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太矯情。 光武帝親至床前,見光坦腹臥着,因用手撫腹道:「咄咄子陵,何故不肯相助為理?」光仍然不起,良久始張目熟視,也不陳謝,但答說道:「從前唐堯有天下,帝德遠聞,尚有巢父洗耳。 士各有志,奈何相迫如是?」光武帝喟然道:「子陵,我竟不能屈汝麼?」乃升輿還宮。 既而令侯霸邀光入闕,略跡談情,與敘舊事,光始從容坐論,不復倨傲。 光武帝婉顏問光道:「君看我比前日何如?」光答道:「似勝往時!」光武帝鼓掌大笑,留光食宿,與同寢臥。 光用足加帝腹上,偽作鼾聲,好一歇方纔移去。 到了詰旦,即由太史入奏,謂客星侵犯禦座,狀甚危迫。 光武帝笑說道:「朕與故人子陵共臥,難道便上感天象麼?」因面授光為諫議大夫,光並不稱謝,亦不辭行,拂袖自去。 返至富春山中,仍舊做那耕釣生涯,年至八十乃終。 今浙江省桐廬縣南,有嚴陵瀨,與七里灘相接,背後有山,叫做嚴山,山下有石,能容十人,就是嚴光釣魚處,俗呼為嚴子陵釣台。 地因人傳,流芳百世,可見得亮節高風,比那封侯拜相,還要光榮十倍哩!熱中者可以返省。 這且擱過不提。 且說漁陽告平以後,光武帝嘗使茂陵人郭伋,就任漁陽太守。 伋鎮撫百姓,糾除群盜,境內咸安。 惟盧芳竊據北塞,屢引匈奴兵入寇,大為邊患。 伋復整勒士馬,修繕堡寨,阻絶胡騎南下,一塵不驚,人民得安居樂業,戶口日蕃,中外都稱為賢太守。 會因大司空宋弘,有事免職,朝臣多舉伋代任。 光武帝以盧芳未平,不便將伋內調,所以未曾允議。 建武七年春三月晦日,太史又奏稱日食,有詔令百官各上封事,毋得言聖。 當時杜林鄭興等人,棄囂歸鄉,見前回。 統由光武帝聞名召入,各授官職:林為侍御史,興為大中大夫。 此次因變陳言,謂應俯從眾議,調任郭伋為大司空,且言日月交會,數應在朔,今日食每多在晦,乃是月行太速,故有此變。 君為日象,臣為月象,君元急故臣下促迫,致見咎徵,望陛下垂意洪範,勉思柔克等語。 光武帝也優詔褒答,惟仍不願調回郭伋,卻令妹夫李通代任。 通首先倡義,弼成大業,身尚公主,仍然謙恭自持,不敢驕盈,故得保全爵位,以功名終。 富貴壽考,全賴謙沖。 太傅褒德侯卓茂,已經病歿,特賜棺塋地,表彰耆碩。 敘筆載明生卒,亦無非闡揚名士。 並因前侍御史杜詩,累任沛郡汝南各都尉,所在稱治,乃更調任南陽太守。 南陽為光武帝故鄉,從龍諸臣,半出南陽,歷任太守,反視為畏途,只恐得罪貴戚。 及杜詩蒞郡,興利除害,政治清平,無論貴賤,一體翕服。 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在郡數年,家給人足,時人比諸前漢的召信臣。 信臣曾為南陽太守,也是一位施德行惠的好官。 南陽人所以傳出兩語云:「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小子亦有一詩,錄述于後: 黃堂太守一麾來,萬匯全憑隻手栽; 召父已亡推杜母,養民畢竟仗賢才。 轉眼間又是一年,光武帝顧念隴西,又要遣將往討了,欲知何人西征,待至下回發表。 隗囂據有西州,自稱上將軍,因時乘勢,崛起圖功,原不必定居人下。 迨既受鄧禹之承製封拜,則君臣之名義已定,又何得再懷反側乎?設當光武討蜀之時,率兵效命,功且十倍竇融,他日即不得封王,公侯可坐致也。 乃惑于蜚言,反覆不定,始則助漢而誅蜀使,繼且叛漢而為蜀臣,同一屈膝,朝秦暮楚胡為者?況洛陽如旭日,而蜀如朝露,一可恃,一不可恃,于可恃者而背之,不可恃者而親之,甚矣其愚也!彼如嚴子陵之孤身高蹈,抗禮闕廷,後世不譏其無君,反稱其有節,誠以其敝屣富貴,超出俗情,雲台諸將,且不能望其項背,遑論隗氏子哉!若周黨王霸逄萌諸人,亦子陵之流亞,而王良其次焉者也,然亦足以風矣。 第10八回 借寇君潁上迎鑾 收高峻隴西平亂 卻說建武八年春月,中郎將來歙,與征虜將軍祭遵,奉命西征,進取略陽。 遵在途遇病,折回都中,獨歙率精兵二千餘人,伐山開道,繞出番須回中,直抵略陽城下。 守將叫做金梁,在城安坐,一些兒沒有豫備。 等到城外鼓聲大作,方纔登陴瞭望,足未立定,頭已不見。 怪語。 原來歙遠道進行,實為偷襲城池起見,途中並未聲張,到了城下,還是悄悄的整備雲梯,架住城堞,一經辦妥,方擊鼓麾眾,緣梯直上。 可巧金梁跑上城來,正好湊那歙兵的快手,一刀劈去,適中頭顱,嗚呼哀哉!城中失了統將,或逃或降,才閲片時,便由歙據住略陽城。 有潰卒走報隗囂,囂大驚道:「這軍從何處進來?有這般神速哩!」話尚未畢,王元行巡諸部將,已閃出兩旁,請即發令出軍。 囂使元拒隴坻,巡守番須口,王孟塞鷄頭道,牛邯戍瓦亭,自率大眾數萬人,圍攻略陽。 略陽為西州要衝,自為歙所攻入,飛章奏捷,光武帝聞報大喜,笑語諸將道:「來將軍得攻克略陽,便是搗入隗囂腹心,心腹一壞,肢體自然漸解了!」忽又由吳漢等,呈上表章,報稱出師應歙。 光武帝又復懊恨道:「誰叫他進兵?須知隗囂失去要城,必悉鋭往攻,略陽城堅可守,曠日不下,囂兵必敝,那時方好乘危進兵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說著,忙遣使持節西出,追還吳漢等人,聽令來歙獨守略陽。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