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六,有爵者三:奕詳、奕詢、奕謨。 奕詳,綿愉第五子。 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 賜三眼孔雀翎,進鎮國公,襲郡王。 穆宗大婚,加親王銜。 十三年,命食親王俸。 光緒十年十月,太後萬壽,命食親王全俸。 十一年六月,授內大臣。 十二年正月,薨,謚曰敬。 子載潤,襲貝勒。 奕詢,綿愉第四子。 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進封鎮國公。 卒,無子,以愉恪郡王允潖五世孫載澤為後,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 光緒末,授度支部尚書。 奕謨,綿愉第六子。 初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再進封貝子,加貝勒銜。 卒,以醇賢親王奕枻孫溥佶為後,襲鎮國公。 宣宗九子:孝全成皇後生文宗,孝靜成皇後生順和郡王奕綱、慧質郡王奕繼、恭忠親王奕,莊順皇貴妃生醇賢親王奕枻、鍾端郡王奕硉、孚敬郡王奕譓,和妃納喇氏生隱志郡王奕緯,祥妃鈕祜祿氏生惇勤親王奕脤。 奕脤出為惇恪親王綿愷後。 隱志郡王奕緯,宣宗第一子。 嘉慶二十四年,封貝勒。 道光十一年四月,薨,以皇子例治喪,進封隱志貝勒。 文宗即位,進郡王。 無子,以貝勒綿懿子奕紀為後,襲貝勒。 卒,謚恭勤。 子溥倫,襲貝子,進貝勒;溥侗,授一等鎮國將軍。 順和郡王奕綱,宣宗第二子。 二歲,殤。 文宗即位,進封謚。 慧質郡王奕繼,宣宗第三子。 三歲,殤。 文宗即位,追封謚。 恭忠親王奕,宣宗第六子。 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共製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賜以名,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並以白虹刀賜奕。 文宗即位,封為恭親王。 鹹豐二年四月,分府,命仍在內廷行走。 內大臣辦理巡防,命仍佩白虹刀。 十月, • 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王署領侍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四年,迭授都統、右宗正、宗令。 五年四月,以畿輔肅清,予優 • 。 七月,孝靜成皇後崩,上責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仍在內廷行走,上書房讀書。 七年五月,復授都統。 九年四月,授內大臣。 十年八月,英吉利、法蘭西兵逼京師,上命怡親王載垣、尚書穆廕與議和,誘執英使巴夏禮,與戰,師不利。 文宗幸熱河,召回載垣、穆廕,授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 王出駐長辛店,奏請飭統兵大臣激勵兵心,以維大局。 克勤郡王慶惠等奏釋巴夏禮,趣王入城議和。 英、法兵焚圓明園。 豫親王義道等奏啟城,許英、法兵入。 王入城與議和,定約,悉從英、法人所請,奏請降旨宣示,並自請議處。 上諭曰:「恭親王辦理撫局,本屬不易。 朕深諒苦衷,毋庸議處。 」十二月,奏通商善後諸事。 初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命王與大學士桂,邊防空虛, • 良、侍郎文祥領其事。 王疏請訓練京師旗兵,並以吉林、黑龍江與俄羅斯相議練兵籌餉。 上命都統勝保議練京兵,將軍景淳等議練東三省兵。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請奔赴,兩太後召見,諭以贊襄政務王大臣載垣、端華、肅順等擅政狀。 穆宗侍兩太後奉文宗喪還京師,譴黜載垣等,授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命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並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 王堅辭世襲,尋命兼宗令、領神機營。 同治元年,上就傅,兩太後命王弘德殿行走,稽察課程。 三年,江寧克複。 上諭曰:「恭親王自授議政王,於今三載。 東南兵事方殷,用人行政,徵兵籌餉,深資贊畫,弼亮忠勤。 加封貝勒,以授其子輔國公載澂,並封載濬輔國公、載氵瑩不入八分輔國公。 」四年三月,兩太後諭責王信任親戚,內廷召對,時有不檢,罷議政王及一切職任。 尋以惇親王奕脤、醇郡王奕枻及通政使王拯、禦史孫翼謀、內閣學士殷兆鏞、左副都禦史潘祖廕、內閣侍讀學士王維珍、給事中廣誠等奏請任用,廣誠語尤切。 兩太後命仍在內廷行走,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王入謝,痛哭引咎,兩太後復諭:「王親信重臣,相關休戚,期望既厚,責備不得不嚴。 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 七年二月,西撚逼畿輔,命節制各路統兵大臣。 授右宗正。 十一年九月,穆宗大婚,覆命王爵世襲。 十二年正月,穆宗親政,十三年七月,上諭責王召對失儀,降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奪載澂貝勒。 翌日,以兩太後命復親王世襲及載澂爵。 十二月,上疾有間,於雙俸外復加賜親王俸。 旋復加劇,遂崩。 德宗即位,覆命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 光緒元年,署宗令。 十年,法蘭西侵越南,王與軍機大臣不欲輕言戰,言路交章論劾。 太後諭責王等委靡因循,罷軍機大臣,停雙俸。 家居養疾。 十二年十月,復雙俸。 自是國及甲數,歲時祀事賜神糕,節序輒有賞賚,以為常。 二十年,日本侵朝鮮,兵 • 有慶屢增護事急,太後召王入見,復起王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內廷行走;仍諭王疾未癒,免常川入直。 尋又命王督辦軍務,節制各路統兵大臣。 十一月,授軍機大臣。 二十四年,授宗令。 王疾作,閏三月增劇,上奉太後三臨視,四月薨,年六十七。 上再臨奠,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 謚曰忠,配享太廟,並諭:「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 」 子四:載澂,貝勒加郡王銜,卒,謚果敏;載瀅,出為鍾端郡王奕硉後,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載濬,與載瀅同時受封;載潢,封不入八分輔國公。 載澂、載濬、載潢皆前王卒。 王薨,以載瀅子溥偉為載澂後,襲恭親王。 醇賢親王奕枻,宣宗第七子。 文宗即位,封為醇郡王。 鹹豐九年三月,分府,命仍在內大臣,管 • 內廷行走。 穆宗即位,諭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 迭授都統、禦前大臣、領侍神機營。 同治三年,加親王銜。 四年,兩太後命弘德殿行走,稽察課程。 十一年,進封醇親王。 十二年,穆宗親政,罷弘德殿行走。 德宗即位,王奏兩太後,言:「臣侍從大行皇帝十有三年,昊天不吊,龍馭上賓。 仰瞻遺容,五內崩裂。 忽蒙懿旨下降,擇定嗣皇帝,倉猝昏迷,罔知所措。 獨犯舊有肝疾,委頓成廢。 惟有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 」兩太後下其奏王大臣集議,以王奏誠懇請罷一切職任,但令照料菩陀峪陵工,從之。 命王爵世襲,王疏辭,不許。 光緒二年,上在毓慶宮入學,命王照料。 五年,賜食親王雙俸。 十年,恭親王奕罷軍機大臣,以禮親王世鐸代之,太後命遇有重要事件,與王商辦。 時法蘭西侵越南,方定約罷兵,王議建海軍。 十一年九月,設海軍衙門,命王總理,節制沿海水師,以慶郡王奕劻、大學士總督李鴻章、都統善慶、侍郎曾紀澤為佐。 定議練海軍自北洋始,責鴻章專司其事。 十二年三月,賜王與福晉杏黃轎,王疏辭,不許。 鴻章經畫海防,於旅順開船塢,築砲台,為海軍收泊地。 北洋有大小戰艦凡五,輔以蚊船、雷艇,復購艦英、德,漸次成軍。 五月,太後命王巡閲北洋,善慶從焉,會鴻章自大沽出海至旅順,歷威海、煙台,集戰艦合操, • 視 • 台、船塢及新設水師學堂,十餘日畢事。 王還京,奏 • 諸將吏及所聘客將,請太後禦書榜懸大沽海神廟。 太後命於明年歸政,王疏言:「皇帝甫逾志學,諸王大臣籥懇訓政,乞體念時艱,俯允所請,俟及二旬,親理庶務。 至列聖宮廷規制,遠邁前代。 將來大婚後,一切典禮,鹹賴訓教。 臣愚以為諸事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俾皇帝專心大政,承聖母之歡顏,免宮闈之劇務。 此則非如臣生深宮者不敢知,亦不敢言也。 」太後命毋庸議。 十三年正月,上親政。 四月,太後諭預備皇帝大婚,當力行節儉,命王稽察。 十四年九月,王奏:「太平湖賜第為皇帝發祥地。 世宗以潛邸升為宮殿,高宗諭子孫有自籓邸紹承大統者,應用其例。 」太。 葺 • 後從之,別賜第,發帑十萬葺治。 十五年正月,大婚禮成,賜金桃皮鞘威服刀,增護治邸第未竟,復發帑六萬。 併進封諸子:載灃鎮國公,載洵輔國公,載濤賜頭品頂帶、孔雀翎。 第1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