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取決於各種條件,而這一切條件實質上不外就是,要使必要數量的原料能夠更迅速地、更有規則地、更有保證地不斷得到供應,而不致發生任何中斷。 這些條件越不具備,從而供應越沒有保證,越不規則,越緩慢,生產資本的潛在部分,即生產者手中等待加工的原料等等的儲備就必然越大。 現代庸俗經濟學中經典的存貨模型,沒有考慮到供應中斷的可能性。 以概率論的方式加上這種可能性可以得到一個改進的模型。 這些條件同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水平,因而同社會勞動的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成反比。 因此,這種形式的儲備也是這樣。 我們完全可以在這裡,依照現代庸俗經濟學慣用的數學模型的方法,建一個反映這種「反比」的模型。 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因此就比馬克思知道得更多,理論更先進。 這裡表現為儲備減少的現象(如萊勒所看到的),部分地說,只是商品資本形式的儲備即真正商品儲備的減少;因此,只是同一個儲備的形式變換。 例如,如果本國每天生產的煤炭量,從而煤炭生產的規模和能力很大,紡紗廠主用不着儲存大量煤炭,就可以保證他的生產連續進行。 煤炭的源源不斷的有保證的供應,使這種儲備成為不必要。 第二,一個過程的產品能夠以什麼樣的速度作為生產資料進入另一個過程,取決於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 在這方面,運費的低廉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從礦山不斷向紡紗廠運輸煤炭所需的費用,同利用較便宜的運輸為較長時期供應較大量煤炭所需的費用相比,也許是更貴的。 以上考察的這兩種情況,都發生在生產過程本身。 第三,信用制度的發展也有影響。 紡紗廠主在棉花、煤炭等等的儲備的更新上越不依賴于紗的直接出售,——信用制度越發展,這種直接依賴性就越小,——為保證既定規模的連續的棉紗生產不受棉紗出售上偶然情況的影響而需要的這種儲備的相對量,就可以越小。 第四,許多原料、半成品等等需要有較長的生產時間,農業提供的一切原料,尤其是這樣。 因此,要使生產過程不致中斷,就要在新產品還不能補償舊產品的整個時期,儲備一定量這樣的原料、半成品。 如果在產業資本家手中這種儲備減160少了,那不過表明,它在商人手中以商品儲備的形式增加了。 例如,運輸工具的發展,使存放在港口的進口棉花可以迅速從利物浦運到曼徹斯特,這樣,工廠主就可以根據需要以相對較小的規模更新它的棉花儲備。 不過,這時作為商品儲備存放在利物浦商人手中的棉花的數量就要相應地增大。 因此,這只是儲備的形式變換,而萊勒等人卻看不到這一點。 而就社會資本來考察,儲備形式的產品量,現在仍然和以前一樣多。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必須為比如說一年準備好的儲備量,會隨着運輸工具的發展而減少。 如果有大批輪船、帆船往來于英美之間,英國的棉花儲備更新的機會就會增多,因而必須在英國國內存放的棉花平均儲備量就會減少。 世界市場的發展,從而同種物品供應來源的增多,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物品會從不同國家和在不同時期一批一批地運來。 2、真正的商品儲備 我們已經知道,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商品成為產品的一般形式,而資本主義生產在廣度和深度上越是發展,情況就越是這樣。 因此,不管和以前的各種生產方式相比,還是和發展水平較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比,即使生產規模相同,產品中大得不可比擬的部分是作為商品存在的。 但是,任何商品,——從而任何商品資本,它只是商品,不過是作為資本價值存在形式的商品,——只要它不是從生產領域直接進入生產消費或個人消費,因而在這個間歇期間處在市場上,它就是商品儲備的要素。 因此,商品儲備本身(即產品的商品形式的獨立和固定),即使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也會隨着資本主義生產一同增大。 我們已經知道,這只是161儲備的形式變換,也就是說,在這一方面,儲備在商品形式上所以增大,是因為在那一方面,它在直接的生產儲備和消費儲備形式上減少了。 這只是儲備的社會形式的變化。 如果商品儲備同社會總產品相比,不僅它的相對量增大,而且它的絶對量也同時增大,那末,這是因為總產品的量隨着資本主義生產一同增大了。 隨着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生產的規模在越來越小的程度上取決於對產品的直接需求,而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單個資本家支配的資本量,取決於他的資本的價值增殖欲以及他的生產過程連續進行和不斷擴大的必要性。 因此,每一個特殊生產部門中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或尋找銷路的產品量,必然增大。 在較短或較長時期固定在商品資本形式上的資本量也增大。 因此,商品儲備也增大。 需求與供給的關係,不象現代庸俗經濟學所表現的那樣直接。 國內計劃經濟時代使用「產值」這個指標,是因為包產包銷。 後來,再使用這個指標就不合適了,因為沒有賣出的產品還沒有實現其價值。 但是,如果已經賣出去的產品仍然是以商品儲備的形式存在時,也不能算作實現了價值。 這一點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因此,將其誤算作已實現價值的指標體系也是不合適的。 第29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2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