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馬斯喀率鑲黃旗鳥槍兵以從,先期命與諸大臣議定出征營陣隊伍序次。 上駐郭和蘇台,命閲留牧馬群,議分馬群為七,擇水草佳處為牧地。 上進駐西巴爾台,距克魯倫河已近,而費揚古軍未至圖拉,諭王大臣集行營議。 信郡王鄂紮請駐師以待,馬斯喀與內大臣蘇勒達、明珠請進薄敵營,上從之。 復進次克魯倫河,噶爾丹望見禦營嚴整,遂驚遁。 上親統師逐之,至拖諾山。 授馬斯喀平北大將軍,率師進至巴顏烏闌。 噶爾丹敗於昭莫多,北走,所部丹巴哈什哈等詣馬斯喀軍降。 馬斯喀與費揚古師會,收集降人,遣兵★送至張家口外,乃還師。 列議政大臣。 復從上出塞,率師駐大同。 三十六年春,授昭武將軍,移師駐寧夏,都統巴渾德、齊世,將軍薩布素,都統兼前鋒統領碩鼐,護軍統領嵩祝,總兵王化行並參贊軍務。 尋命與費揚古會師,馬斯喀以將軍參贊費揚古軍務。 初,伊拉古克三胡圖克圖盜馬歸噶爾丹,及噶爾丹死,復投策妄阿拉布坦。 費揚古令馬斯喀率師追之,次摩該圖,不能及,引師還。 上遣侍郎常綬等諭策妄阿拉布坦,得伊拉古克三胡圖克圖以歸,誅之。 馬斯喀坐追剿遲緩,當奪官,上命留內務府總管及佐領。 四十一年,授鑲白旗蒙古都統。 四十三年,卒,賜白金千,遣內大臣奠茶酒;發引,命皇子往送。 賜祭葬,謚襄貞。 佟國綱,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佟圖賴子。 初隷漢軍,領牛錄額真,授侍衛。 康熙元年,襲三等精奇尼哈番,授內大臣。 十四年,察哈爾布爾尼為亂,授安北將軍,率師駐宣府。 布爾尼亂定,引還。 十六年,推孝康章皇後外家恩,贈佟圖賴一等公,仍以國綱襲。 二十年,授鑲黃旗漢軍都統。 疏陳世系,請改入滿洲,下部議,許以本支改入滿洲。 二十八年,命與內大臣索額圖等如尼布楚,與俄羅斯使臣費耀多羅等議立約定界。 二十九年,大將軍裕親王福全率師討噶爾丹,以國綱參贊軍務。 八月己未朔,師次烏闌布通,噶爾丹屯林中,臥駝於前,而兵伏其後。 國綱奮勇督兵進擊,中鳥槍,沒於陣。 喪還,命皇子迎奠。 將葬,上欲親臨,國綱弟國維及諸大臣力阻,乃命諸皇子及諸大臣皆會,賜祭四罈,謚忠勇。 上以翰林院撰進碑文不當意,乃自為制文,有曰:「爾以肺腑之親,心膂之寄,乃義存奮激,甘蹈艱危。 人盡如斯,寇奚足殄?惟忠生勇,爾實兼之!」雍正初,加贈太傅。 邁圖,亦佟佳氏,滿洲正白旗人。 父烏進,國初自哈達來歸。 邁圖初授侍衛,從信郡王多尼下貴州,破明桂王將李成蛟於涼水井,李定國於雙河口、於魯噶。 從康親王傑書徇福建,討耿精忠,授行營總兵,戰黃岩,克建陽。 從將軍拉哈達破鄭錦將何祐於太平山,復興化,拔泉州。 從將軍賚塔破錦將劉國軒、吳淑於蜈蚣山,復長泰。 皆有功。 康熙二十五年,授正白旗蒙古副都統兼佐領。 尋署前鋒統領,從征厄魯特,戰烏闌布通,陣沒,謚忠毅,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 格斯泰,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先世居瓦爾喀。 父赫勒,歸太祖。 從伐明,攻獻縣,先登。 入關,西討李自成,破潼關。 下江南,徇浙江,破明兵嘉興城下。 以牛錄額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格斯泰初為睿親王護衛,從大將軍伊爾德克舟山;從都統瑪奇下雲南,破賊石門檻、黃草壩,克雲南會城:皆有功。 累擢前鋒參領兼管佐領。 從國綱戰烏闌布通,國綱戰沒,格斯泰直入賊營,左右衝擊,出而復入者再。 乘勝追賊至河岸,阻於淖,賊麕集,格斯泰力戰,與邁圖等皆歿於陣。 師將發,上賜之馬,格斯泰請自選,得白鼻。 或言白鼻古所忌,格斯泰曰:「效命疆場,吾夙原也!何忌?」師還,裕親王奏:「方戰時,親見一將乘白鼻馬三入敵陣,眾皆識為格斯泰也。 」賜祭葬,視副都統,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 阿南達,烏彌氏,蒙古正黃旗人。 祖巴賴都爾莽柰,初事察哈爾林丹汗。 林丹汗敗走,率所部二百三十餘戶保哈屯河。 逾歲,歸太宗,授一等梅勒章京。 從攻寧遠,敗明兵。 復從攻錦州,戰死,贈三等昂邦章京。 父哈岱,年十七,從父攻寧遠,敵矢殪父馬且踣,哈岱不遑甲,馳入陣,下馬掖其父超乘,步從擊敵,與俱還。 太宗嘉其勇,厚賚之。 父死,襲世職。 屢從伐明,敗明兵。 入關定江南,徇浙江,擊騰機思,討姜瓖,取舟山,皆在行間。 康熙間,授內大臣。 討吳三桂,命與侍衛阿喇尼徵喀喇沁、翁牛特、蘇尼特諸部兵,分駐大同、河南、兗州,備調發。 卒,謚勤壯。 阿南達,哈岱次子也,以一等侍衛兼佐領。 康熙八年,鰲拜敗,坐黨附罪斬,聖祖特寬之。 二十七年,噶爾丹侵掠喀爾喀諸部,命偕喇嘛商南多爾濟賫敕諭罷兵。 噶爾丹遣使入朝,而侵掠如故。 二十九年,命往會喀爾喀諸部兵討噶爾丹,以尚書阿喇尼、都統額赫訥等先後率師出塞。 阿南達還奏,言:「噶爾丹為拖多額爾德尼擊敗,偵卒還報,有二人共一騎者,有削木為兵者,狀至窮蹙。 請發兵討之。 」上命選察哈爾兵六百,率以赴圖拉,益額赫訥軍。 尋阿喇尼請移西路軍會剿,阿南達率兵渡瀚海,會大將軍裕親王福全,敗賊於烏闌布通。 三十一年,命赴寧夏招和碩特部台吉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來降,擢正黃旗蒙古都統。 三十二年,聞噶爾丹將取糧哈密,授郎坦為昭武將軍,召阿南達還。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命阿南達如喀爾喀諸部求習塞外途逕者二十人為導。 上次克魯倫河,噶爾丹將走還特勒爾濟,阿南達方從費揚古自圖拉向昭莫多。 費揚古令阿南達等先擊噶爾丹,偽敗以致敵,至昭莫多,縱擊敗敵,事具費揚古傳。 阿南達赴行在奏捷,上召詢戰狀,對曰:「噶爾丹聞上親征,惶駭竄走。 不虞我兵絶其歸路,突然交戰,擒斬過半,死傷枕藉。 屬下人多怨懟,降者甚眾,噶爾丹深以為悔。 費揚古慮涉矜張,疏報捷,特約略言之。 」上乃班師,命阿南達駐守肅州。 尋移軍邊境,詗噶爾丹蹤跡。 阿南達遣兵分駐昆都倫、額濟內諸處。 復與提督李林隆移砲赴布隆吉爾,度要隘留軍策應,乃還肅州。 上以其章示議政諸臣,獎阿南達防邊能稱職也。 噶爾丹自昭莫多敗後,部眾多離散。 噶爾丹多爾濟者,其妻弟也,陰持兩端。 阿南達至布隆吉爾,獲其邏卒,縱歸招之降,遂遣使通款。 阿南達因其使檄哈密回部:「噶爾丹且至,當擒獻。 」即傳語噶爾丹多爾濟:「噶爾丹至哈密,哈密且擒獻,當為哈密助。 」未幾,噶爾丹遣族子顧孟多爾濟等與達賴喇嘛、青海諸台吉通聲聞。 阿南達復至布隆吉爾偵知之,率兵追及於素爾河,擒其使人,以其書十四函馳奏。 三十六年,哈密回部擒噶爾丹子色卜騰巴爾珠爾及其從者徽特和碩齊等,送阿南達。 繼又獲厄魯特土克齊哈什哈。 土克齊哈什哈實戕我使臣馬迪,至是始就擒。 先後檻送京師。 尋復疏言厄魯特晉巴徹爾貝來降,詢知噶爾丹窮促狀。 是歲上復親征,命與林隆率甘州兵二千出布隆吉爾。 次塔爾河,聞噶爾丹已死,所部台吉丹濟拉將竄巴裡坤依噶爾丹從子策妄阿喇布坦,因往追之,未及,上命還駐布隆吉爾。 丹濟拉詣哈密乞降,阿南達護使謁上行在。 敘昭莫多功,予拖沙喇哈番世職。 尋奉命率兵駐西寧。 四十年,卒,賜祭葬。 雍正二年,追諡恪敏。 阿喇納,阿南達長子。 少襲其祖哈岱世職,授三等侍衛,累進散秩大臣。 策妄阿喇布坦繼噶爾丹為寇,侵哈密。 康熙五十四年,上命尚書富寧安視師,屯巴爾庫爾。 五十五年,授阿喇納參贊大臣,選八旗察哈爾勁卒及嘗從阿南達出塞者,得四百人,率之以行。 五十六年,授富寧安靖逆大將軍,令阿喇納將一千三百人,自烏闌烏蘇深入烏魯木齊。 至通俄巴錫搜山,俘一百數十人,收駝馬牛羊,躪其稼乃還。 五十九年,師入西藏,富寧安復令率四千人自吐魯番出邊,至齊克塔木,破賊敵壘。 進至皮禪,回民三百餘以城降,師遂會富寧安於烏闌烏蘇,引還。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