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皇家薩克遜號」船,由提督關天培率領的中國水師與英國戰艦在穿鼻洋發生了交戰。 二十九艘中國師船中有一艘當即被擊成碎片,三艘被擊沉,還有幾艘受重創。 戰爭爆發了,雖然中國方面沒有正式宣戰,但印度政府在1840年1月31日以英國女王陛下的名義發佈了一道宣戰令。 1839年12月6日,與英國人的貿易被「永久」中斷了,但一些大膽的英國商人仍設法懸掛美國國旗繼續經商。 許多美國商號已出具了甘結;旗昌洋行的福布斯(Robert Forbes)宣稱「我可不是為了我的健康或享樂來中國的......只要我能賣出一碼貨物或買進一磅茶葉,我就要忠於職守......我們美國佬可沒有女王來擔保我們的損失。 」22一直到1840年6月,當英國增援部隊開來重起戰釁時,美國人才離開廣州前往澳門。 5.鴉片戰爭 英國遠征軍由海軍少將懿律(George Elliott)統率前來,這支軍隊包含配備540門火炮的16艘軍艦、4艘蒸汽戰船、27艘運輸船、1艘運兵船和4,000名士兵。 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是一個捍衛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糾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未來開放的必要行動。 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戰爭則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 懿律被任命為首席委員、代表和全權公使,堂弟義律則被任命為副帥。 英國給他們的訓令要求是:(1)對非法拘禁英國商務監督及英國臣民予以全面賠償;(2)歸還收繳的鴉片或予以適當的賠償;(3)賠償加諸英國監督及臣民的凌辱和褻瀆,並保證其未來的安全;(4)割讓一個或數個島嶼;(5)廢除壟斷性的廣州貿易制度及還清行商的欠款。 巴麥尊還命令遠征軍;封鎖中國所有的重要港口,以向中國人顯示英國的力量;要求獲得軍費賠償;佔領舟山直到賠款全部付清;要求中國政府在白河給予答覆,當然談判可在其它地方進行。 懿律還受命在廈門、寧波或白河將一封巴麥尊的信函交給中國官員,以便轉呈給中國朝廷。 5.1第一階段這場戰爭本身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懿律抵達中國持續到1841年1月《穿鼻草約》的締結。 林則徐預料到英國人會進攻廣州,於是調集了一支約有60艘師船的「水師」,以200多門新購買的洋炮鞏固了虎門炮台,並用巨型鐵索攔截了江面。 但英國人卻沒有進攻廣州,他們僅僅是封鎖口岸便向北進發。 7月2日,懿律和義律試圖在廈門把巴麥尊信函送交給中國官員,信使打着白旗卻遭到射擊,中國人顯然不懂打白旗的意思。 他們繼續北上,7月5日佔領了舟山群島上的定海。 7月10日,他們在寧波也無法投送信件,於是封鎖了該城,然後繼續北駛。 8月29日抵達了白河,在那裡,直隷總督琦善收下了那封信。 到此時為止,皇帝一直完全信任林則徐,他曾鼓勵林則徐說「朕不慮卿等孟浪,但戒卿等不可畏葸」。 在舟山失陷和從寧波到吳淞口之間諸口岸被封鎖之後,各省大員開始批評林則徐,滿族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穆彰阿也非難林則徐的強硬政策。 皇帝對林則徐的信心動搖了,而當英國人進抵天津附近的白河從而直接威脅到北京的安全時,他對林則徐的信任便崩潰了。 皇帝指責林則徐未能堵塞鴉片之弊卻又節外生枝,嚴厲申飭林則徐:「外而斷絶(鴉片)通商,並未斷絶;內而查拿犯法(走私犯),亦不能淨。 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思之曷勝憤懣!看汝以何詞對朕也」林則徐上呈一份奏章稱,中國造船鑄炮,至多不過關稅銀的十分之一,即不難肅清夷患;對此皇帝批註:「一片胡言」。 由於巴麥尊信函中的抱怨提及林則徐在廣州的舉動,並要求「從皇帝處獲得賠償和伸冤」,皇帝誤以為只需為彼等的冤情昭雪即可平息事態,他於是授權琦善在天津接待懿律和義律,摸清楚他們究竟要些什麼。 琦善是一位狡猾的政客,也是一名詭計多端的外交家,他很清楚北京宮廷暗地裡對英國海軍顯示出的實力頗為焦慮。 身為京城所在之直隷省的總督,他負責拱衛北京,但卻無防禦的手段。 中國的槍炮陳舊落後,那些佈置在山海關的大炮還是從明朝繼承而來的;相反,英國人卻擁有堅船利炮。 由於武器裝備上的懸殊,也由於那些稱長江及沿海地區已全被封鎖的沮喪消息,琦善斷定,不僅開戰毫無道理,而且還必須籠絡住這些夷人。 鑒於英國人抱怨林則徐在廣州舉止失措,琦善猶如抓住救命稻草似地認定,英國人或許並非是北上作戰,而僅僅是為伸冤昭雪而來。 在他想來,局勢無非是義律與林則徐之間的一場官司,等候皇上的裁決。 基于這種判斷,琦善友善地接待了義律,並大施恭維之術告訴義律,皇帝已獲悉了英國人的冤情,已派出一名大員赴廣州勘查;英國人最好返回南方,在那裡將可確定糾紛的真相併舉行談判。 受談判及解決之前景的鼓勵,懿律和義律于9月15日離開了白河,這樣,琦善就兵不血刃地將敵人從華北打發走了。 23皇帝對琦善的外交手腕大為讚賞,遂委命他為欽差大臣,而林則徐則被很不體面地撤職,並發配至新疆伊犁。 第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