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頭子康生之流的奉承者投毛澤東所好,宣稱一部黨史如果提其它領導人的貢獻,將會貶低毛澤東,並製造一個對立的中央。 這樣,黨史成了一部偉大領袖毛澤東與其它領導人接連不斷作鬥爭的編年史,一直到最後他一個一個地將所有人全部打倒。 15像過去的皇帝一樣,毛澤東是個家長、導師、甚至是神,不會做錯事。 他泰然自若地「指定」接班人,並護佑妻子上升到她不該佔據的高位上。 阿克頓(Acton)的名言「權力導致腐化,絶對的權力導致絶對的腐化」,即使在無產階級專政下也顯得完全正確! 毛澤東的政治作風,除了給他自己以絶對的控制外,還給各省和各地縣黨委書記樹立了榜樣;他們在各自的轄區裡像小家長和更小的家長一樣行事。 沒有他們的同意,什麼事也做不了,這樣就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了一個高度官僚化的特權階級(*官僚資產階級以及官僚資本主義的前身 DQ注)。 16 黨怎麼能讓所有這一切發生的呢?中國人自己很難找出一個適當的答案,但他們最終提出了兩種解釋。 第一種宣稱,在中國,像在其它共產主義國家一樣,革命政黨的領導人在奪取政權期間,被賦予了巨大的決定權和行動自由。 一當取得勝利,這種權力集中便有繼續下去的趨勢;而由於領袖人物顯然巨大的貢獻,他的追隨者們願意接受他的崇高地位。 他的地位最終成為制度化,得到了終生的領袖地位,並且將其它人的勞動成果算在他自己名下。 流傳更廣的官方解釋則探討中國過去的封建時代對所有人思想和行為造成的深刻影響。 官階和等級制度中高下之分以及家長作用的痕跡隨處可見。 農民和小生產者不習慣于掌握自己的命運,相反,依賴于作為「救星」的皇帝之仁慈;作為回報,他們向他表示忠誠和感激。 因此,由一個人掌握高度集中的權力有着強大的社會先例。 即使是中國共產黨本身也反映了這種封建影響,造成了無人敢批評家長的情形出現。 結果,集體領導和民主集中製成了一句空話:在集體領導中,有一個人比其它人「更平等」,而在民主集中制中,集中壓倒了民主。 17 這些解釋無疑都站得住腳,但它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因素:毛澤東牢牢控制了軍隊、秘密警察、安全系統、8341部隊、情報網絡和調查機關,這就使與他對抗成為完全不可能的事。 那些敢於批評他的人將冒身家性命之險。 總之,歷史學家同意,毛澤東作為一個革命家是極其成功的,但作為一個國家建設者卻令人失望地乖僻無常。 他在1957年以前的巨大成就對其它人來說是個靈感源泉,但所有人都應從他以後的嚴重錯誤中吸取教訓。 3.新的領導層和新的秩序 隨着評價毛澤東的微妙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及黨的錯誤得到承認,沉重的心理包袱被甩掉了。 新的權力結構使胡耀邦、鄧小平和趙紫陽牢牢地控制了黨、軍隊和政府,鞏固了他們為中國的未來設計的藍圖。 他們致力於一場現代化的革命。 為了消除任何誤解,胡耀邦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向全國強調了以下六點思想:18 1.我們全體黨員要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奮不顧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我們要善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推向前進。 (胡耀邦重申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3.我們要進一步健全黨的民主生活,嚴格黨的組織紀律......我們必須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凡屬重大問題,都必須經過黨委的集體討論,作出決定,不能個人說了算。 黨委的決定,所有成員都必須遵守。 各級黨委都要實行集體領導......講求質量,講求效率。 (為了加強黨內民主),任何黨員有權在黨的會議上批評黨內的任何個人甚至中央領導人,不受打擊。 (但任何黨員都不得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 4.我們要善於經常清除自己身上的灰塵,在執政條件下永保革命青春。 (胡耀邦非常坦率地承認)過去我們主要的錯誤是過火鬥爭,結果走向反面,導致人們既不願自我批評,也不敢開展批評。 我們要把這種不健康的風氣糾正過來。 5.我們要把更多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幹部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6.我們永遠要堅持國際主義,同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在同任何強國、富國的交往中,都一貫保持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而決不允許有任何卑躬屈節的思想行為。 我們決心同全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一道,為台灣真正回到祖國,徹底實現祖國統一的神聖大業而奮鬥。 顯然,毛澤東的政治工作作風和經濟發展方針將不被遵循:不再有什麼個人崇拜,不再壓制黨內會議上的發言自由,不再對批評領導人施加懲罰。 但是,全體幹部都將服從上級命令,開展經濟建設,不得陽奉陰違。 毛澤東的階級鬥爭思想、對知識分子和涉外合同的輕視,以及對有限私有企業的反對也都遭到了排斥。 社會主義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為了確保這場革命的成功,胡耀邦號召促進黨內團結和黨群團結,並積極開展經濟、文化、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國際交往,以建設一個「繁榮、富強、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將最終引導中國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 胡耀邦的講話和六中全會的公報和決議,是務實派取得勝利的圓滿體現。 根據團結、穩定、和解、務實、民主和切實發展經濟的精神,一個新秩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誕生了。 第2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2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