教養、傳統並加以結合的那恣意敘述,視為他個人的傾向,認為一直處于主導地位。 特別是艾略特更具有代表地位,本來他年輕時曾否定葉芝,後來以前面引用的充滿敬意的語言讚揚葉芝的一生,所以晚年對布萊克的看法也許有所轉變。 ……雷茵發現,布萊克因為翻譯同時代的普拉尼斯特、托瑪斯·梯拉的作品,所以讀了柏拉圖①和普魯泰納斯②的書,而且對瑟典伯格和雅可布·伯麥也很崇敬,從而找到布萊克創造神話世界基礎的經緯,並且足以佐證。 特別是對以後發現的布萊克的蛋黃調和顏料的畫《時間與空間之海》的新精神象徵主義的解釋,不愧是雷茵之作,極具綜合性的豐富與深廣。 本來,永遠世界裡的不死之生命,被加進本應死於柏拉圖式洞穴的肉體之中,錯誤的理性降在極其專橫的地上。 這樣的人類,靠耶穌的「原罪」怎麼能得救?對於只是想有力的耶穌,人類一切都彷彿成了一個整體而被吸收在《最後的審判》。 雷茵是把這樣大道理的布萊克神話世界同歐洲的傳統結合起來解釋的。 必須附帶提到,我自己的短篇系列作《新人啊,醒悟吧》從雷茵對布萊克的理解直接受了很多影響。 「Blake andTradition」Bollingen Series 第3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第3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