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祖看來,因果定律是貫通三世的。 他一再告誡弟子們:人,除了擁有當今的現世,還擁有過去的無量數世,以及未來的無量數世。 現前的一生,如果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貫穿起來,其短促渺小恐怕還不及石火的光影。 因而他狂熱地宣揚,善惡因果勢必貫通三世受報。 今生的行善與作惡,未必即生應報;今生的苦樂甜酸,未必是即生的因果;今生的境遇,乃是由於往世業力的果報;今生的所行所為,尚待後世感報。 所謂「要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問來世界,今生作者是」。 佛祖當年不遺餘力宣講的因果論,並不是一般人所誤解的宿命論。 須知,那宿命論乃是教人聽天由命,無所作為。 而因果定律則是啟迪人們憑後天的努力行善,來改善先天的業因,希求來世的福業,做自己三世命運的主宰者。 ① 見《金剛經》。 此道,聽來簡單,說來並不簡單。 眾所周知,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神的主宰,然而佛教卻堅信眾生是世界的創造者,眾生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所謂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 回顧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周游印度列國所辛苦宣揚的信仰,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像科學而又非科學……就是這麼個非同凡響的宗教。 好心好報,噁心惡果。 無疑是在諄諄規勸世人積德行善,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如果人人如此,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免了損人利己,免了口是心非,免了爾虞我詐,免了你爭他奪。 不僅今生安寧,來世果報也能如意。 世界永久安詳,永久和平。 後來,釋迦牟尼離開了眾弟子,獨自一人來到鹿野苑的一棵菩提樹下。 這個地方,位於古印度的波羅奈斯國的西北部,這兒是個風光絶佳的世外桃源,人間幻境,四下里一片萬木競秀的樹林,裡面間雜着輕盈細巧的翠竹。 清澈的小溪,從林間潺潺流過,迂迴在長藤密林之間,泠泠作響,清冷悅耳。 置身于其間,飄飄欲仙,無所寄託。 確實是一個可以采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的仙境。 釋迦牟尼靜靜地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心中默發大誓願:“不悟到無上正覺,不離此座,寧可就地而死! 其實,這位即獲正覺的太子在沉思中與天地同氣,與日月共息。 他看到了自己久遠的過去,也悟明了自己久遠的未來。 一切生死往來的歷史軌跡,一切輪迴的因緣牽連,森羅萬象…… 他全都瞭如指掌。 他微垂眼帘,看見了宇宙星辰的運轉,萬代人世的輪迴,生生死死,升升滅滅。 他與時空同行,他與時空同在,他無憂無慮,將自己化入宇宙,將宇宙融于自己。 他覺所覺空,空我空物,空覺極圓……經過了七天七夜,漸漸領悟出,眾生要想解脫這世間生老病死的苦難,唯有修學八正道和四聖諦,才能真正圓融證法,轉迷成悟。 「八正道」,也稱「八聖道」,即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釋迦牟尼結跏趺坐到第七天夜裡,當他一閃念之間,只見天空中現出一道閃電,接着就是一聲震耳欲聾的雷鳴。 他只覺着山崩地裂,地火燃燒,轉眼間,一片火海燒到菩提樹下……他趺坐不動,正念觀察,發心默念:「八正道,八正道。 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唯我獨尊!……」默念剛畢,又是一陣雷鳴,天上濃雲密佈,雨花紛紛揚揚地從天而落,很快就澆滅了地火。 霎時,空氣澄清,夜空如洗,繁星燦爛,月光優美。 他眼前又恢復一個淒清幽深的月夜。 有人聽了,以為這是神話傳說。 豈不知,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全方位的磁場,而宇宙天體是一個大磁場。 人體生命運動的內在力量不斷地與大自然協調,它們不斷地在相吸相斥中求得平衡和統一。 當年釋迦牟尼跏趺禪定,欲求得無上正覺,他意定似鋼,心靜如水,於是,他本身就能放射出一股強烈的磁性,既能呼風喚雨,也能淨化宇寰。 或者說,這是人體的一種特異功能,它既能向宇宙中放射能量,同時也能從宇宙中汲取能量。 這還僅僅是微觀,如果從宏觀上分析,小者一個地區,大者一個國家,一個洲際,一個星球。 如果居住在這裡的眾生人群,彼此和睦相處,精神文明,心地坦誠,互相愛護,相敬如賓。 那麼,這裡的大氣定能得到淨化,沒有心理和精神的環境污染,進而必然四季宜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如要這裡的人群人性顛倒,互相愚弄,損人利己,男盜女娼,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名利殺奪,怨聲載道,那麼頭頂上的空氣勢必齷齪不堪,風不調,雨不順,非旱即澇,天雨地火,叫苦連年……人禍與天災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究竟其科學道理,應該屬於空氣化學、天體物理、氣象天文的範疇。 如此說來,當年釋迦牟尼在成道前後功德圓滿的禪定,無量無邊的吐納本領,以及對大自然的影響,也就不是神話了。 那最後的一夜,黑暗即將過去,雨過天晴,星空燦若披錦,月光柔美皎亮。 忽然,一顆最亮的明星從東方升起,橫亙夜空,燦若明珠,在群星璀璨的銀河中,獨它最亮,獨它最白,獨它最晶。 太子偶然一抬眼,發現了這顆熠熠的晨星,心中一顫,轉念之間,見性成佛,立即頓悟! 此刻,他的心靈跟那顆東昇的彗星一樣,光明清淨,磊落異常,看穿自我,識透凡塵,成就了無上正覺,無上圓滿。 第十三章 初轉法輪由太子而沙門,由沙門而釋迦牟尼,由釋迦牟尼而佛陀。 於是,新生的佛教在古印度誕生了!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釋迦牟尼傳》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