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購買土地的貨幣,和購買國債券的貨幣完全一樣,只就它本身來說是資本,正如每一個價值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就它本身來說都是資本,是可能的資本一樣。 為土地而支付的東西,和為國債券而支付的東西,為所購買的其他商品而支付的東西一樣,是一個貨幣額。 這個貨幣額就它本身來說是資本,因為它可以轉化為資本。 賣者得到的貨幣是否實際轉化為資本,取決於他對貨幣的使用。 對買者來說,這個貨幣和他已經最終支出的任何其他貨幣一樣,再也不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了。 按照他的計算,這個貨幣是作為生息資本執行職能的,因為他把他在地租或 912國債利息形式上的收入,算作他為購買這種收入的索取權而花費的貨幣的利息。 只有通過再賣掉,他才能把這個貨幣當作資本來實現。 但這時,又有另一個新的買者處在和他過去一樣的情況中,這樣支出的貨幣,不管怎樣轉手,對支出者來說,都不能轉化為現實的資本。 在小土地所有制的情況下,有一種錯覺更要頑固得多:似乎土地本身具有價值,所以完全和機器或原料一樣作為資本加入產品的生產資格。 但我們已經看到,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地租,從而資本化的地租即土地價格,才能作為決定的因素加入土地產品的價格。 第一種情況是,由於農業資本(這個資本和購買土地的資本毫無共同之處)的構成,土地產品的價值高於它的生產價格,市場情況又使土地所有者能夠實現這個差額。 第二種情況是存在壟斷價格。 這兩種情況,在小塊地經營和小土地所有制的場合,都很少發生,因為正是在這裡,生產的很大部分都是為滿足本身的需要,和一般利潤率的調節作用無關。 甚至在這種小塊地經濟是在租地上進行的地方,租金比在其他任何情況下都在更大的程度上包括利潤的一部分,甚至包括工資的剋扣部分;在這種場合,它只是名義上的地租,不是那種同工資和利潤相對立的作為獨立範疇的地租。 因為,為購買土地而支出貨幣資本,並不是投入農業資本。 這其實是相應地減少了小農在他們的生產領域本身中可以支配的資本。 這相應地減少了他們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從而縮小了再生產的經濟基礎。 這使小農遭受高利貸的盤剝,因為在這個領域內,真正的信用一般說來是比較少的。 即使購買的是大田莊,這種支出也是農業的一個障礙。 這種支出實際上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矛盾的,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來說,土地所有者是否負債,整個說來 913是沒有關係的,無論他的土地是繼承來的,還是購買來的,反正都一樣。 他究竟是自己收下地租,還是必須再把它付給一個抵押債權人,這不會在租地農場本身的經營上引起任何變化。 我們已經知道,在地租已定時,土地價格是由利息率調節的。 如果利息率低,土地價格就高;反過來也是一樣。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高的土地價格必然和低的利息率相併行,如果農民由於利息率低而按高價對土地支付,那末同一個低利息率,也必然保證他以有利的條件通過信用取得經營資本。 但在小塊土地所有制占統治地位的地方,情況實際上不是這樣。 第一,信用的一般規律並不適用於農民,因為這個規律要以生產者是資本家為前提。 第二,在小塊土地所有制占統治地位——在這裡不談殖民地——和擁有小塊土地的農民是國民的主體的地方,資本的形成,也就是說,社會的再生產,相對地說是微弱的,而前面已經說明過的意義上的借貸貨幣資本的形成,則更加微弱。 這要以積聚和一個富有的有閒資本家階級的存在作為前提。 第三,在這裡,土地所有權是絶大部 生產者的生活條件,是他們的資本的不可缺少的投資場所,所以,土地價格上漲是由於土地所有權的需求超過供給,而和利息率無關,並且往往和利息率一起上漲。 在這裡土地按小塊出售的價格比在大塊出售的場合要高得多,因為在這裡,小塊土地的買者的人數是多的,大塊土地的買者的人數是少的。 由於這一切原因,在這裡土地價格也會在利息率相對高的情況下上漲。 同農民在這裡把資本投在購買土地上而取得的相對低微的利息相適應的,是在相反的方面,對抵押債權人支付高昂的高利貸利息率。 愛爾蘭制度的情況也是這樣,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914 因此,土地價格這個和生產本身無關的要素,在這裡可以提高到使生產不能進行的程度。 土地價格起這樣一種作用,土地的買賣即土地作為商品的流通發展到這樣的程度,這些實際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結果,因為在這裡,商品已經成為一切產品和一切生產工具的一般形式。 另一方面,這些現象卻又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還很有限,還沒有顯現出它的全部特性的地方纔會發生;因為這些現象正好是以下述事實為基礎:農業不再屬於或尚未屬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是屬於一種由已經消亡的社會形態遺留下來的生產方式。 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缺點,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者對於自己產品的貨幣價格的依賴性,在這裡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不充分所產生的缺點是一回事。 農民變成了商人和產業家,但沒有具備那些讓他能夠把自己的產品作為商品來進行生產的條件。 第7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7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