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1894-1895年)之後,制度性變革的主張吸引了不少學者,時事評論家、作家和官員。 其中,最為有名的是鄭觀應和何啟。 鄭觀應從前擔任過英國太古洋行(Butterfield and Swirc Company)買辦,後來從事著述,寫下了《盛世危言》;何啟則寫了幾本有關改革必要性的著作。 他們力倡採用諸如議會和君主立憲制之類的外国制度。 人們普遍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一部分原因是傳教士的影響。 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許多比較開明的英美新教傳教士開始認為,他們的工作應當「世俗化」,由宗教宣傳擴展到對西方知識和文化的介紹。 以前的重點一直是「把異教徒從地獄的苦難中解救出來」,而現在的問題則是要「把異教徒從現世苦難的地獄中解救出來」。 1他們設立學校、發表公開演講、開辦圖書館和博物館,並出版報紙和雜誌 這最後一項是外國人的特權,中國人不能辦報刊。 1875到1907年間(1883-1889年除外),林樂知(Young J.Allen)在上海創辦著名的《萬國公報》月刊,主要「推廣普及有關地理、歷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學,藝術、工業和西方諸國概論的知識」。 到1889年,約有16,000名中國人曾在教會學校讀書。 隨着1887年廣學會在上海成立,傳教士更易於接觸到中國的廣大讀者和上流社會。 學會所熱衷的諸多活動,是通過翻譯來推進改革事項、發表時事評論、公開演講,以及與士人及官員進行討論來介紹西方文明。 學會的主要成員如英國人韋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和美國人林樂知、丁韙良都熟諳漢語。 特別是李提摩太(1845-1919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制度性變革的事業。 自1891年以來,他擔任學會的秘書和1895年學會在北京的代表,發表了《時事新論》,寫下了關於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著作,並翻譯馬懇西(Robert Mackenzie)的《泰西新史攬要》(The Nineteen Century:A History)一書。 傳教士的努力擴大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境界,令他們對外國人產生一種新的尊敬。 不僅重要的政治家如恭親王奕欣、翁同龢和李鴻章多次拜訪李提摩太,激進的改革者如康有為、梁啟超也是如此。 實際上,康的很多改革思想即來自于傳教士。 22.保守的改革者:翁同龢和張之洞 提倡保守改革的帝師翁同龢(1830-1904年)是北京的強勢人物,中日甲午戰爭後,他和張之洞 一個在北京,另一個在地方 取代李鴻章成為現代化的領導者。 他們的家世和教育背景極其相似:翁是一位內閣大學士的兒子,1856年殿試中了狀元,之後擔任同治皇帝的師傅,並負責給兩位皇太后講讀古籍和史書。 1876年,他被任命為年幼的光緒皇帝的師傅,任職達二十年之久,與皇帝建立起了親密的關係;擔任這樣有利的職務,使他可以影響皇帝,並能和慈禧太后保持良好的關係。 翁作為一個傳統的學者,深深地為急劇衰落的清王朝面臨瓜分危機擔憂,並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不改革就無以為繼。 他也是一個極為機敏的宮廷政治家,看到了透過改革,可以從李鴻章和張之洞手中奪取現代化領導權的機會。 他知道,要成就此事,皇帝和皇太后兩方的支持是絶對必需的。 因此,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力圖贏得他們的支持,並確保自己在運動中的領導地位。 翁小心謹慎地推動着一場有限的行政改革。 他是一位極自豪的儒家學者,也是一位極為精明的政治家,不認為改革應更加深入。 1889年,皇帝親政,太后正式退居頤和園,翁向他們呈交了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的抄本來深化保守性改革的思想,但他申明,中國的道德準則和倫理教化,仍然必須作為國家根基,其所需的是西方知識的補充,而絶不是被西方知識取代。 皇帝受到改革的思想所吸引,1889年開始閲讀西方譯著,1891年向兩位既是同文館的畢業生,也是丁韙良的學生學習英語。 翁的對手張之洞也是一位溫和的改革家、優秀的學者。 1852年,他取得直隷鄉試的第一名,1863年殿試中了探花。 由於他在中國文化和傳統道德方面有高深的造詣,一位傳教士將他描述為「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 對他來說,「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中國,沒有人比得上中國人,也沒有宗教比得上儒家。 」3雖然他創辦了許多的現代化事業,但他從不提倡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張之洞採用了外國的裝置和器械,4他認為這些東西使西方國家富強。 但實際上,他的做法仍然是強化原有的體制,而不是為了進步。 他認為,一些行政改革對於提高效率是必要的,但基本的舊秩序不應改動。 張之洞想通過復興儒家、通過教育和工業,以及通過採用西方科學技術和技能來輓救中國。 1898年,他發表了名著《勸學篇》,使國人深刻意識到「五知」的重要性:(1)知恥,知道落後於日本、土耳其、暹羅和古巴的恥辱;(2)知懼,知道越南、緬甸、朝鮮、埃及和波蘭的可怕命運;(3)知變,不變其習,不能變法;(4)知要,知道中學和西學的要點 前者是實用的而不是考古的研究,而後者是政治體制而不是技術;(5)知本,在海外不忘國,見異俗不忘親,多智巧不忘聖。 前兩點強調外國入侵的危險,隨後兩點是改革的方法,最後一點是傳統道德的重要性。 本質上,他的要旨仍是再次肯定中國道德傳統的優越性,並且利用西方的科技來完善而不是取代這種道德傳統。 第1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