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內容豐富,充滿個人內心世界的情感體驗,其中也折射出當時的社會道德風尚。 他的十四行詩,留給後人許多疑問,如「W·H先生」是誰?「黑膚女郎」又是誰?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欣賞莎士比亞「甜蜜」的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主要涉及三個人物:詩人,「年輕朋友」和「黑膚女郎」。 154首詩大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第1首至第126首,是獻給他的「年輕朋友」的;第二部分從第 127首到第 152首是獻給一位「黑膚女郎」的。 最後兩首詩是對古希臘兩首詩的意譯。 青春、友誼和愛情是整部十四行詩集的主旋律。 莎士比亞的第 105首十四行詩,可以作為我們理解全部十四行詩思想的一把鑰匙。 別把我的愛喚作偶像崇拜,也別把我愛人看成一座偶像,儘管我所有的歌和讚美都用來獻給一個人,講一件事情,不改樣。 我愛人今天有情,明天也忠實,在一種奇妙的優美中永不變心;所以,我的只歌頌忠貞的詩辭,就排除駁雜,單表達一件事情。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題,真,善,美,當代成不同的辭章;我的創造力就用在這種變化裡,三題合一,產生瑰麗的景象。 真,善,美,過去是各不相關,現在呢,三位同座,真是空前。 如果說從十四行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情感世界,那麼這個世界是一個真、善、美統一的世界。 這時的莎士比亞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對人生,對社會充滿美好期望,對人文主義理想深信不疑。 他對世界的看法是理想化的。 研究者們常常對詩中的年輕朋友是男性還是女性提出疑問,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也許莎士比亞正希望給後人留下一種模棱兩可的感覺。 他想要熱情讚美和執着追求的是一種「至真至純的感情」,一種真、善、美相統一的感情,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要求如此。 讓我們走進莎士比亞複雜的情感世界裡,去和他一起體味愛的歡樂與苦惱。 詩集的第一部分,第 1—17首,是詩人苦口婆心地勸朋友趕快結婚生子。 由於美和青春總是易逝的,留下後代,可以使美和青春延續下去。 這是十四行詩集中獨立的一個部分。 詩人對年輕朋友的感情是強烈而深厚的,詩人把這種感情看得高於一切:我偶爾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懷頓時像破曉的雲雀從陰鬱的大地衝上了天門,歌唱起讚美詩來;我記着你的甜愛,就是珍寶,教我不屑把處境跟帝王對調。 第29首當年輕的朋友奪去了詩人的情人時,詩人痛苦不已,但對朋友的愛,使他無法把恨施加于朋友身上,他無奈地說:雖然你把我僅有的一切都搶走了,我還是饒恕你的,溫良的盜賊;不過,愛懂得,愛的缺德比恨的公開的損害要使人痛苦幾倍。 第40首詩人對朋友的感情是情不自禁的。 無論朋友對他如何,他總是滿腔熱情地付出他的真情毫無保留。 他渴望用自己飽蘸感情的詩句使年輕的朋友在詩中不朽。 詩人堅信:儘管時光和外貌要使愛凋零,真正的愛永遠有初戀的熱情。 第108首在第 116首詩裡,詩人大聲宣稱:忠貞不渝的愛,能夠征服易逝的光陰。 不呵!愛是永遠固定的標誌,它正視風暴,決不被風暴震撼;愛是一顆星,它引導迷途的船隻,其高度可測,其價值卻無可計算。 愛不是時間的玩偶,雖然紅顏到頭來總不被時間的鐮刀遺漏;愛決不跟隨短促的韶光改變,就到滅亡的邊緣,也不低頭。 對友情無限忠誠的詩人,對愛情也是如此。 詩人追求的是一種互相忠誠,毫無保留的愛情,他對黑膚女郎的感情確實達到了這一步,可惜他遇到的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他的痴情不但沒有愛的回報,反而給他帶來無限的痛苦與煩惱,即便是如此,詩人也不後悔,愛得真,愛得痴。 詩人清楚地知道他的情人並不是什麼眾人眼中的美女,而只是個「黑膚」女郎,然而他又情不能自已:說實話,我並不用我的眼睛來愛你,我眼見千差萬錯在你的身上;我的心卻愛着眼睛輕視的東西,我的心溺愛你,不睬見到的景象。 ……可是,我的五智或五官都不能說服我這顆痴心不來侍奉你,我的心不再支配我這個人影,甘願做侍奉你驕傲的心的奴隷。 第141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歌寶庫中一顆璀璨的寶石。 在這些十四行詩中,詩人構建了一個真善美和愛的世界。 多彩的詞彙,精煉的語言,新鮮的比喻,豐富的哲理,和諧的音調,這一切都吸引着無數的讀者進入他的詩化世界。 4喜劇藝術的天才莎士比亞早期創作了九部喜劇。 這些喜劇的基本主題是歌頌真摯的愛情和忠誠的友誼。 莎士比亞的喜劇充滿浪漫的情節,具有強烈的抒情氣氛,所以他的喜劇被稱為「浪漫喜劇」或「抒情喜劇」。 愛情並不是文學的惟一主題,但對莎士比亞而言,愛情卻是他一生創作的主題。 在中世紀,基督教禁慾主義思想和封建觀念占絶對統治地位,人的許多正常的慾望都受到壓抑。 教會宣揚人生來就有所謂「原罪」,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贖罪,只有儘量禁絶一切慾望,靈魂才有可能得救,人死後靈魂才能進入天堂。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們徹底打破了這種思想束縛,他們宣揚人是這個世界的真正主人,人是高貴和尊嚴的,人有權利追求幸福,享受現實生活的快樂。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莎士比亞傳》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