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城裡發生叛亂,身為地方長官的趙明誠不是身先士卒指揮戡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 事定之後,他被朝廷撤職。 李清照這個柔弱女子,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出大節大義,很為丈夫臨陣脫逃而羞愧。 趙被撤職後夫婦二人繼續沿長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難免有點彆扭,略失往昔的魚水之和。 當行至烏江鎮時,李清照得知這就是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之處,不覺心潮起伏,面對浩浩江面,吟下了這首千古絶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丈夫在其身後聽著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聲,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責。 第二年(1129)趙明誠被召回京復職,但隨即急病而亡。 人不能沒有愛,如花的女人不能沒有愛,感情豐富的女詩人就更不能沒有愛。 正當她的藝術之樹在愛的汁液澆灌下茁壯成長時,上帝無情地斬斷了她的愛河。 李清照是一懂得愛就被愛所寵,被家所捧的人,現在一下被困在了乾涸的河床上,她怎麼能不犯愁呢? 失家之後的李清照開始了她後半生的三大磨難。 第一大磨難就是再婚又離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行無定所,身心憔悴。 不久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對於李清照為什麼改嫁,史說不一,但一個人生活的艱辛恐怕是主要原因。 這個張汝舟,初一接觸也是個彬彬有禮的君子,剛結婚之後張對她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佔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 這些東西李視之如命,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當然不能失去。 在張看來,你既嫁我,你的身體連同你的一切都歸我所有,為我支配,你還會有什麼獨立的追求?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閙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真正是同床異夢。 張汝舟先是以佔有這樣一個美婦名詞人自豪,後漸因不能俘獲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為而惱羞成怒,最後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紗,拳腳相加,大打出手。 華帳前,紅燭下,李清照看著這個小白臉,真是怒火中燒。 曾經滄海難為水,心存高潔不低頭。 李清照視人格比生命更珍貴,哪裡受得這種窩囊氣,便決定與他分手。 但在封建社會女人要離婚談何容易。 無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條絶路,魚死網破,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來,張汝舟在將李清照娶到手後十分得意,就將自己科舉考試作弊過關的事拿來誇耀。 這當然是大逆不道。 李清照知道,只有將張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脫離這張羅網。 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兩年。 李清照是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絶不湊合的人,她寧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 一旦看穿對方的靈魂,她便表現出無情的鄙視和深切的懊悔。 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 」她是何等剛烈之人,寧可坐牢也不肯與「駔儈」之人為伴。 這場官司的結果是張汝舟被發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隨之入獄。 我們現在想象李清照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昂首挺胸,其堅毅安詳之態真不亞於項羽引頸向劍時那勇敢地一刎。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當時又有許多人關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幫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 但這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 今天男女之間分離結合是合法合情的平常事,但在宋代,一個女人,尤其是一個讀書女人的再婚又離婚就要引起社會輿論的極大歧視。 在當時和事後的許多記載李清照的史書中都是一面肯定她的才華,同時又無不以「不終晚節」、「無檢操」、「晚節流蕩無歸」記之。 節是什麼,就是不管好壞,女人都得跟着這個男人過,就是你不許有個性的追求。 可見我們的女詩人當時是承受了多麼大的心理壓力。 但是她不怕,她堅持獨立的人格,堅持高質量的愛情,她以兩個月的時間快刀斬亂麻,甩掉了張汝舟這個「駔儈」的包袱,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石錄》的編寫中去了。 現在我們讀這段史料,真不敢相信是發生在近千年以前宋代的事,倒像是一個「五四」時代反封建的新女性。 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那麼愛情對一個人來說有幾次呢?大概最美好的,最揪心徹骨的也只有一次。 愛情是在生命之舟上做着的一種極危險的實驗,是把青春、才華、時間、事業都要賭進去的實驗。 只有極少的人第一次便告成功,他們像中了頭彩的幸運者一樣,一邊竊喜着自己的僥倖,美其名曰「緣」;一邊又用同情、憐憫的目光審視着其餘蕓蕓眾生們的失敗,或者半失敗。 李清照本來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但上蒼欲成其名,必先奪其情,苦其心。 於是就把她趕出這幸福一族,先是讓趙明誠離她而去,再派一個張汝舟來試其心志。 她駕着一葉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惡浪,以破釜沉舟的膽力做了好一場惡鬥。 本來愛情一次失敗,再試成功,甚而更加風光者大有人在,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就是。 李清照也是準備再攀愛峰的,但可惜她沒有翻過這道山梁。 這是一個悲劇。 一個女人心中愛的火花就這樣永遠地熄滅了,這怎麼能不令她沮喪,叫她不犯愁呢? 李清照的第二大磨難是,身心顛沛流離,四處逃亡。 1129年8月,丈夫趙明誠剛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 李清照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開始逃難。 她基本上是追隨着皇上逃亡的路線,國君是國家的代表啊。 但是這個可憐可恨的高宗趙構並沒有這個覺悟,他不代表國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條小命。 第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大陸散文》
第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