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剛剛成為法國的保護國,自稱為「大西洋海軍統帥」的德皇,此舉不僅是警告法國在非洲的擴張,而且是表明德國覬覦非洲的強烈意向。 此時,倫敦正沉浸在一片歡樂飲宴、歌舞昇平之中。 一向愛管閒事的丘吉爾,慣于對本部職權以外重大問題發議論,提建議,給內閣成員送厚厚的備忘錄。 他剛接收到阿加迪爾信號時不免大吃一驚,愧悔交加地哼了一聲。 他認為英國海軍蓋世無雙,不把後起的德國海軍放在眼裡,兩年前在議會中他曾把海軍大臣提出要造六艘裝備13.5英吋口徑大炮的主力艦計劃,視為驚慌失措,並且因擔心實行社會改革計劃缺錢而激烈地反對增加海軍預算撥款。 現在,他猛轉180度,得出英德戰爭不可避免的結論,成為未雨綢繆的積極備戰派。 他寫道:「七年之內,我不會考慮其他任何事情。 」 在德國駐英大使麥德爾·尼赫伯爵回國前,丘吉爾為這位友人舉行晚宴,明白地告訴他:「德國不應企圖同英國在海上開戰。 如有必要,德國建成一艘軍艦,我們將建造兩艘……激進派與保守派無論怎樣相互指責,但在這個問題上立場是一致的。 」 作為內政大臣,丘吉爾採取措施,防備戰時德國在英國領土上搞諜報和破壞活動。 外交大臣格雷曾因丘吉爾逞強好勝,過問別部工作而挖苦他:「溫斯頓見多識廣,看來不用多久,政府中除了當首相以外,別的什麼職務都不合適了。 」丘吉爾不理睬這些,儼然以首相之下、各部大臣之上的人物姿態出現,頻頻地走訪外交部和陸軍部,花費很多時間瞭解英國同歐洲各國關係和英國戰備情況,查閲國防委員會會議紀錄,向將軍們詢問軍事形勢。 他還發現海軍部儘管建造「無畏艦」很有成就,但並無應付危機的計劃和準備,不能保證戰時運送英國遠征軍安全渡過海峽到法國作戰當時英法俄已結成協約國集團。 他給阿斯奎斯首相報告中說,海軍部「眼下好像人人都在休假」。 最後,根據軍事專家們的想法和情報,經過自己健全的頭腦加以篩選,併進行內行的分析和預測,丘吉爾于8月13日寫出一份詳盡的《本大陸軍事行動問題》備忘錄上報首相。 他預測未來戰爭主要戰役將在法德兩國領土上進行,英國應向法國派遣13個師的遠征軍,加上輔助部隊共計30萬人。 他拋棄了以前關於英國主要應依靠海軍作戰的設想。 這份備忘錄顯示丘吉爾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軍事思想」,標志著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已逐漸成熟。 英國內閣和國防委員會批准了丘吉爾的報告,按他提出的建議全面備戰。 丘吉爾的一些預測,在三年以後爆發的歐戰中一一應驗。 阿斯奎斯決定加強海軍部,擬調丘吉爾去接替海軍大臣麥肯納。 儘管丘吉爾有些行為古怪,過分熱心地對別人主管的工作評頭品足,引起比他年長得多的內閣成員的反感,但他在貿易和內政大臣崗位採取的積極行動,顯示出他是個賦有堅強毅力、決心和組織能力的治國人才,特別是他同工人運動作鬥爭強硬果斷,研究軍事問題表現的出慧眼卓識,更是深得統治階級的喜愛和信賴。 9月下旬,阿斯奎斯在蘇格蘭阿什菲爾德海濱度假,邀丘吉爾同往,與他一邊打高爾夫球,一邊徵求他對改任新職意見。 丘吉爾覺得大戰將臨,海軍部的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加之輿論對他鎮壓勞工運動大加撻伐,他名聲已臭,不想在內政部再獃下去,寧肯改任官階較低的海軍大臣,便滿口答應了首相。 1911年10月25日,新任海軍大臣丘吉爾到職,立即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改革海軍,建設更強大的海軍。 他在海軍部機關造成一種德軍進攻迫在眉睫的臨戰氣氛。 建立參謀人員日夜值班制度,以便一有情況就發出緊急警報。 把北海大地圖掛在自己辦公室寫字檯後面牆上,用小紙旗在地圖上逐日標出德國艦隊部署和活動。 他讓下屬經常保持敵情觀念。 他把家搬進了海軍部大樓。 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海軍快艇「魔女號”上度過,他視察了所有的海軍基地,走遍了几乎所有的軍艦和造船廠。 秘書埃迪·馬什給友人的信寫道:“溫斯頓每天都要到8時或更晚才下班……我甚至連星期天也指望不上了。 在過去的四個星期日中,我有三個是在『魔女號』快艇上度過的。 」 他倣傚陸軍,在海軍創設作戰參謀部,把指揮權集中到自己手中。 他接連更換了年老資深但觀念陳舊的第一、第二部務委員。 他在樸次茅斯開辦海軍作戰學院培訓參謀人員。 他將大臣同幾位部務委員集體決策的傳統工作方式,改變為向部務委員發號施令,引起一些將領的不滿。 但是他的改革卻在下級軍官和水兵中大得人心:提高了下級軍官的待遇,取消了對犯輕微過失者的體罰,提高了士兵的薪餉,讓優秀士兵有機會升任軍官。 海軍《艦隊》月刊主編說,英國「海軍歷史上沒有一位大臣比丘吉爾更確實地對海軍士兵的處境表示過同情」。 他決定改用昂貴的石油替代煤炭作為軍艦燃料,從而大大提高了航速。 英國當時不產石油,丘吉爾說服政府,以200萬英鎊之巨資成立英國—伊朗石油公司併購得其控制權。 他決定改進艦艇的武器裝備,包括將主力艦上 13.5英吋口徑炮換成 15英吋的。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邱吉爾傳》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