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二十一20~24「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嗎?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這殿宇必被全部拆毀,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 」《馬太福音》二十四1~2;《馬可福音》十三1~2「當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進行毀壞的可憎者』站在聖地的時候……住在猶太的應逃到山上,在房頂上的不要下來取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服……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這是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未曾有過的災難,以後也不會再有。 」《馬太福音》二十四15~21;《馬可福音》十三14~19因此,耶穌為耶路撒冷的悲慘前景而放聲哀哭,他說:「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圍困你,並要毀滅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路加福音》十九43~44耶穌認為避免這場大災難的惟一辦法就是天國運動,所以當有人告訴他羅馬總督彼拉多鎮壓加利利人並把他們的血攙在祭物中的時侯,他就明確地指出:①「你們如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路加福音》十三1,3然而,猶太人拒絶了耶穌。 到公元66—70年,耶穌的預言就絲毫不爽地應驗了。 公元66年爆發了猶太戰爭,這是猶太人反對羅馬佔領的一次大規模民族起義。 戰爭一開始,以約翰John of Gischa-la為首的奮鋭黨人率領全體愛國的猶太人消滅了駐耶路撒冷的羅馬佔領軍,並擊退了由敘利亞開來的羅 ① 此事無其他資料可資佐證。 馬援軍,取得了局部勝利。 但是,沒過多久,羅馬政府派大將提多Titus率領強大的羅馬軍隊大舉反攻,猶太起義軍雖然奮勇抵抗,終因強弱懸殊,被羅馬人擊潰。 羅馬人攻破耶路撒冷,起義軍退守聖殿,最後全部犧牲。 猶太戰爭開始時,奮鋭黨的領袖們也估計到了這場戰爭的艱巨,因此在死海西岸的馬撒達要塞Masada儲存了大批糧食,準備長期抵抗。 馬撒達要塞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中葉的瑪加伯戰爭時期,位於一座孤立的小山上,高出平地約240米,四面是深谷絶壁,無路可通。 山頂有平地、水源,可以耕種自給。 耶路撒冷失陷後,一支約1000人的起義軍退守馬撒達要塞,使七個營的羅馬大軍束手無策達三年之久。 最後,羅馬軍隊在要塞西面另一個山頭上修築了一個寬大的斜坡,利用斜坡使戰車衝上馬撒達要塞的山頭。 當羅馬人攻上山頂時,卻發現猶太起義軍已經全部壯烈自殺,無一人投降。 猶太戰爭的結局應驗了耶穌關於大災難的預言。 羅馬軍隊攻入耶路撒冷後,進行了瘋狂的屠殺與破壞,城牆和聖殿全部被毀,果然「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 7受難陰謀與叛賣接連幾天,耶穌對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的抨擊與揭露,使他們在群眾中的威信大大下降。 這些氣極敗壞的撒都該人和法利賽人恨不得立刻下手把耶穌置於死地,但他們知道支持耶穌的人很多,如果公開逮捕耶穌,不但毫無理由,而且肯定會引起騷亂,這是羅馬當局絶對不能容許的;可是再過幾天就是踰越節,如果不儘快除掉耶穌,誰知道他又會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呢;何況奮鋭黨人、匕首黨人已經雲集耶路撒冷,擁護耶穌作王的風聲一天緊似一天,政治局勢表面上雖然還算平靜,但人心已經浮動了。 大祭司該亞法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來商討對策,並把他的岳父、前任大祭司亞那也請來參加會議。 亞那是個詭計多端的政客,深知「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道理,他向參加會議的人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局勢,指出如果不立即除掉耶穌,就很難保證踰越節的正常秩序,因此,他建議用突然襲擊的辦法暗暗地逮捕耶穌,然後迅速迫使彼拉多以謀反罪將他處死。 亞那的建議被會議採納了。 於是,大祭司該亞法派出了幾名精幹的人到耶穌周圍去見機行事,務必在耶穌的親信門徒中找到一個可以利用的人。 十二門徒中的加略人猶大原是一個激進的猶太民族主義者,他跟從耶穌的動機是相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歷來期望的彌賽亞。 但是,在「增餅奇蹟」以後,耶穌拒絶了奮鋭黨人擁立他作王的要求,猶大的心情就一直處于矛盾之中;他崇拜耶穌,也擁護耶穌的天國運動,但他始終擺脫不開傳統的彌賽亞觀念,他想離開耶穌,可是又下不了決心。 後來,耶穌再三明確地向他們指出自己不是傳統的彌賽亞,而是擔當世人罪債的「受苦的彌賽亞」,猶大的心情就越來越矛盾了。 在來耶路撒冷的路上,雅各、約翰曾公開地向耶穌提出要求耶穌作王以後要分別坐在他的左右,雖然耶穌為此事責備了他們,但這種赤裸裸的權力要求在猶大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耶穌進耶路撒冷時的盛況和潔淨聖殿時表現出來的權威使猶大振奮不已,他確信耶穌這一次肯定能夠在政治上取得成功,自己也一定能夠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進城以後,猶大接連遇到了些過去的朋友,他們都是匕首黨人,都想擁護耶穌作猶太王,他們委託猶大去瞭解耶穌的態度。 於是猶大和耶穌進行了幾次單獨的談話,向耶穌轉達了匕首黨人的動向與要求。 耶穌嚴詞拒絶了匕首黨人的建議,並指出他們的做法將把猶太民族引向毀滅,希望他們切勿輕舉妄動。 第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約蘇傳》
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