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沒有提供多少新的東西;用於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經過加工的部分,由於有了後來的修訂稿,大部分也只好棄置不用。 ——第IV稿是第二卷第一篇和第二篇前幾章 的已經可以付印的修訂稿,這部分已經在適當的地方採用了。 這個手稿雖然比第II稿寫得早,但是,因為形式上比較完整,所以可以在本卷適當的地方很好地加以利用,只要把第II稿的一些內容補充進去就行了。 ——最後的這份手稿,是第二卷的唯一相當完整的修訂稿,稿上註明的日期是1870年。 下面馬上就要提到的供最後修訂時參考的筆記說得很清楚:「第二個修訂稿必須作為基礎。 」 1870年以後,又有一個間歇期間,這主要是由馬克思的病情造成的。 他照例是利用這類時間進行各種研究。 農學,美國的特別是俄國的土地關係,貨幣市場和銀行業,最後,還有自然科學,如地質學和生理學,特別是獨立的數學研究,成了這個時期的許多札7記本的內容。 1877年初,他感到健康已經恢復到可以進行原來的工作了。 1877年3月底,他從上述四份手稿中作出提示和筆記,並以此作為重新修訂第二卷的基礎。 這一卷的開頭部分用的是第V稿(對開紙56頁)。 這部分手稿包括開頭四章 ,還沒有怎麼加工。 一些要點是放在正文下面的註釋中來闡述的。 材料與其說經過精心挑選,還不如說只是蒐集在一起。 但是,這份手稿是對第一篇的最重要部分的最後的完整的論述。 ———根據這份手稿整理出一份可以付印的手稿的第一次嘗試,是第VI稿(寫於1877年10月以後和1878年7月以前);只有四開紙17頁,包括第一章 的大部分,第二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嘗試,是「1878年7月2日」寫成的第VII稿,它只有對開紙7頁。 看來,這時馬克思已經明白了,如果他的健康狀況不根本好轉,他就決不能完成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修訂工作,使之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 事實上,第V—VIII稿已經夠多地留下了他同折磨人的疾病進行頑強鬥爭的痕跡。 第一篇最難的部分在第V稿重新作了修訂;第一篇其餘的部分和整個第二篇(第十七章 除外)沒有什麼重大的理論上的困難;但是第三篇,即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在馬克思看來,非重寫不可。 因為第II稿在論述再生產時,起初沒有考慮到作為再生產媒介的貨幣流通,後來考慮到這種貨幣流通就要再論述一次。 原來的部分應當去掉,全篇應當改寫,以適應作者已經擴大的眼界。 這樣就產生了第VIII稿,這是一個只有四開紙70頁的筆記本;只要對照一下現在印成的第三篇(采自第II稿的插入部分除外),就可以知道,馬克思善於把多少東西壓縮到這個篇幅中去。 這個手稿也只是對問題的初步考察;它的首要課題,是確定並8且闡述那些對第II稿來說是新獲得的觀點,而對那些沒有新東西可說的論點,就不加考慮了。 與第三篇多少有關的第二篇第十七章 的重要部分,在這裡又作了修改和發揮。 邏輯的聯繫常常中斷;有些地方的論述不完整,特別是結尾部分的論述完全是片斷的。 但是,馬克思要說的話,在這裡以這種或那種方式都說了。 這就是第二卷的材料。 馬克思逝世前不久曾對他的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我根據這些材料「做出點什麼」來。 我在最有限的範圍內接受了這種委託;我儘可能把我的工作限制在單純選擇各種文稿方面。 因此,我總是把最後的文稿作為根據,並參照了以前的文稿。 只有第一篇和第三篇出現了實際的、不僅僅是技術性的困難;而這種困難也不小。 我總是設法完全根據作者的精神去解決這些困難。 恩格斯沒有完全接受馬克思的委託,從而將歷史的機遇留給了我們。 我們不僅可以根據《資本論》第二和第三卷的內容「做出點什麼」,而且應當結合歷史的新進展而做得更多,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本卷的引文,在用作事實例證的地方,或在每一個想探究問題的人都可以找到原文(例如亞·斯密著作的引文)的地方,大多數我都翻譯出來了。 只有第十章 不能這樣做,因為那裡要直接批判英文原文。 ——摘自第一卷的引文,都註明了第二版即馬克思生前付印的最後一版的頁碼。 第三卷可用的材料,除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最初的手稿,除了第III稿中前面提到的部 和一些隨手記入札記本的簡短筆記,只有上述1864年到1865年寫的那個對開紙的手稿,它經過和第二卷的第II稿大致同樣充分的加工,最後,還有一本1875年的手稿,是論述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係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用方程式)來說明的。 第三卷的付印準備工作正在迅速進行。 根據我現在的判斷,這一工作的困難主要只是技術性的,當然,某些極為重要的章 節 是例外。 9 在這裡,我要駁斥對馬克思的一種指責。 這種指責,最初只是個別人暗地裡進行的。 現在,在馬克思逝世以後,卻由德國講壇社會主義者—國家社會主義者及其信徒,當作不容置疑的事實加以宣揚,說什麼馬克思剽竊了洛貝爾圖斯。 關於這件事,我已經在另一個地方說了急需說的話,但只有在這裡,我才能提出有決定意義的證據。 據我所知,這種指責最初見于魯·邁耶爾《第四等級的解放鬥爭》第43頁: 「可以證明,馬克思從這些出版物中,汲取了他的批判的大部分。 」 第2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2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