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彈葯被雨水浸濕,滑膛槍淋得無法使用,射擊逐漸減弱。 幸虧天色已晚,雨下得越來越大,伸手不見五指,兩軍自動停戰。 法軍方面因為沒有工事的掩護,傷亡損失更大一些。 雖然憑着人數上的優勢,明日還有力量組織新的一輪攻擊,但也承受不起更大的消耗。 8點多鐘,法軍派人到前沿喊話,建議英方過營談判。 華盛頓起初斷然拒絶談判,但看到陣亡者的遺體和大量的傷員,率領全軍突出重圍已不可能,再戰下去,力量的對比太懸殊,結果可能是全軍覆沒、堡壘失陷。 經過再三商議,英方派出通曉法語的范·佈雷姆等三人與法軍交涉。 雙方幾經討價還價,法軍表示讓步,于午夜達成一項體面的「投降協定」,雙方指揮官在上面簽字生效。 這個「投降協定」,是兩軍現存實力和處境的較量結果。 內容包括:法方允許英方全體人員體面地撤回居民區,法軍和印第安人不加干擾;可以按照軍禮體面離開碉堡,不必繳械,同意帶走財物和軍需物資,9門大炮除外,應予炸燬;允許把帶不走的財物存放在某個秘密地點,並派人看守,以後可派馬匹運走;英方保證一年內不再企圖在法國國王的土地上修築任何建築物;英方必須留下兩名上尉軍官作人質,直至英方把上次俘虜去的21名法軍人員釋放為止。 第二天上午10點鐘,華盛頓安排范·佈雷姆上尉和斯托波上尉留下充當人質。 為了保持大英帝國的體面,不能讓上尉軍銜的人質太寒磣,華盛頓從私人行囊中找出一件精緻的絨面料鑲銀邊的外套,和一件高級大紅色背心,作價13英鎊賣給范·佈雷姆穿在身上。 然後,按照協定,華盛頓率領殘部撤出困苦堡。 在他們的詞典裡,他們是戰敗者,但不是變節者。 為形勢所迫停止了抵抗、免除了無謂的犧牲,但保全了士兵的生命,也就保存了有生力量,何況並未放下武器。 華盛頓要求部下換上乾淨的軍裝,舉着軍旗,扛着槍支,攙扶着受傷的弟兄,默默地操齊步走出彈痕纍纍的碉堡。 這次的失敗,從反面給他上了極其重要的一課,使他學會了正確對待挫折。 後來在獨立戰爭初期屢戰屢敗的困境中,他毫不灰心失望,屢敗屢戰,直至革命勝利。 關於困苦堡之役,英法兩國官方發佈的戰果統計,差異之懸殊着實令人十分吃驚。 法方宣佈:擊斃擊傷英軍一百餘名;至於己方的傷亡,法軍及印第安人中,僅陣亡2人、傷17人。 英方則根據華盛頓向總督送的報告稱:我方陣亡 27人,傷 70人。 敵方的死傷數字不詳,但據敵軍中一些荷蘭人向我方某位同鄉透露,傷亡總數超過 300人。 當夜法軍一直忙於掩埋屍體,次晨還未埋完,足證其可信云云。 而弗吉尼亞的報紙又在此基礎上加以誇張,稱打死打傷敵人900名。 3遠征軍覆滅從1753年10月奉命出使俄亥俄,到1754年7月困苦堡戰敗撤回,華盛頓有10個月都處在高度緊張的鬥爭中,人已是心力交瘁。 尤其這年11月,英國政府頒佈了一個新條例,規定:英王及英王在北美的總司令所委任的軍官,其地位應在殖民地總督所委任的軍官之上。 地方部隊的軍官在和英王委任的軍官一起共事時,不以軍階論高低。 英政府美其名曰「消除正規軍與地方部隊之間在指揮權上的矛盾。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帶有明顯歧視性質的政策。 在弗吉尼亞,民團撤消了團級建制,分散為連隊活動。 取消高於上尉銜的軍職,民團連隊均由正規軍的上尉連長指揮。 這項政策的出台,嚴重地損害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的尊嚴和他們對母國依戀之情,引得各州軍界一片嘩然。 華盛頓本是血性男兒,他的自尊心和事業心極強,決不甘心屈居于「中央軍」胯下過窩囊日子。 一怒之下辭去軍職,返回自己的弗農山莊,過起隱居生活來。 正當華盛頓在鄉下離群索居、埋頭經營莊稼、不問朝政的日子裡,萬萬想不到他的大名卻再次引起大西洋兩岸的關注,成為國際矚目的新聞人物。 本來兩個回合的大草原之戰,英法兩家各勝一局,打成1比1,但是雙方不願握手言和,蓄意擴大勢態,再挑爭端。 由於政治的需要,英國輿論界不以勝敗論英雄,把個華盛頓大大地吹捧了一番。 他的私人信件刊登在《倫敦雜誌》上。 他率領40名勇士奇襲于蒙維爾營地、全殲敵軍的特寫,上了倫敦《紳士雜誌》。 有家報紙在評論中說:「我們勇敢的軍人依然活着回來,繼續為他們的國王和祖國效勞。 」他的英雄偉績轟動了上層社會,連英國國王也興高采烈地談論華盛頓。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法國也把華盛頓大加宣傳,不過角度有所不同,力圖把英國刻畫成陰險狡猾的侵略者。 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法國報刊,發表了部分華盛頓失落在困苦堡的私人日記。 着重渲染了華盛頓偽裝使者刺探軍情、收買挑撥印第安人、企圖侵佔法國的俄亥俄地區云云。 於是,在英、法對罵聲中,華盛頓倒成了雙方公認的英雄。 1755年春,局勢又發生了變化,好似上帝刻意安排,他的隱居生活該結束了。 英國政府最高決策層鑒於英軍在困苦堡的失利,大片殖民地有落入法國手中的危險,便把注意力轉到北美。 經過一番周密的謀劃,決定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徹底打垮老對手法國在北美的軍事力量,以保障日不落帝國的霸主地位。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動用了最精鋭的作戰部隊,組成赴北美遠征軍。 統帥這支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是 60歲的宿將愛德華·佈雷多克少將。 具體作戰目標,是收復被法軍搶佔去的俄亥俄河交匯岔口的「迪凱納堡」。 第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華盛頓傳》
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