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 沖,繁。 總兵駐。 登萊青膠道;今徙煙台。 明,領州一,縣七。 雍正十三年,裁所轄四衛,置榮成、海陽。 西南距省治九百二十里。 廣五百六十里,袤三百五十里。 北極高三十七度四十八分。 京師偏東四度三十六分。 領州一,縣九。 蓬萊 沖,繁。 倚。 東:硃高山、九日。 東南:羽山、龍山、金果、馬山、丘山。 府治三面環海,運舶駛焉。 西北自黃迤東為欒家口、西山口,又東丹崖山,古蓬萊島,水城環之,黑水入。 又東抹直口,沙河入。 灣子口,安香河入。 迤東南解宋營口、平暢口,至福山界,時家河從之。 西南:崮山河入黃。 其欒家口西北:大黑山島、北沙河島,東北:長山島,南北隍城島。 有驛。 黃 繁。 府西南六十里。 黃山,南二十里。 又南,石城。 東南:萊山、掇芝。 西南:盧山。 北、西際海,西自招遠迤東北,界首河、隋家甿河入,至龍口,納呂家甿河。 其西,母屺島。 又東,納潁門及南欒河。 其外,依島、桑島。 又東,黃河營口,納榆林及莊頭河,至蓬萊界。 馬停鎮。 黃山館巡司。 龍山、黃山館二驛。 福山 沖,繁。 府東少南二百三十里。 福山,西北五里。 又西北,磁山,古牟山。 東南:蛤蠦。 西南:迷鷄、青石。 海,北十餘裡。 自蓬萊迤東為八角口、浮瀾口,其時家河又東,古縣河入,至縣北,納清洋及大姑、道平河。 之罘島即轉附。 又東,煙台,明奇山所,今東海關,同治二年,登萊青道徙駐。 奇山所巡司,孫夼鎮廢司。 商埠。 棲霞 簡。 府東南百五十里。 西北:艾山。 北:白山。 東:岠嵎,即書嵎夷,地理志「矱有居上山,聲洋、丹水所出」。 今靈山,丹今清陽,西逕翠屏山,屈東北,左納清漣水。 其東大姑河自萊陽入,右會安濬河從之,入福山。 聲洋今楊攕河,南逕釜甑山,會西源郭落山水。 其西方山,縣河出,左會觀裡河,其東蛇窩河、陶漳河,並南入萊陽。 西北:榆林河,入黃。 招遠 簡。 府西南百四十四里。 東北:羅山。 潁門河出雲屯。 西南:齊山。 北:烏喙城。 東:滾泉。 西北際海,自掖迤東,萬盛河入。 又東,東良河口,界河入,至黃界,其東徐家甿,潁門及南欒河並從之。 其南:會仙山,大沽河亦古冶水,入萊陽。 西南:萬歲河,入掖。 萊陽 沖,繁。 府南二百五十里。 地理志「長廣有萊山」,今旌旗北三十里。 東南:昌山。 西:長清。 東:倉山、福阜。 西南:高麗。 東北:三螺,大姑河出,入棲霞。 南際海,西南自即墨迤東為五龍口。 東北:陶漳河,自棲霞入,至城東南,右會楊攕、蛇窩、觀裡河,又南,右合九里,左會昌水河,為五龍河,山以氏焉。 折東南,逕浮山入之,東至海陽界。 西北:大沽河,自招遠入,右合夼裡河,左合平南、東良河,西南分流,其東吳姑河,其西小沽自掖緣界併入即墨。 縣丞駐姜山集。 寧海州 沖,繁。 府東少南二百六十里。 順治十六年省寧海衛入之。 東:盧山、九佛。 東南:大崑崙。 西南:鐵官。 東北:金山。 南北際海。 西北有福山;迤東為龍門港口,辛安、七里河入。 其外栲栳島。 又東,戲山口,沁水河入,至小河口,龍泉河入,至文登界。 西南自海陽迤東為浪暖廢口,黃壘河入,亦至文登界。 西南:安濬河,入棲霞。 氵厥港、夏村局河併入海陽。 湯泉鎮。 文登 沖,繁。 府東南三百三十里。 雍正十二年省威海、靖海二衛入之。 城東:文登山。 西:紫金、綠山。 東南:斥山、石門、牛仙。 西南:馬鞍、岊山。 南北際海,西北自寧海迤東為鹿門口,羊亭河入。 又東,楮島。 其內,威海衛。 衛東,劉公島。 折南至榮成界,招阜河從之。 西南自寧海迤東為姚山口,木渚河匯送駕、古橋諸河入。 古橋合小河,古昌水,漢故昌陽在焉。 又東,望海口,高村河入。 其南,靖海衛。 衛北,鐵槎山。 其西,五壘島。 其東南,蘇門島。 東北,延真、琵琶島。 溫泉鎮。 文登營。 威海、靖海二巡司。 榮成 簡。 府東四百六十里。 明洪武置成山衛及尋山所。 順治十二年,所省入。 雍正十二年改置。 成山,東三十里。 其麓召石,即朝鳷。 南:龍山。 西南:潯山。 三面際海,北自文登而東為渤海青島,納柘埠河,不夜河亦入焉。 有鷄鳴島。 又北,東海驢島,為龍口、崖口。 迤西南,榮盛澳。 西南:尋山所,納沽河為卸口。 又西南,寧津所。 其南,鏌鋣島,至文登界。 鹽灘石島巡司。 租界。 海陽 簡。 府東南二百二十里。 明洪武三十一年置大嵩衛及海洋所。 順治十二年省入。 雍正十二年改置。 東:岠嵎山。 西:昌山,北:嵩山、林寺。 西北:觀山。 海,城南二里,自萊陽而東為沙家口,白沙河入。 有魯島、牙島。 又東,紀甿河入。 有泥島、土阜島。 至城南,為老龍頭,納氵厥港河入,為劉格莊河。 其東,草島嘴。 其南,千里島。 又東北,大小竹島、小青島。 乳山口納夏村河、局河。 又東,綿花島。 又東北,宮家島、腰島,至寧海界。 西北:觀山,古觀水出,俗廢。 發城河,今入萊陽。 行村寨有巡司。 萊州府: 沖,繁。 舊隷登萊青膠道。 明,領州二,縣五。 光緒三十一年,膠直隷,割高密、即墨。 西距省治六百八十里。 廣二百九十里,袤四百三十里。 北極高三十七度十分。 京師偏東三度四十二分。 領州一,縣三。 掖 沖,繁。 倚。 掖山,東二十里,今大基,掖水出,逕城南,合三里河。 又二十里,崮山。 西北:斧山。 府北際海,西北自昌邑迤東為海滄口,其膠萊北河入,有土山,迤東浞河入,古過國在焉。 又東,白沙、英村、果村河、掖水、淇水、蘇郭河入。 又東,太平灣口,龍王河入。 有小石島。 其西,芙蓉島、古傅岩。 其東,三山島口,納萬歲河。 其西岸,萬里沙。 又東,硃橋河入,至招遠界。 地理志「曲城陽丘山,冶水出」。 左傳尤水即小姑。 其西,硃東河,併入平度。 沙丘城。 海滄鎮。 縣丞駐硃橋。 柴胡、滄海二廢司。 飛霜驛。 平度州 簡。 府南百里。 雍正十二年削所領濰、昌邑。 東:六曲山。 北:公沙、天柱、大澤。 明堂,白沙河出,南逕魚脊山,至分水口,東為膠萊南河,左合雲河、落藥河,入州。 東北:小沽河,自掖緣界合硃東河,墨水從之。 西為膠萊北河,緣界合現河、龍王、韓村、藥石河,西北入掖。 二鎮:亭口、灰埠,州同駐,又驛。 濰 沖,繁,難。 府南少西二百五十里。 西南:程符山。 西:黑山。 海,北百里,自壽光而東,堯丹河入。 其桂河入,會大於、白狼,及孝義河入。 又東至昌邑界。 東南:塔山,溉水出。 又東,寒浞河、瀑沙、浮塘、張固河。 又東,濰水,自安丘緣界,左合汶河,併入昌邑。 固底鎮巡司。 古亭驛。 昌邑沖,繁。 府南百十里。 城東:東山。 南:陸山。 海,北五十里,自濰而東,其寒浞、瀑沙、浮塘、張固四河併入焉。 又東,安丘、濰水入。 又東,膠萊北河自平度緣界,逕密阜。 其西,漢故下密密鄉在焉。 又北,逕狗塚山,合媒河入,至平度界。 夏店驛。 鐵路。 第2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