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別墅」在雅爾達吸引了來自俄羅斯四面八方的人,他們中有許多「小人物」,懷着虔誠的、膽怯的心情跨進契訶夫家的門檻。 契訶夫具有一種使他們很快恢復到平常的自然心態的藝術,於是他們感覺到像到了自己家裡。 那時,許多窮教師、窮作家、窮學生都喜歡找他,請他幫忙,找住處,借錢改稿,他從來沒有推脫過。 9托爾斯泰和高爾基契訶夫在雅爾達的幾年是跟托爾斯泰、高爾基友情日深的幾年。 1901年秋天,托爾斯泰因患肺炎,根據醫生建議他來到裏海的陽光下休息療養,帕寧伯爵夫人給他安排了住處,在離雅爾達約10公里的加斯普拉古堡裡。 那是一幢龐大建築,兩邊是鐘樓,站在涼台上可俯視鮮花盛開的公園和大海。 契訶夫非常佩服和敬重託爾斯泰,經常去看他,跟他聊天,他們倆人具有那麼相反的個性;一個熱情奔放,一個則靦腆、謙讓。 托爾斯泰隨和大方,平易近人,跟契訶夫談話很隨便,有時還開點玩笑,他發現契訶夫很靦腆。 一天突然問:「你年輕時非常放蕩嗎?」契訶夫狼狽不堪,捻着自己的短鬍鬚……這時文學大師神氣地說,他年輕時,曾是一個沾花惹草的色鬼。 他講得繪聲繪色,甚至說些粗俗話,契訶夫侷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高爾基後來回憶說:「列夫·尼古拉耶維奇很喜歡契訶夫,一看見他時總是顯出溫柔的、愛撫的目光。 有一回契訶夫在公園小徑上行走,那時還生着病的托爾斯泰,坐在涼台的沙發上,整個身子傾向高爾基,低聲說:“瞧,多麼可愛的一個美男子,溫文爾雅,穩重平和,就像貴族小姐一樣,連走路也像貴族小姐,簡直漂亮極了!」托爾斯泰對契訶夫的作品很喜歡,有次談到對契訶夫的看法時,他說:「我老了,理解不了當今的文學,但是我總覺得它不是俄羅斯的。 人們開始寫一些別出心裁的詩,我不知道這些詩為什麼寫和為誰而寫,應該向普希金、丘特切夫、申欣均為俄國詩人的詩歌學習。 」他對契訶夫說:「可您,您是俄羅斯的,是非常非常俄羅斯的。 」而契訶夫對托爾斯泰則是非常敬佩的,真是畢恭畢敬,他在談起托爾斯泰時,那種尊敬、崇拜、愛戴之情溢於言表。 而高爾基對契訶夫的感情中寄寓了更多的溫存的愛意,乃至對他的整個面貌,對他思想上的每一點進步,都感到欣喜若狂,讚譽有加。 契訶夫也喜歡高爾基,他第一個看出了這位年輕的同行的真正價值,並預言高爾基將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許多東西使他們相互接近,也許首先是對勞動、理智和文學的尊崇。 那時,高爾基由於從事革命活動被逮捕監禁,釋放以後政府當局不許他住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後因健康原因,被批准來雅爾達療養。 他起初在契訶夫家住了一個星期,然後在離加斯普拉不遠處租了一座別墅,所以,他和契訶夫經常見面。 高爾基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他善良、溫厚、和藹可親,人們狂熱地愛上了他,使他不得安寧,沒有什麼比同他交談更愉快的了。 」 他們有時在契訶夫的別墅裡,有時在海濱,親切交談,從文學、藝術談到政治,從歷代傑作一直談到身邊的人和事。 從交往中高爾基發現契訶夫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說:「我還沒見過像契訶夫那樣對勞動的意義理解得那麼深刻和全面把它視為文明基礎的人。 ”他指出:“這表現在家庭日常瑣事中,表現在物品的選擇中,表現在素材的珍藏中……他喜歡修建花園,培植花圃,美化土地,他感到了勞動的詩意。 他懷着令人感動的心情觀察他栽在園裡的果樹,欣賞他培植的灌木。 」 「如果每一個人在自己那塊土地上做出能夠做的一切,那麼我們的祖國該有多美!」高爾基和契訶夫找到了深藏在心裡的彼此珍視的道路,在世界藝術領域中沒有藝術家像契訶夫和高爾基那樣深刻地感覺到勞動的詩意。 他倆人在各自的作品中都表現了俄羅斯民族熱愛勞動的高尚感情,對俄羅斯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出與自身偉大相匹配的生活的信念,使高爾基和契訶夫成了親密的朋友。 第十七章 遲開的花朵一樣紅莫斯科藝術劇院劇團離開雅爾達之後,契訶夫又深深地陷入苦惱煩愁之中。 一方面他的健康並未因為戲劇節的歡樂而改善,另一方面他沉湎于對奧爾加的思念。 從此契訶夫和奧爾加開始了兩地相思、鴻雁傳書的戀愛生活。 契訶夫在度過了40年的苦難人生之後,才嘗到了真正的深厚的愛情滋味,使他已經憔悴了的心靈,又充滿了青春活力,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時候契訶夫身上兩個極端更加明顯:健康日漸惡化,病入膏育,而思想、政治和寫作技巧則向更高水平發展。 1愛情澆灌藝苑花契訶夫休息了沒多久,一個人在雅爾達就獃不住了。 1900年5月8日他瞞過醫生到了莫斯科,與日夜思念的奧爾加重逢。 這時列維坦重病垂危,契訶夫去看望了他,這是兩位老朋友的最後一次會面。 列維坦的去世使契訶夫感到悲傷,他的病又加重了,不得不隻身一人返回雅爾達。 回去以後,他立即給奧爾加寫了一封信:「親愛的,迷人的演員,你好啊!你近兩天好嗎?你感覺怎樣?我返回雅爾達途中,身體一直很不好,我在莫斯科期間,頭痛得很厲害,而且發燒,我不該瞞着你,不過現在沒什麼了。 」 第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契可夫傳》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