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興酣意暢,復由范邀入後園遊覽,片時洗盞更酌,接連如是數觥,范託詞更衣,既入復出,引着一少年美婦,姍姍前來,行至趙雲座旁,嫣然含笑,替雲斟酒,雲連忙避席,辭不敢當。 再舉目看那麗姝,淡妝淺抹,縞衣綦巾,恰似一枝秋後海棠,愈白愈艷,但究不知她為誰眷屬,是何意見?一時又未便遽問,只好拱手為禮。 那婦人卻斜送秋波,把雲上下打量一回,方纔辭去。 文君原是多情,怎奈武夫不比文人,空負那一片雅意。 雲方纔就座,問及該婦來歷,范答說道:「這是家嫂樊氏,青年寡居,令人悵惜。 」雲聽這數語,越加詫異,原是怪事。 正要出言責范,范又說道:「守節為婦人難事,范探明家嫂意見,亦思他適,但必擇一出色英雄,方肯改嫁,天緣湊巧,幸遇將軍,又與范為同姓,如將軍不嫌寒陋,願為玉成。 」雲不禁動惱,勉強答語道:「雲與卿同姓,卿兄即我兄,卿嫂即我嫂,奈何使我亂倫?這事斷不敢聞命。 」說得范無詞可答,滿面生慚。 雲當即辭出,尚恐范心下芥蒂,暗中為變,乃命部兵晝夜加防,並遣急足,往迎劉備。 及劉備聞信到來,范竟先逃去,雲具白辭婚情事,備笑語道:「這也無妨!」雲應聲道:「趙范新降,情未可測,雲怎敢遽應彼請?況彼令寡嫂改嫁,既使失節,又甘背兄,無禮無義,心跡可知。 天下不少美女人,雲豈可為此墮行哩?」備當然讚歎,遂授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 雲將趙范家眷,及寡嫂樊氏,遣兵護送回籍,自在桂陽就職。 備又尊諸葛亮為軍師,兼職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量收賦稅撥充軍實。 長沙太守韓玄,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自降備後,仍使為官。 又有攸縣守將黃忠,年老力強,亦來請降,由備錄用。 就是廬江營帥雷緒,也率部曲數萬人歸備,備乃得所措手,開創初基。 偏是好事多磨,悲歌又起,似玉似花的甘夫人,竟為了長阪一役,受驚成疾,纏綿床縟,好容易延過一年,竟致不起,玉殞香消,備迭次悼亡,無限傷感,不在話下。 為後娶孫夫人伏筆。 且說吳督周瑜,圍攻江陵,積久未下;瑜年壯氣盛,定欲力破此城,反被曹仁用誘敵計,佯開城門,與瑜廝殺,瑜恐軍士未肯儘力,躍馬當先,親自掠陣。 仁詐敗回城,等到瑜追至城旁,卻預使部將伏住城樓,覷準瑜身,颼的一箭,中瑜右脅,翻身落馬,仁復從城中殺出,意欲擒瑜。 幸由韓當徐盛一班吳將,截住仁軍,救瑜回營;吳兵自相踐踏,傷亡甚多,江陵城卻不損分毫。 瑜拔出箭頭,雖然用藥調治,卻是腫痛難消,好多日不能督軍。 仁聞瑜不能起,屢來挑戰,瑜力疾上馬,突出陣前,大聲呼道:「曹仁匹夫,可認得周郎麼?」仁軍大驚,俱皆駭退,倒被瑜驅殺一陣,斃敵無數。 從此曹仁氣沮,待援不至,沒奈何棄城北走,瑜得入江陵城,報捷至吳。 孫權命瑜領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程普領江夏太守,寄治沙羡;呂范領彭澤太守;呂蒙領尋陽令;召魯肅等還吳。 曹操得江陵敗報,不勝慚恨,適因九江人蔣幹,雅擅口才,謂與瑜為故交,可以招降,操即令前往。 乾布衣葛巾,至江陵投刺見瑜,瑜出廳迎干,笑呼干字道:「子翼遠來良苦,但莫非為曹氏作說客麼?」一語道破。 干只好設詞道:「干與足下,相別有年,遙聞芳烈,特來敘闊,並觀盛儀,奈何疑我為說客呢?」瑜又笑道:「我雖未及夔曠,夔,舜臣;師曠,晉國人。 聞弦賞音,已知雅曲了。 」原來瑜少精音律,樂有闕誤,瑜一聞即知,既知必顧,干與瑜有舊,當然識瑜有顧曲癖,故瑜即說此解嘲。 既而留干共飲,引觀倉庫軍資,及服飾器玩,更向乾笑語道:「丈夫處世,既得人主知遇,名為君臣,實同骨肉,言行計從,禍福與共,就是蘇張更生,酈賈復出,亦無從容喙,足下幸不為說客,否則豈能移人,恐反致絶交了。 」這一席話言,弄得干有口難宣,因即告別。 羅氏《演義》載此事于赤壁戰前,證諸《周瑜本傳》,應在戰後。 返報曹操,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得招徠,操亦無法,只得休養瘡痍,徐圖報怨,江東得以無事。 孫權聞魯肅還吳,與諸將出城迎肅,及肅既相見,向權下拜,權亦下馬答禮,因與語道:「子敬勞苦,孤今日出城迎卿,卿以為顯揚否?」肅直答道:「尚未!尚未!」大眾俱為愕然,肅舉鞭徐說道:「願將軍威德,旁訖四海,總括九州,得成帝業,再用安車蒲輪,迎肅入輔,肅始覺顯揚了。 」權撫掌大笑,偕肅入城,歡宴竟日。 肅具言赤壁大捷,也虧劉氏相助,所以成功,此後應當始終併力,方可拒曹,權也以為然。 會值劉琦病歿,權乃使備領荊州牧,且使周瑜分南岸地,屬備管轄;備乃得移屯油口,改名公安。 權有妹年已逾笄,尚未字人,聞備連喪妻妾,因擬將妹嫁備,作為繼室。 備亦有意聯吳,樂從婚議,待至兩造說妥,應由備至東吳親迎,諸葛亮語備道:「將軍此行,憂喜參半;亮不怕孫權,但怕周瑜,瑜非真心願和,還是魯肅從中調停,才議和親,將軍如必欲赴吳,往返皆須從速,且宜擇人護衛,方保無虞?」遂將趙雲調回,隨備同行。 備既至江東,由權迎入,兩人初次會面,自有一種特別酬酢,無容細敘。 但彼此統是漢末英雄,談到投機時候,也覺心心相照,歡洽逾恆。 第2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