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即交通之二大部分,如何分析。 兩部分做五部,本來是沒甚理由,不過南北統一,兩方統有要人,各思壟斷部職,仍然不脫陞官發財的思想,如何改良政體?唐紹儀身為總理,不能單顧一方,反弄得左右為難。 他于沒法中想了一法,便擬添置幾個部缺,位置南北人員。 況提出官制,必須經過參議院議決,倘或議員反對,當然不能成立,自己亦可援為口實,免多怨望,這也是唐總理取巧的方法。 開手便想取巧,如何辦得美善。 果然參議院不能通過,只準分實業為兩部,一部是工商,一部是農林,郵電仍併入交通部,不必分離。 自是九部改作十部,三月二十九日,唐紹儀蒞參議院,宣佈政見,並提出各部總長名單,請求同意。 各議員取單公閲,但見上面開着: 外交總長陸征祥 內務總長趙秉鈞 財政總長熊希齡 陸軍總長段祺瑞 海軍總長劉冠雄 司法總長王寵惠 教育總長蔡元培 農林總長宋教仁 工商總長陳其美 交通總長梁如浩 這十部總長名單內,只有蔡長教育與前相同,王寵惠尚是舊閣人物,惟改外交為司法,其餘一律易人。 段祺瑞、劉冠雄、趙秉鈞,純是袁系人物,當然是老袁授意。 陸征祥素無黨派,熊希齡屬新組的統一黨,詳見下文。 宋教仁、陳其美兩人與蔡、王向系同志,均入同盟會。 唐紹儀本屬舊官僚派,因思想頗趨文明,前次南下講和,與同盟會中人,頗相融洽,至組織內閣時期,又新加入同盟會,時人遂稱他為同盟會內閣。 重要位置,俱屬袁系,稱為同盟會內閣,實不副名。 嗣經參議院投票表決,只有梁如浩未得同意,余均多數贊同。 唐遂退出參議院,即日馳電北達。 次日,即由袁總統正式任命。 各部俱已得人,交通總長一缺,尚屬虛位,暫命唐總理兼署。 唐內閣算完全成立了。 那時第一次臨時總統孫文,應該踐約辭職,便于四月初一日,親至參議院,行解職禮,自然又有一番宣言。 小子有詩贊孫中山云: 功成身退不貪榮,讓位非徒踐夙盟。 細數年來諸鉅子,如公才算是真誠。 欲知孫中山如何宣言,容俟下回續錄。 《臨時約法》,為中華民國憲法之嚆矢,其間雖經袁氏廢棄,然帝制隳,袁氏斃,而約法復活。 是民國之尚得保存,全賴約法之力,故本書不能不備錄全文,所以存國典也。 唐紹儀奉袁氏命,組織新內閣,觀其提出閣員名單,如內務,如陸海軍,實握全國樞紐,而皆為袁氏心腹,教育司法農林工商四部,為袁氏所輕視,則屬諸同盟會中。 是唐氏固受袁指使,明明一袁系人物,謂為袁系內閣也可,謂為同盟會內閣,固不可也。 老袁一登台,便已隱植勢力,唐氏反為其鷹犬,我為唐氏計,殊不值得雲。 第十回 踐夙約一方解職 借外債四國違言 卻說孫中山在南京,聞袁氏受職,唐閣組成,遂蒞參議院辭職;又把生平積悃,及所有政見,宣佈出來,作為臨別贈言的表意。 各議員分列座席,屏息斂容,各聆緒論,並令書記員出席登錄,隨聽隨抄,將白話譯作文言道: 本大總統于中華民國正月一日,來南京受職,今日為四月一日,至貴院宣佈解職,為期適三個月。 此三月中,均為中華民國草創之時代。 當中華民國成立以前,純然為革命時代,中國何為發起革命?實以聯合四萬萬人,推倒惡劣政府為宗旨。 自革命初起,南北界限,尚未化除,不得已而有用兵之事。 三月以來,南北統一,戰事告終,造成完全無缺之中華民國,此皆全國國民,及全國軍人之力所致。 在本總統受職之初,不料有如此之好結果,亦不料以極短之時期,能建立如此之大業。 本總統于一個月前,已提出辭職書於貴院,當時因統一政府未成,故雖已辭職,仍執行總統事務。 今國務總理唐紹儀,組織內閣已成立,本總統自當解職,今日特蒞貴院宣佈。 但趁此時間,本總統尚有數語,以陳述于貴院之前。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凡為中華民國國民,均有國民之天職。 何謂天職? 即促進世界的和平是也。 此促進世界的和平,即為中華民國前途之目的。 依此目的而行,即可以鞏固中華民國之基礎,蓋中國人民,居世界人民四分之一,中國人民,若能為長足之進步,則多數共躋于文明,自不難結世界和平之局。 況中國人種,以好和平著聞于世,于數千年前,已知和平為世界之真理。 中華民國有此民習,登世界舞台之上,與各國交際,促進和平,即是中華民國國民之天職。 本總統與全國國民,同此心理,務將人民之智識習俗,及一切事業,切實進行,力謀善果。 本總統解職之後,即為中華民國之一國民,政府不過一極小之機關,其力量不過國民極小之一部分,大部分之力量,仍全在吾國民,本總統今日解職,並非功成身退,實欲以中華民國國民之地位,與四萬萬國民,協力造成中華民國之鞏固基礎,以冀世界之和平。 望貴院與將來政府,勉勵人民,同盡天職。 從今而後,使中華民國,得為文明之進步,使世界舞台,得享和平之幸福,固不第一人之宏願已也。 詞畢,大眾相率拍手,毋容絮述。 孫中山遂繳出臨時大總統印,交還參議院,參議院議長林森,副議長王正廷,即令全院委員長李肇甫,接受大總統印信,一面由林議長做了全院代表,答覆孫中山,大約亦有數百言,小子又錄出如下: 第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