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劾屬吏黃振國、邵言綸、汪諴等,李紱訟言其枉,並謂河南諸吏張球最劣,文鏡縱弗糾。 入對,具為上言之。 上先入文鏡言,不直紱,而濟世罪狀文鏡又及枉振國、言綸、諴庇球諸事。 上召大學士、九卿、科道等入見,舉前事,謂:「濟世言與紱奏一一吻合,今詰濟世劾文鏡諸事,濟世皆茫無憑據,俯首無詞,是其受人指使,情弊顯見。 」命奪濟世官,往阿爾泰軍前效力贖罪。 濟世至軍,大將軍平郡王福彭頗敬禮之,濟世講學著書不稍輟。 七年,振武將軍順承郡王錫保以濟世撰古本大學注譭謗程、硃,疏劾,請治罪。 上摘「見賢而不能舉」兩節注,有「拒諫飾非,拂人之性」語,責濟世怨望謗訕,下九卿、翰詹、科道議罪。 有陸生棻者,自舉人選授江南吳縣知縣,引見,上有所詰問,不能對,改授工部主事。 復引見,上見其傲慢,以其廣西人,疑與濟世為黨,命奪官發軍前,令與濟世同效力。 生棻撰通鑒論十七篇,錫保以為非議時政,別疏論劾。 上並下九卿、翰詹、科道議罪,尋議濟世詆訕怨望,怙惡不悛,生棻憤懣猖狂,悖逆恣肆,皆於軍前正法。 上密諭錫保誅生棻,縛濟世使視,生棻既就刑,宣旨釋之。 濟世在戍九年,高宗即位,詔開言路,為建勛將軍欽拜草奏,請責成科道嚴不言之罰,恕妄言之罪,上嘉納焉。 旋召濟世還京師,復補江南道禦史。 濟世以所撰大學注、中庸疏進上,略言:「大學注中,九卿、科道所議諷刺三語,臣已改刪,惟分章釋義,遵古本不遵程、硃,習舉業者有成規,講道學者無厲禁。 千慮一得,乞舍其瑕而取其瑜。 」得旨嚴飭,還其書。 乾隆二年,濟世疏曰:「臣今所言者有二:一曰去邪勿疑,一曰出令勿貳。 有罪而復用,如程元章、哈元生者,輿論猶有恕詞;至於隆升,國人皆曰不可,猶未罷斥。 不惟不罷斥隆升而已,如王士俊以加賦為墾荒,肆毒中州,又請為田文鏡立賢良祠。 皇上既深惡之,乃調回而仍用,逮勘而復赦,乃者清問及之,議者謂將用為籓臬。 籓臬總一省刑名錢穀,豈辜恩負罪之督撫所能勝任乎?易言渙汗,禮稱綸綍,信而已矣。 今則元年諭旨,二年即廢格或改易矣;特諭停止在任守制,近日督撫又漸次請行。 天下之大,何患無才?記曰‘金革無闢’,又曰‘君子不奪人之親’,安用此食祿忘親者為哉?特諭監生準入場不准考職。 昨世宗升祔恩詔,監生仍準考職。 考職者入仕之門,既准捐監,又準考職,復開捐例之張本也。 即止給虛銜,不准實授,而後命前命相違,亦不宜如此。 臣聞不退不遠,大學所譏,世間君子少、小人多,已敗露者不行放流,未敗露者益無忌憚。 若發號施令,小人得以搖奪,君子無所適從,國事未有不隳者也。 」 三年,疏言:「母蔣年七十一,行動艱難,耳目昏憒。 臣欲歸養,則貧不能供甘旨;欲迎養,則老不能任舟車;欲歸省,則往返動經半年。 在家不過數月,乍逢又別,既別難逢,慈母之涕淚轉添,遊子之方寸終亂。 臣才不稱道府,例又從無自請遷轉。 乞敕部以州縣降授湖南、廣東,量予近地,臣得母子聚首,無任哀懇。 」上特授濟世湖南糧儲道。 八年,濟世聞衡陽知縣李澎徵賦縱丁役索浮費,易服偽為鄉民納賦者以往,察得實,善化知縣樊德貽與同弊,濟世詳劾。 巡撫許容庇德貽等,以濟世蕩檢逾閒列狀入告。 上命解任,交總督孫嘉淦會鞫,濟世捕衡陽丁役下長沙知府張琳,讞得徵收浮費有據。 容令嶽常澧道倉德代濟世,布政使張璨附容指,貽書倉德,令更易長沙府詳牒。 倉德初官給事中,嘗劾濟世奏事失儀,至是不直璨所為,發其書上嘉淦及漕運總督顧琮,嘉淦庇容,寢其事。 諭倉德委曲善處,琮咨都察院奏聞。 禦史胡定糾容挾私誣劾,采湖南民謡,斥容與璨等朋謀傾濟世。 上命侍郎阿里袞如湖南會嘉淦按治,而倉德以嘉淦寢其事,復揭都察院奏聞。 上責嘉淦草率扶同,召還京師,解容、璨任,奪琳、德貽、澎官。 阿里袞尋奏濟世被誣劾,請復官,容、璨及按察使王玠皆坐奪官,上命並罷嘉淦,而獎倉德及定,調濟世驛鹽道。 蔣溥代為巡撫,嗛濟世密進所著書,斥為離經畔道,上曰:「朕不以語言文字罪人。 」置不問。 未幾,復言其老病,乃命休致。 歸家居十二年,卒,年六十有八。 陳學海,字志澄,江西永豐人。 康熙五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 與濟世友,授山東恩縣知縣,行取刑部主事,遷員外郎。 文鏡劾振國等,上遣侍郎海壽、史貽直往按,請以學海從,得文鏡欺罔狀,將以實入告,繼乃反之,學海爭不得。 使還,擢禦史,嘗以語濟世,濟世用是劾文鏡。 既譴,學海不自安,次年,以病告。 都察院劾偽病,並及與濟世交關狀,奪官,命與濟世同效力軍前。 雍正七年,召還,授檢討。 十一年,卒。 論曰:田文鏡與鄂爾泰、李衛同為世宗所激賞。 高宗謂三人者文鏡為最下,允哉!文鏡馭屬吏苛急,待士尤虐。 紱固以好士得時譽,宜其惡之深,而所爭以為枉者,為珽所薦吏。 濟世又繼以為言,世宗疑珽使紱入告,不納;又嗾濟世露章論劾,互相結,務欲傾文鏡。 獄遂不可解,然終未即誅死。 高宗嗣服,諸人皆得湔祓,紱復起,濟世亦見用。 孰謂世宗嚴?不肯戮諫臣,固明言之矣。 列傳八十一 李衛 田文鏡 憲德 諾岷 陳時夏 王士俊 李衛,字又玠,江南銅山人。 入貲為員外郎,補兵部。 康熙五十八年,遷戶部郎中。 世宗即位,授直隷驛傳道,未赴,改雲南鹽驛道。 雍正二年,就遷布政使,命仍管鹽務。 三年,擢浙江巡撫。 四年,命兼理兩浙鹽政。 疏言:「浙江戶口繁多,米不敷食。 請撥鹽政歸公銀十萬,委員赴四川采運減糶,款歸司庫;有餘,以修理城垣。 」衛整理鹽政,疏言:「諸場有給丁灘蕩者,以丁入地,計畝徵收;無給丁灘蕩者,暫令各丁如舊輸納。 」又言:「浙省私販出沒,以海寧長安鎮為適中孔道,請設兵巡隘。 」又言:“江南蘇、松、常、鎮四府例食浙鹽,鎮江接壤,淮鹽偷渡。 請敕常鎮道及京口將軍標副將、城守參將等督飭將吏水陸巡緝。 五年,奏修海寧、海鹽、蕭山、錢塘、仁和諸縣境海塘。 尋授浙江總督,管巡撫事。 六年,奏言:「江、浙界上盜賊藏匿,浙省究出從盜,咨江南震澤縣捕治,竟以替身起解。 案中諸盜,江南督臣範時繹留以待讞。 今察出有舉人金士吉等徇庇,當請褫奪,並提江南所留諸盜窮究黨羽,翦除巢穴。 」得旨嘉獎。 溫、台接壤,瀕海有玉環山,港嶴平衍,土性肥饒。 前總督滿保因地隔海汊,禁民開墾。 衛遣吏按行其地,奏請設同知,置水陸營汛。 招民墾田,於本年起科;設灶煎鹽,官為收賣;漁舟入海,給牌察驗;魚鹽徵稅,充諸項公用。 衛經畫浙東諸縣水利:鄞縣大嵩港溉田數萬畝,歲久淤淺,衛令疏濬,築塘設閘,開支河溉田。 鎮海靈岩、大丘二鄉有浦口通海,舊有閘已圮,衛令修築。 定海多曠土,衛令察丈清理。 上虞瀕海潮汐沒民田,衛為奏請除額;縣有夏蓋湖,積淤多已成田,衛令察丈,許民承業升科。 上以江南多盜,時繹及巡撫陳時夏非戢盜之才,命蘇、松等七府五州盜案,令衛兼領,將吏聽節制。 時議增築松江海塘,並以舊塘改土為石,上復以時繹未能董理,令衛勘議。 衛詣勘,奏言:「松江海塘已築二千四百餘丈,未築者當令倣傚海鹽舊塘,石塘後附築土塘,宜一例高厚,歲派員修治。 」上從之,仍令衛會時繹、時夏董理。 上以衛留心營務,江南軍政舉劾,覆命衛會同考核。 尋遣侍郎彭維新等如江南清察諸州縣積欠錢糧,亦令衛與聞。 七年,加兵部尚書。 入覲,遭母喪,命回任守制。 尋復加太子少傅。 江寧有張雲如者,以符咒惑民,衛遣詗察,得其黨甘鳳池、陸同庵、蔡思濟、範龍友等私相煽誘狀。 八年,衛令遊擊馬空北往捕,時繹故與雲如往還,與按察使馬世烆庇不遣,賄空北還稟衛。 衛疏劾,上遣尚書李永升會鞫,時繹奪官,世烆、空北皆坐譴,雲如等論斬。 九年,疏請改定蘇州府營制。 第3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