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子群,幼亦穎慧,寔嘗過訪荀淑,使長子禦車,次子執杖,嫡孫年小,並載車中。 淑聞寔至,令三子靖應門,五子爽行酒,儉緄等相繼進食,孫彧亦在稚年,引坐膝前。 兩家合宴,當然盡歡。 不意上感天文,德星並集,朝中太史,即奏稱五百里內,有賢人相聚。 大將軍梁冀,但知作威作福,管甚麼賢人不賢人?嗣由光祿勛少府等,舉淑為賢良方正,入朝對策,淑策文中多譏刺貴幸,為冀所忌,徙補朗陵侯相,蒞事明理,世號神君。 既而棄官歸隱,家居數年,至六十七歲病終,時為桓帝建和三年。 從前李固杜喬,嘗師事荀淑,還有同郡人李贋,亦奉淑為師,淑歿時,膺已為牧守,自表師喪,郡縣均為立祠。 寔尚生存無恙,惟因權幸擅權,志不苟合,所以一官小試,終就沈淪,後文再當表見,姑從緩敘。 類敘荀淑陳寔,不沒名士。 梁冀嫉忠害良,終不少改,和平元年,且得增封食邑萬戶,連前封合三萬戶。 弘農人宰宣,巧為迎合,上言大將軍功比周公,應加封妻孥,今既封諸子,妻亦宜加號邑君。 有詔依議,遂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紱,儀比長公主。 這位襄城君孫壽,卻是一個非常淫悍的婦人,面貌卻很是艷冶,善為妖態。 眉本細長,卻故意蹙損,作曲折形,叫做愁眉;目本瑩徹,卻輕拭眼眶,作淚眥狀,叫做啼妝;不似愁而似愁,不必啼而似啼,也是不祥之兆。 發本黑軟,卻半脫不梳,成一懶髻,使它斜欹半偏,叫做墮馬髻;腰本輕柔,行動時卻擺動蓮鈎,好似瘦弱不禁,叫做折腰步;齒本整齊,巧笑時卻微渦梨頰,好似牙床作痛,叫做齲齒笑。 齲音矩,齒痛貌。 引得梁冀格外憐愛,格外寵憚,稍一忤意,便裝嬌撒痴,吵得全家不安。 冀本好色,為妻所制,未能自由縱慾,也不免心存芥蒂。 可巧父死丁憂,託言城西守制,與妻異居,其實同一美人友通期,日夕肆淫,借居喪廬,為藏嬌屋,任情取樂。 看官欲問友通期的來歷,乃是一個歌妓,由冀父商購獻順帝,事君當進賢士,奈何購獻美人?商之行為可見一斑。 順帝留住後宮,時因通期有過,仍然發還梁家,梁商遣令出嫁,偏冀心愛通期,待至商歿,便囑門下食客,暗將通期誘來,借償夙願。 怎奈艷妻獨處,已有所聞,俟冀他出,竟率健奴,突入喪廬,搜索通期;通期未曾預防,竟被壽揪住雲髻,先賞她幾個耳光,然後交與家奴,把她牽歸。 通期本生得一頭美髮,由壽用剪截去,再將她花容玉面,用刀彞開,更迫令脫去外衣,笞掠至數百下,打得通期無從申訴,痛苦不堪。 冀歸廬聞報,吃一大驚,慌忙趨至岳家,向妻母叩頭似蒜,請她至妻前說情,饒放通期。 壽母乃往與緩頰,壽始將通期放歸,冀急去探視,見她創痕纍纍,鬢影星星,禁不住肉痛起來。 當即替她撫摩,婉言謝過,並延名醫調治,外敷內補,好幾日才得告痊。 通期感冀厚意,仍然與冀續歡,親昵如故;未幾私生一男,取名伯玉,匿不敢出。 偏又為孫壽所探悉,竟令子胤帶著家奴,各持刀械,闖入友氏家內,不論男女老幼,一概殺死;只有冀私生子伯玉,平時常藏匿複壁中,幸得漏網,不致污刃。 梁胤已滅盡友氏,揚長歸報。 獨冀親往勘視,慘不忍睹,忙着人買棺收殮,一一埋葬;心中雖銜恨妻孥,但畏妻如虎,未敢返家詰責,只把那私生子格外珍惜,重價僱一乳媼,育養民間,時令藏匿。 自己也不願回家,另在外舍居住。 孫壽見冀挾嫌不歸,也去另尋主顧,為娛樂計。 可巧有個太倉令秦宮,曾在冀家充過奴僕,面目俊俏,口齒伶俐,因為冀所憐愛,薦為縣令。 他卻並未赴任,仍在冀家出入往來,甚至深房密室,也得進出無阻。 孫壽竟垂青眼,有所役使,往往令宮充當。 宮小心伺候,曲盡慇勤,壽見他體心貼意,越加喜歡,有時輒屏去左右,與宮私談,耳環廝磨,情緒密切。 看官試想!這秦宮是個有名的狡徒,豈有不瞧透芳衷,歡顏相接?又況壽華色未衰,閫威又盛,這種主顧,真是畢世難逢,樂得放大了膽,趁這四目相窺的時候,將孫壽輕輕摟住。 壽故作嬌嗔,叱他無禮,那嬌軀卻全不動彈,一任秦宮擁入羅緯,解頻寬衣,成就好事。 好一場桃花運。 嗣是宮內作情郎,外為寵豎,几乎大將軍門下,要算他一人最出風頭;且刺史二千石入都,求見大將軍,必先謁賂秦宮,然後得通姓氏。 宮又為冀夫婦互相調停,仍歸和好,且勸他夫婦對街築宅,窮極精工,左為大將軍府,右為襄城君第,堂寢皆有陰陽奧室,連房洞戶,曲折通幽,四圍窗壁,統是雕金為鏤,繪彩成圖,此外尚有崇台高閣,上觸雲霄,飛梁石磴,下跨水道,差不多與秦朝阿房宮相似。 又復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里九阪,取象崤函,山上羅列草木,馴放鳥獸,蔥籠在望,飛舞自如。 冀與壽共乘輦車,遊觀第內,前歌僮,後樂妓,鳴鐘吹管,鏗鏘盈路,或且連日繼夜,恣為歡娛。 既而府第冶遊,尚嫌不足,再至近畿一帶,廣拓林囿,周遍近畿;又在河南城西,增設兔苑,綿亙數千里,移檄各處,調發生兔,刻毛為志,人或誤犯,罪至死刑。 冀二弟嘗私遣門役,出獵上黨,冀偵得消息,恐他殺傷生兔,立派家卒往捕,殺死至三十餘人。 第1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