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縣住了十天。 才到青城山去。 山在縣城西南,約四十里。 一路上,渠溪很多,有的渾黃,有的清碧:渾黃的大概是上流剛下了大雨。 溪岸上往往有些野花,在樹蔭下幽閒的開着。 山口外有長生觀,今為蔭堂中學校舍;秋後,黃碧野先生即在此教書。 入了山,頭一座廟是建福宮,沒有什麼可看的。 由此拾階而前,行五里,為天師洞──我們即住于此。 由天師洞再往上走,約三四里,即到上清宮。 天師洞上清宮是山中兩大寺院,都招待遊客,食宿概有定價,且甚公道。 從我自己的一點點旅行經驗中,我得到一個遊山玩水的訣竅:「風景好的地方,雖無古蹟,」也值得來,風景不好的地方,縱有古蹟,大可以不去。 ”古蹟,十之八九,是會使人失望的。 以上清宮和天師洞兩大道院來說吧,它們都有古蹟,而一無旦觀。 上清宮裡有鴛鴦井,也不過是一併而有二口,一方一圓,一幹一濕;看它不看,毫無關係。 還有麻姑池,不過是一小方池濁水而已。 天師洞裡也有這類的東西,比如洗心池吧,不過是很小的一個水池;降魔石呢,原是由山崖裂開的一塊石頭,而硬說是被張天師用劍劈開的。 假若沒有這些古蹟,這兩座廟子的優美自然一點也不減少。 上清宮在山頭,可以東望平原,青碧千頃;山是青的,地也是青的,好像山上的滴翠慢慢流到人間去了的樣子。 在此,早晨可以看日出,晚間可以看聖燈;就是白天沒有什麼特景可觀的時候,登高遠眺,也足以使人心曠神恰。 天師洞,與上清宮相反,是藏在山腰裡,四面都被青山環抱著,掩護着,我想把它叫作「抱翠洞」,也許比原名更好一些。 不過,不管廟字如何,假若山林無可觀,就沒有多大意思,因為廟以莊嚴整齊為主,成不了什麼很好的景緻。 青城之值得一遊,正在乎山的本身也好;即使它無一古蹟,無一大寺,它還是值得一看的名山。 山的東面傾斜,所以長滿了樹木,這占了一個「青」字。 山的西面,全是峭壁千丈,如城垣,這占了一個「城」字。 山不厚,由「青」的這一頭轉到「城」的那一面,只須走幾里路便夠了。 山也不算高。 山腳至頂不過十里路。 既不厚,又不高,按說就必平平無奇了。 但是不然。 它「青」,青得出奇,它不像深山老峪中那種老松凝碧的深綠,也不像北方山上的那種東一塊西一塊的綠,它的青色是包住了全山,沒有露着山骨的地方;而且,這個籠罩全山的青色是竹葉,楠葉的嫩綠,是一種要滴落的,有些光澤的,要浮動的,淡綠。 這個青色使人心中輕快,可是不敢高聲呼喚,彷彿怕把那似滴未滴,欲動未動的青翠驚壞了似的。 這個青色是使人吸到心中去的,而不是隻看一眼,誇讚一聲便完事的。 當這個青色在你周圍,你便覺出一種恬靜,一種說不出,也無須說出的舒適,假若你非去形容一下不可呢,你自然的只會找到一個字──幽。 所以,吳稚暉先生說:「青城天下幽」。 幽得太厲害了,便使人生畏;青城山卻正好太高,不太深,而恰恰不大不小的使人既不畏其曠,也不嫌它窄;它令人能體會到「悠然見南山」的那個「悠然」。 山中有報更鳥,每到晚間,即梆梆的呼叫,和柝聲極相似,據道人說,此鳥不多,且永不出山。 那天,寺中來了一隊人,拿着好幾枝獵槍,我很為那幾只會擊柝的小鳥兒擔心,這種鳥兒有個缺欠,即只能打三更──梆,梆梆──無論是傍晚還是深夜,它們老這麼叫三下。 假若能給它們一點訓練,教它們能從一更報到五更,有多麼好玩呢! 白日遊山,夜晚聽報更鳥,「悠悠」的就過了十幾天。 寺中的桂花開始放香,我們戀戀不捨的離別了道人們。 返灌縣城,只留一夜,即回成都。 過鄲縣,我們去看了看望叢祠;沒有什麼好看的,地方可是很清幽,王法勤委員即葬于此。 成都的地方大,人又多,若把半個多月的旅記都抄寫下來,未免太麻煩了。 揀幾項來隨便談談吧。 一成都文協分會:自從川大遷開,成都文協分會因短少了不少會員,會務曾經有過一個時期不大旺熾。 此次過蓉,分會全體會員舉行茶會招待,到會的也還有四十多人,並不太少。 會刊──《筆陣》──也由幾小頁擴充到好幾十頁的月刊,雖然月間經費不過才有百元錢。 這樣的努力,不能不令人欽佩!可惜,開會時沒有見到李 人先生,他上了樂山。 《筆陣》所用的紙張,據說,是李先生設法給捐來的;大家都很感激他;有了紙,別的就容易辦得多了。 會上,也沒見到聖陶先生,可是過了兩天,在開明分店見到。 他的精神很好,只是白髮已滿了頭。 他的少爺們,他告訴我,已寫了許多篇小品文,預備出個集子,想找我作序,多麼有趣的事啊!郭子傑先生陶雄先生都約我吃飯,牧野先生陪着我游看各處,還有陳翔鶴,車瘦舟諸先生約我聚餐──當然不准我出錢──都在此致謝。 瞿冰森先生和中央日報的同仁約我吃真正成都味的酒席,更是感激不盡。 二看戲:吳先優先生請我看了川劇,及賈瞎子的竹琴,德娃子的洋琴,這是此次過蓉最快意的事。 成都的川劇比重慶的好得多,況且我們又看的是賈佩之,肖楷成,周慕蓮,周企何幾位名手,就更覺得出色了。 不過,最使我滿意的,倒還是賈瞎子的竹琴。 樂器只有一鼓一板,腔調又是那麼簡單,可是他唱起來彷彿每一個字都有些魔力,他越收斂,聽者越注意靜聽:及至他一放音,台下便沒法不喝彩了。 第2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白話散文集粹》
第2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