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擢陝西提督,賜孔雀翎。 四十二年,上西巡,育龍迎謁山西,賜禦書榜。 駐蹕渭南,閲固原將卒校射,顧大學士馬齊等曰:「朕巡歷諸省,綠旗無如潘育龍兵者。 」命加秩。 尋特授鎮綏將軍,領提督如故。 四十九年,上幸五台,育龍迎謁,賞賚優渥,親制詩章寵之。 時有陳四等率妻子遊行鬻技,走馬上竿,鵕索算卦,俗名曰卦子。 人既眾,遂為盜。 育龍捕得五百九十餘人。 有司讞鞫,因疏請飭各省督撫責所屬鄉村堡寨,遇令改業,編戶為民,給荒地開墾,馬騾牲畜變為牛種,載入賦役全書。 下部議行。 尋以病累疏乞休,詔輒慰留。 五十八年,卒,贈太子少保,賜祭葬,謚襄勇。 孫紹周,改籍陝西西安。 襲世職,授二等侍衛。 累遷廣西慶遠協副將。 雍正初,總督鄂爾泰奏開古州、都江河道,以定旦、來牛二寨苗梗路,檄紹周統廣西兵赴古州諸葛營,與貴州副將趙文英會剿,盡平賊寨。 擢雲南提督,賜花翎。 調古北口,以病解任。 乾隆十八年,卒。 高宗追念育龍軍功,特予恩騎尉世職,以紹周子忱嗣。 之善,育龍從孫,仍籍甘肅靖遠。 初從育龍征噶爾丹。 昭莫多之役,力戰中槍,詔來京師醫治。 四十二年,上幸西安,之善迎謁臨潼,授藍翎侍衛,賜孔雀翎。 補肅州鎮標遊擊。 策妄阿喇布坦以二千人侵哈密,之善率兵二百擊敗之。 上嘉其勇,超擢陝西潼關副將。 從靖逆將軍富寧安擊准噶爾於烏魯木齊,多俘獲。 雍正初,青海台吉羅卜藏丹津叛,侵布隆吉爾,與參將孫繼宗引兵夾擊,斬獲無算。 擢四川川北總兵,移鎮陝西西安。 之善以邊外遼闊,當設卡路杜窺伺,乃遣兵於沙州西路伊遜察罕齊老圖及察罕烏蘇諾爾分路偵禦。 並以住牧熟夷數百戶,分置諸要隘,詗敵情,督修西安城及沙州五堡,以二千四百戶屯田沙州,籌牛種,建房舍。 疏聞,上深嘉之,命署固原提督。 諭曰:「此軍乃汝叔祖潘育龍所整理,為天下第一營伍,流風餘韻,至今可觀。 若不能企及,何顏以對朕耶?」尋以目眚解任。 十一年,卒。 額倫特,科奇哩氏,滿洲鑲紅旗人,佛尼埒子也。 佛尼埒卒官,家貧不能還京。 四川總督哈占請留額倫特西安效力,部議不許,上特允之。 康熙二十三年,授西安駐防佐領。 三十年,從將軍尼雅翰逐厄魯特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又從將軍郎坦赴克錫圖額,皆有勞。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從大將軍費揚古出西路,破敵昭莫多。 以功授世職拖沙拉哈番,擢協領。 四十三年,上幸西安閲武,設宴,特命額倫特近禦座,親賜之飲。 諭曰:「爾父宣力行間,爾亦入伍能效力,故賜爾飲。 」尋遷西安副都統。 調荊州副都統。 四十九年,擢湖廣提督。 五十二年,授湖廣總督。 尋命履勘湖南諸州縣荒壤,得四萬六千餘頃。 疏請聽民開墾,六年後以下則起科。 五十四年,命往按太原知府趙鳳詔貪墨狀,論罪如律。 厄魯特策妄阿拉布坦犯哈密,上遣尚書富寧安等率師討之。 五十五年,命額倫特署西安將軍,主軍餉。 策妄阿喇布坦自噶順汛山後道沙拉侵青海,執台吉羅卜藏丹濟布以去,命額倫特率師駐西寧,為青海諸部應援。 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其將策淩敦多布侵西藏。 命額倫特移軍青海,與青海王台吉等議屯軍形勝地。 額倫特疏言西寧入藏道有三,庫庫賽爾嶺、拜都嶺道皆寬廣,請與侍衛色楞分道進兵。 五十七年,策淩敦多布入西藏,破佈達拉城,戕拉藏汗,執其子蘇爾咱,遂據有其地。 六月,額倫特與色楞分道進兵,額倫特出庫庫賽爾嶺。 七月,至齊諾郭勒,策淩敦多布遣兵夜來侵,擊之退。 次日復至,額倫特親督兵緣山接戰,賊潰遁,追擊十餘裡,多所斬獲。 疏入,上深嘉其勇。 俄,策淩敦多布遣兵潛出喀喇烏蘇,額倫特率所部疾趨渡河,扼狼拉嶺,據險禦敵。 比至喀喇烏蘇,色楞以兵來會,合力擊賊。 賊數萬環攻,額倫特督兵與戰,被重創,戰益力。 相持者數月。 九月,復厲兵進戰,射殺賊甚眾。 矢盡,持刀麾兵斫賊,賊益兵合圍,額倫特中傷,猶力戰,遂沒於陣。 五十八年,喪還,上命諸王以下迎城外,內大臣、侍衛至其家奠茶酒。 世宗即位,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賜祭葬,謚忠勇。 額倫特與川陝總督音泰皆自行伍中為上所識拔。 額倫特以廉潔著,上嘗與張伯行並稱,謂在督撫中操守最優也。 康泰,甘肅張掖人。 初入伍,累擢至遊擊。 從將軍孫思克擊噶爾丹,以功授世職拖沙喇哈番。 四遷四川提督。 額倫特駐西寧,泰率松潘兵千餘出黃勝關為應援。 兵譟,奪官,命自具鞍馬從軍。 從額倫特入藏,戰喀喇烏蘇,躍馬殺賊,矢集於臂,叱其子拔矢,裹臂復戰,陣沒。 贈都督同知,謚壯勇。 弟海,陝西涼州總兵。 將所部從額倫特,同時戰死。 贈世職拖沙喇哈番。 論曰:厄魯特亦出於蒙古,析為四衛拉特,其一曰綽羅斯,牧伊犁。 噶爾丹戕兄子自立,乃號准噶爾,移帳阿爾泰山,兼有四衛拉特。 北侵喀爾喀,南侵衛藏。 聖祖再親征,乃摧敗以死。 烏闌布通之役,噶爾丹敗遁,我軍亦重衄。 佟國綱以元舅死綏。 及戰昭莫多,費揚古麾饑疲之眾,當困鬥之寇,蹈瑕以破堅,則謀勇勝也。 馬斯喀、阿南達、吉勒塔布、化行、育龍先後在事有勞。 額倫特孤軍殉寇,青海之師,準部之滅,皆於是乎起。 謹書之以著其本末。 列傳六十九 姜希轍 餘縉 德格勒 陳紫芝 笪重光 任弘嘉 高層雲 沈愷曾 龔翔麟 高遐昌 姜希轍,字二濱,浙江會稽人。 明崇禎間舉人。 順治初,除溫州教授。 五年,以瑞安知縣缺員,令暫攝。 鄭成功兵來犯,攻城,希轍督民守,遇事立應。 援至,破成功兵齊雲江上。 九年,遷直隷元城知縣。 畿北饑,流民至者日以萬計。 逃人令方嚴,民慮溷入為累,輒拒不予食。 希轍令察非逃人,使墾縣中荒田,田闢,饑民以活。 善決獄,民稱之。 十五年,授工科給事中。 吏得盜,自列義王孫可望家人,為買馬,鑲白旗丁為之因緣。 希轍疏言:「可望來歸本朝,湔滌不暇,尚敢收亡命相關通?身為旗丁,豈復應桀驁冒法網?夫盜有根柢,有黨羽,臣請收義王家人及旗丁窮治之。 」上下其疏,罪人皆抵法。 國初考功法,獲逃人、闢荒田、督運漕糧,皆躐等升擢。 希轍疏爭非政體,不當開幸進。 上方嚴罪貪吏,吏往往曲法罰鍰。 希轍疏言:「例贖杖分有力無力,所輕重不過銖兩間。 今乃倍五倍十,不拘成數,不應則敲樸隨之。 是昔以罰省刑,今以罰濟刑也。 」命仍如定例。 十七年,上詔求言,希轍疏言:「臣聞君臣一德,原未嘗以憂勞之任獨歸之君父,為人臣諉卸責地也。 臣觀今日積習病根,大要有二:巧於卸肩者,假詳慎以行推諉;畏於任事者,飾持重以蹈委靡。 請進一德之箴,為中外諸臣誡。 」師自江西下廣東,州縣供億繁重。 南贛巡撫報曲江、始興兩知縣同時自戕。 希轍疏言:「大兵所集,米豆、草束、槽秬、釜鑊,自所必需。 然先時傳檄,使之預備,供億雖艱,何至捐僨?行兵不嚴,責在總督;立法不預,責在巡撫:二者必居一於是。 請飭察究。 」尋更歷兵、禮二科。 時會計法嚴,錢糧完欠,每項各限十分定考成,條例繁賾,有司救過不給。 希轍疏請:「總歸十分,以一歲之徵收,計一歲之款項,起訖既清,稽核亦便。 」自此部計稍紓,有司得久任。 康熙元年,考滿,內升,回籍待缺。 九年,詣京師,復授戶科都給事中。 具三疏:請增科員;請令巡撫得轄兵,防地方竊發;請緩奏銷之期,使催科不迫。 遷順天府丞。 遭父喪歸。 十七年,授奉天府丞。 乞養母歸。 三十七年,卒於家。 餘縉,字仲紳,浙江諸暨人。 順治九年進士,授河南封丘知縣。 兵後流亡未復,棄地彌望,朝議興屯,設道、董之。 民田徵賦,屯田徵租,租視賦為重,民棄屯不耕。 府縣吏急考成,以屯租散入田賦,民失業。 總督李廕祖行部至縣,縉導觀民間困苦狀,廕祖疏聞,興屯道、悉罷。 十七年,行取授山西道禦史,乞養歸。 起河南道禦史。 第3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