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自清帝失政,民罹水火,呼籲罔應,潰決勢成,罪已而民不懷,命將而師不武。 我聖主應運一出,薄海景從,逆者革心,順者效命。 岌然將傾之國家,我聖主實奠安之。 斯時清帝不得已而遜位,皇天景命,始集於聖主,我聖主有而弗居也。 南京倉猝草創政府,黨徒用事,舉非其人,民心皇皇,無所托命,我聖主至德所復,邇安遠懷,去暴歸仁,若水之就下,孑然待盡之人民,惟我聖主實蘇息之。 斯時南京政府,不得已而解散,皇天景命,再集於我聖主,我聖主仍有而弗居也。 民國告成,四方和惠,群醜竊柄,怙惡不悛,安忍阻兵,自逃覆載。 我聖主赫然震怒,臨之以威,天討所加,五旬底定,以至仁而伐不仁,蓋有征而必無戰。 慕義向化者,先歸而蒙福,迷復不遠者,後至而洗心,皆我聖主實撫育而安全之。 斯時大難既平,全國統一,皇天景命,三集於我聖主,我聖主固執謙德,又仍有而弗居也。 夫惟煌煌帝諦,聖人無利天下之心,而天施地生,兆民必歸一人之德。 往者國家初建,參議院議員,推舉臨時大總統,斯時全國人心,咸歸於我聖主,國運于以肇興。 繼此國會成立,參議院眾議員,推舉大總統,全國人心,又鹹歸於我聖主,國基于以大定。 然共和國體,不適國情,上無以建保世滋大之弘規,下無以謀長治久安之樂利,蓋惟民心有所舍也,則必有所取,有所去也,則必有所歸。 今者天牖民衷,全國一心,以建立帝國,民歸盛德,又全國一心以推戴皇帝。 我中華文明禮義,為五千年帝制之古邦,我皇帝睿智聖武,為億萬姓歸心之元首。 伏維仰承帝眷,俯順輿情,登大寶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經綸六合。 軒帝神明之冑,宜建極以承天,姒後繼及之規,實撫民而長世。 謹奏。 讀畢,大眾無不讚成,即刻通過,復齊呼「皇帝萬歲」三聲。 自九點鐘起,至十一點半鐘,已經手續完備,大眾當即散會,回寓午餐去了。 下午一點鐘,秘書員已繕好奏摺,即刻進呈,哪知奏摺才呈,申令即下,卻教他另行推戴,把那推戴書發還。 還要裝腔。 其文云: 上略查《約法》內載民國之主權,本於國民之全體。 既經國民代表大會,全體表決,改用君主立憲,本大總統自無討論之餘地。 惟推戴一舉,無任惶駭。 天生民而立之君,天命不易,惟有豐功盛德者,始足以居之。 本大總統從政,垂三十年,迭經事變,初無建樹,改造民國,已歷四稔。 憂患紛乘,愆尤叢集。 救過不贍,圖治未遑,豈有功業足以稱述?前此隱跡洹上,本已無志問世,遭遇時變,謬為眾論所推,不得不勉出維持,捨身救國。 然辛亥之冬,曾居政要,上無裨于國計,下無濟於民生,追懷故君,已多慚疚。 今若驟躋大位,於心何安?此于道德不能無慚者也。 致治保邦,首重大信,民國初建,本大總統曾向參議院宣誓,願竭能力,發揚共和,今若帝制自為,則是背棄誓詞,此于信義無可自解者也。 本大總統于正式被舉就職時,固嘗掬誠宣誓,此心但知救國救民,成敗利鈍不敢知,勞逸毀譽不敢計,是本大總統既以救國救民為重,固不惜犧牲一切以赴之。 但自問功業,既未足言,而關於道德信義諸大端,又何可付之不顧?在愛我之國民代表,當亦不忍強我以所難也。 尚望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等,熟籌審慮,另行推戴,以固國基。 本大總統處此時期,仍以原有之名義,及現行之各職權,維持全國之現狀。 除咨復代行立法院,並將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推戴書,及各省區國民代表推戴書等件,送還代行立法院外,合行宣示俾眾周知。 此令。 楊度、孫毓筠二人,已預知申令即下,早已約定各省代表,再行到會,恭候聖旨。 各代表似傀儡一般,隨撥隨動,到了傍晚,仍至參政院會齊。 果然九天綸綍,宣佈下來,大眾恭讀一遍,都有些疑惑不定。 但聽楊度宣言道:「大總統盛德謙沖,所以有此申令,但全國民意,既趨一致,大總統亦未便過拂輿情,理應由本院再用總代表名義,呈遞第二次推戴書。 」大眾復隨聲附和,仍推秘書起草。 不料十五分鐘的時候,便擬成二千六百多字的長文。 聖主出世,應該有此奇才,曹子建且當拜倒。 是時電燈四映,雲集一堂,復由秘書朗聲宣讀,大眾模模糊糊的聽了一會,無非是什麼功烈,什麼德行,十成中只解一二,也都贊成了事,乃宣告散會,立即繕成第二次推戴書。 次日即奉大總統申令云: 據全國總代表大會總代表代行立法院奏稱:竊總代表前以眾議僉同,合詞勸進,籲請早登大寶,奉諭推戴一舉,無任惶駭等因。 仰見聖德淵衷,巍巍無與之至意,欽仰莫名。 惟當此國情萬急之秋,人民歸向之誠,幾已坌湧沸騰,不可抑遏。 我皇帝倘仍固執謙退,辭而不居,全國生民,實有若墜深淵之懼。 蓋大位久懸,則萬幾叢脞。 豈宜拘牽小節,致國本於阽危?且明諭以為天生民而立之君,惟有功德者足以居之,而謂功業道德信義諸端,皆有問心未安之處,此則我皇帝之虛懷若谷,而不自知其撝沖逾量者也。 總代表具有耳目,敢昧識知,請先就功烈言之:當有清末造,武備廢弛,師徒屢熸,國威之不振久矣。 我皇帝創練陸軍,一授以文明國最精之兵法,剷除宿弊,壁壘一新。 第1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