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場合,利潤率p‘=1000/10000=10%。 在B場合,p’=1000/12000=81/3%。 總資本在A產生的利潤比在B相對地說要大,這是因為前者的利潤率比後者高,雖然預付可變資本在兩個場合都=1000鎊,由此搾取的剩餘價值也都=1000鎊,也就是說在兩個場合,存在着對同數工人的同等程度的剝削。 同一剩餘價值量的表現上的這種差別,或利潤率從而利潤本身的差別,在勞動的剝削程度相等時,也可以由別的根源引起;但是它也可以只是來源於兩個企業的經營技巧上的差別。 這一情況使資本家產生了錯覺,使他相信,他的利潤不是來自對勞動的剝削,而是至少有一部分也來自與此無關的另外一些事情,特別是來自他個人的活動。 而西方經濟學家則試圖將這種錯覺擴大到全社會和今後的整個歷史之中。 ———— 根據本卷第一篇的論述,可以看出一種見解(洛貝爾圖斯)的錯誤,按照這種見解,資本的量的變化,不會影響利潤和資本之間的比率,即不會影響利潤率,因為,如果利潤量增大,計算利潤時作為基礎的資本量也會增大,反過來,情況也就相反(這和地租不同,例如,地租增大時,土地面積保持不變)。 這種見解只有在以下兩個場合才是正確的。 第一個場合是:其他一切條件不變,特別是剩餘價值率不變,只有充當貨幣商品的那種商品發生了價值變化。 (在只是發生名義上的價值變化,即價值符號提高或降低,而其他條件不變時,情況也是這樣。 )假定總資本=100鎊,利潤=20鎊,因而利潤率=20%。 如果金跌價或漲價100%,那末,在前一個場合,同一個資本原來值100鎊,現在則值200鎊,利潤將具有40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前用20鎊來表現的利潤,現在要用40鎊來表現;在後一個場合,資本的價值降低156到50鎊,而利潤則表現為價值10鎊的產品。 但是在這兩個場合,200:40=50:10=100:20=20%。 可是,在所有這些場合,實際上資本價值並沒有發生量的變化,只是同一價值和同一剩餘價值的貨幣表現發生了量的變化。 因此,m/C即利潤率不會受到影響。 另一個場合是:價值發生了實際的量的變化,但在發生這種量的變化時,v和c的比率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在剩餘價值率不變時,投在勞動力上的資本(作為所推動的勞動力的指數的可變資本)和投在生產資料上的資本之間的比率保持不變。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我們的資本是C、nC還是C/n,比如說,不管是1000、2000還是500,在利潤率為20%時,利潤在第一個場合=200,在第二個場合=400,在第三個場合=100;但是200/1000=400/2000=100/500=20%。 這就是說,利潤率在這裡保持不變,已經假定不變了。 因為資本的構成沒有發生變化,沒有受到資本的量的變動的影響。 因此,在這裡,利潤量的增加或減少,只表示所使用的資本量的增加或減少。 可見,在第一個場合,所使用的資本只是表面上發生了量的變化;在第二個場合,所使用的資本實際上發生了量的變化,但是資本的有機構成,即它的可變部分和不變部分的比率沒有發生變化。 不過除了這兩個場合以外,或者所使用的資本量的變化,是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先行發生了價值變化的結果,因而是(在可變資本變化時剩餘價值本身並未同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相對量發生變化的結果,或者這種量的變化(例如在進行大規模的勞動,採用新機器等等的時候),是資本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的相對量發生變化的原因。 因此,在所有這些場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所使用的資本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利潤率的變化。 ————157 利潤率的提高總是這樣發生的:剩餘價值同它的生產費用即同全部預付資本相比,相對地或絶對地增加了,或者說,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之間的差額縮小了。 不以資本有機組成部分的變化或資本絶對量為轉移的利潤率波動,可以在下述情況下發生:預付資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還是以流動的形式存在——的價值提高或降低,是由於預付資本的再生產所必需的勞動時間的增加或減少,而這種增加或減少與現有的資本無關。 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已經消費掉了的除外。 因此,前面關於商品價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產的條件不變為前提的。 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或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 如果在改變了的條件下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在貨幣價值不變時,以前值100鎊的資本,現在則值200鎊或50鎊。 如果這種增值或貶值以同等程度影響資本的一切部分,利潤也就會相應地表現為加倍的或減半的貨幣額。 但是,如果它包含着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就是說,使可變資本部分對不變資本部分的比率提高或降低,那末,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就會隨着可變資本的相對提高而提高,隨着可變資本的相對降低而降低。 如果只是預付資本的貨幣價值(由於貨幣的價值變動)提高或降低,那末,剩餘價值的貨幣表現就會按相同的比例提高或降低。 利潤率則保持不變。 158 第八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別 第4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4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