踰越節是猶太人最大的節日,是紀念摩西帶領古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民族解放日。 每到踰越節,猶太人都要攜家帶口到耶路撒冷來守節,家長要到聖殿獻祭,然後把祭肉領下來到家屬們等待的院子裡去,一家人都束上腰,拿着杖,站在一起,把祭肉和無酵餅一起吃掉,重現當年古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情景,藉以保持本民族的傳統。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禮儀是複雜的,但給孩子們的印象卻是深刻的。 來守節的人們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外院裡一邊等候依次獻祭,一邊尋找不 ① 《聖經》中沒有這段記述,只有《路加福音》第二章 第42節 提到耶穌12歲時去耶路撒冷的事。 常見面的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交談。 稚氣未脫的耶穌在人群中穿來穿去地尋找自己的朋友,特別是表哥約翰。 他找來找去,沒有找到約翰一家,卻無意中走進了猶太人的會議廳,看見一群經學家和法利賽人正在那裡討論《摩西律法》。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一個一個地解答人們提出的問題。 耶穌站在旁邊靜靜地聽了一會,忍不住也提了一個問題。 那位老者慈祥地看了看他,就很耐心地作了回答。 但耶穌覺得他解答得不夠完滿,不禁又問了一句。 那老者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提出了如此深刻的問題,不禁十分注意地端詳耶穌,見耶穌生得眉清目秀,稚氣的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示出了超人的聰慧。 老者既驚奇又高興,就問耶穌說:「你叫什麼名字?」「我叫耶穌。 」耶穌回答說。 「耶穌”這個名字的希伯來原文的意思是「上帝施救」,當初繼摩西之後帶領古以色列人佔領迦南全地的約書亞就是這個名字「耶穌」與「約書亞」的希伯來文是同一個詞。 老者聽了,不由得心中一動:「難道他就是我們日夜盼望的彌賽亞嗎!」「你多大了?屬哪個支派?從哪裡來?」“我十二歲,屬猶大支派,從拿撒勒來。 」 耶穌簡潔地回答。 耶穌所提出的問題大大地激起了老者的興趣,他就和藹地對耶穌說:「孩子,你提出了一個很有普遍意義的問題,正是我們要進一步深入討論的。 你和我們一起討論吧!」在座的人都很喜歡耶穌的聰明好學,於是耶穌也積極地參加討論,一會兒提出問題,一會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大家雖然覺得耶穌的見解不免帶有較濃的稚氣,但卻充分表現出淳樸天真的赤子之心,有時讓人發笑,有時又使人深思。 對於別人的看法,耶穌並不完全同意,可是又不能充分論證自己的主張以說服別人,於是暗自下定決心回家後一定努力學習,充實自己。 看看天色已晚,那位白髮老者宣佈明天繼續討論。 人們都散去了。 耶穌吃了些隨身帶的乾糧,就在廊下睡着了。 第二天,第三天,耶穌接連參加了他們的討論會。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猶太人會議廳裡參加討論的第二天清早,約瑟和瑪利亞隨着由加利利來守節 的鄉親們動身回家去,他們以為耶穌和他的小伙伴們在一起也跟着動身了。 到了天晚宿營時,孩子們都回到自己父母身邊,約瑟和瑪利亞卻遲遲不見耶穌的影子。 他們只好分頭去詢問同行的人,大家都說沒有看見那孩子,連小朋友們都說耶穌已經有兩天沒有和他們在一起玩了。 約瑟和瑪利亞又是擔心又是難過,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就趕緊沿著原路回耶路撒冷去,一邊走一邊尋找,直到下午才趕到聖殿。 有人告訴他們說有一個聰明過人的孩子正在猶太人會議廳裡和經學家、法利賽人一起討論《摩西律法》。 約瑟和瑪利亞便趕緊到會議廳去,只見耶穌果然在那裡一邊聽一邊問。 瑪利亞不顧一切地跑上前去拉起耶穌的手說:「孩子,可找到你了!把我們急壞了。 你為什麼不和我們一道回家呢?」耶穌雖然很願意留下來繼續聆聽長輩學者們的討論,但看見母親的眼睛紅紅的,憔悴了許多的父親雖然一言不發,但臉上也充滿了焦急的神色,就只好很有禮貌地向在座的人們告別,順從地跟着約瑟和瑪利亞走出聖殿回拿撒勒去。 約公元8年,加利利人猶大帶領一批猶太愛國者偷襲了希律·安提帕的駐地提庇利亞,搶奪了武器與給養,以拿撒勒西北約 5公里的賽福裡Sepphoris為大本營發動了一次民族起義。 起義軍很快發展到一萬餘人,可惜,他們畢竟是沒有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無法抵擋羅馬大軍的攻勢。 羅馬軍隊焚燬了賽福裡城,將大約2000名被俘的起義軍釘死在十字架上。 當天夜裡,拿撒勒人聚集在山頭上遠望火光熊熊的賽福裡城以及火光中隱約可見的十字架群,默默地流下了痛苦的眼淚。 這樁悲慘事件可能在耶穌的心靈上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創傷。 4耶穌受洗看哪,上帝的羔羊!《約翰福音》~29公元27年,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在加利利的猶太人中間傳開了——約旦河下游出現了一位先知在那裡給人們行悔改的洗禮。 這信息傳到了拿撒勒。 耶穌斷定這位行悔改洗禮的先知肯定是表哥約翰。 這時耶穌已經三十多歲了,父親約瑟已經去世,他考慮再三,決定前去參加這個由約翰發起的悔改運動與那些志同道合願意為此理想有所作為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奮鬥。 於是,他辭別了母親動身去找約翰。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約蘇傳》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