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縣: 省西北五百二十里。 蒙古郭爾羅斯前旗地,曰長嶺子。 光緒三十三年,析農安之農家、農齊、農國三區置,隷西南路道。 南:硃克山、團山。 境無河流。 北有大漠如瀚海,俗呼北海。 冬夏恆苦風沙,惟東、南二鄉繁盛。 新安鎮,主簿。 官商路四:東南至長春;西北至奉天開通;北歷郭爾羅斯前旗達安廣;南歷科爾沁達爾罕旗達遼源。 樺甸縣: 省南偏東二百七十里。 明,法河衛。 末屬長白山之訥音部。 清初禁地。 光緒三十四年,置治樺皮甸子,徙樺樹林子。 宣統元年,隷西南路道。 西北:趙大吉山、慶嶺。 西:杉松、天平。 南:帽山、猴嶺。 東南:金銀壁嶺。 二道江自奉天安圖緣界,富爾河合古洞、黃泥、蒲岑諸水注之,為上兩江口。 又西仍緣安圖及撫松界,至下兩江口。 左岸合頭道江,是為松花江。 合境內柳河五。 又葦沙色勒河,復緣濛江界入,右合穆奇河,逕城西,左會輝發河,為大渡口。 又北右合漂河,逕樺皮甸子入額穆。 側有常山屯,扼琿春、敦化西至奉天孔道。 官商路五:西至官街,折北入吉林;北出大鷹溝,並達省;西南至濛江;東至敦化;東南延吉洞河入延吉。 磐石縣: 省南偏西三百里。 明,扈倫族輝發部。 清初,北境屬吉林,南奉天圍場。 光緒八年,置磨盤山巡司,隷伊通。 十三年改州同。 二十八年為縣,隷吉林。 宣統元年,隷西南路道。 磨盤山,東北二里。 北:鷄冠。 東北:老茅。 西:大紅石磖、庫勒嶺。 東南:輝發江自奉天海龍亮子河入,東北,左合石頭、富大都嶺,右蝦蟆、獨木河,逕黑石鎮,左合硃其、呼蘭,右大小色力河。 五道至頭道荒溝,入樺甸。 東北:呼蘭嶺,驛馬河出西北,左合黃河,入吉林,岔路河從之。 官商路三:北小城子達省城;西由朝陽山達伊通;東南黑石鎮西達海龍;南濛江。 舒蘭縣: 省北偏東百六十里。 明,阿林衛地。 康熙二十年,置巴彥鄂佛羅防禦旗員,屬烏拉總管。 宣統元年,置於舒蘭站。 二年,徙治朝陽川南,隷西南路道。 南:北慶嶺。 東南:玲璫嶺。 西:松花江自吉林緣界西北入德惠。 卡岔河北入榆樹達之。 東:蘭陵河,自額穆緣界入五常。 東南:馬鞍山,溪浪河出東北,逕鞦韆嶺,合呼蘭河從之。 有巴彥鄂佛羅邊門,即法特哈,康熙中更名。 舊設站二:舒蘭、法特哈。 南接吉林金珠鄂佛羅,北達榆樹盟溫。 官商路三:西南達烏拉街;東北水曲達五常;東南小城子鎮達額穆。 德惠縣: 省北偏西百四十里。 蒙古郭爾羅斯前旗地。 舊屬長春。 宣統二年,析長春沐德、懷惠二鄉置,治大房身,隷西南路道。 南:狼洞嶺。 西:團山、雙山。 西南:土牛。 東南:松花江自吉林緣界合木石河,入新城。 西北伊通河,自長春緣界,納驛馬及霧海河從之。 官商路三:南五台達省;東岔路口達榆樹;西雙山崖鎮達農安。 吉長,東清鐵路。 雙陽縣: 省西百九十五里。 明,依爾們、蘇完河二衛。 宣統二年,析吉林西界、長春東界、伊通北界置,治蘇斡延,隷西南路道。 西南:黑頂子。 南:土頂子、將軍嶺,光僻山,雙陽河出焉。 東南驛馬河、自磐石緣界,合杜帶、雙陽、放牛、溝河入長春,西北霧海河從之。 舊設站一;蘇斡延。 官商路三:南皇營;東南五家子鎮,並達磐石;北奢嶺口達長春。 新城府: 繁,疲,難。 省西北省六百里。 即伯都訥副都統城。 古扶餘國地。 明,三岔河衛。 後屬烏拉部。 嘉慶十五年,置伯都訥。 光緒三十二年,改隷西北路道。 廣四百二十里,袤一百七十里。 北極高四十五度十五分。 京師偏東八度三十七分。 南:大青山、鷹山。 東南:松花江自德惠緣界農安,又西,左岸逕城南,又西北,左岸蒙古郭爾羅斯前旗界,至三岔口會嫩江。 折東,緣黑龍江界,右會拉林河。 自榆樹緣界,復緣雙城,合灰塘、薛家窩鋪河,入雙城府境。 松花環其南、北、西三面,拉林流其東,川原廣衍,水陸輻輳,富庶甲全省。 舊設站五:自榆樹盟溫西北五十里入陶賴昭,又西五十里遜劄保,又四十里伯都,又五十里社哩,又北八十里伯都訥,至松花渡口出境。 官商路四:東北長春嶺達雙城;東南集廠達榆樹;西渡江歷郭爾羅斯前旗達奉天洮南;一由社哩渡江至郭爾羅斯鎮國公府。 有輪船埠。 東清鐵路站三:蔡家溝、石頭城、陶賴昭。 有通松花鐵橋。 雙城府: 沖,繁,難。 省北五百里。 明,拉林河衛。 有古城二,舊曰雙城子。 嘉慶十九年,置委協領,隷阿勒楚喀副都統。 光緒八年,置雙城。 宣統元年,改隷西北路道。 廣二百四十里,袤一百四十里。 北極高四十五度四十分。 京師偏東九度二十分。 東南:砍戶德山。 西北:松花江自新城會拉林河,東南自五常入,緣榆樹、新城界,合朝陽葦塘河,入濱江。 東:阿什河自賓州緣界,合混元河,逕小青頂子,合大紅黃泥河,屈北緣阿城界入之。 拉林城巡司。 舊設站二:多歡、雙城。 官商路三:東東官所達阿城;東南至拉林;西西官所達新城。 東清鐵路二:西路站二,雙城堡、五家子;東路站一,帽兒山。 賓州府: 沖,繁,難。 省北偏東六百十里。 古挹婁國地。 明,費克圖河衛。 光緒六年,建城葦子溝,置賓州。 二十八年直隷。 宣統元年升府,隷西北路道。 廣四百三十里,袤二百六十里。 北極高四十五度五十一分。 京師偏東十一度五分。 東:海裡渾山、太平、大青。 南:黃頭、混元。 西北:團山。 松花江自阿城入,合裴克圖河,出南釣水湖嶺,緣阿城界。 又東合烏爾海裡琿夾板。 有新甸鎮,江運巨埠。 陶淇、擺渡諸河,入方正。 東南:墨爾根阿什河出,西緣雙城界合混元河入之。 舊設站三:裴克圖、葦子溝、色勒佛特庫,東入松花北岸之佛斯亨。 官商路三:東廟嶺達長壽;西北滿井達阿城;南古道嶺達五常。 東清鐵路,府南。 站:小嶺。 五常府: 繁,疲,難。 省北偏東三百八十里。 渤海上京屬境。 明屬摩琳衛。 同治八年,置五常堡協領。 光緒六年,建城歡喜嶺。 八年改五常。 宣統元年升府,隷西北路道。 廣二百一十二里,袤二百三十五里。 北極高四十五度。 京師偏東十度二十七分。 東:螞蜒窩集。 東北:索多和。 東南:九十五頂子。 蘭林河自額穆緣界,又西北緣舒蘭界,合響水、寒蔥河入。 右合渾水、黃泥,左納石頭、溪浪河,逕城西,復緣榆樹界。 東南摩琳莫勒恩河出,右合沖河、香水、大小泥,左小黑、取才、條子、藤子河,逕五常堡來會,為拉林河。 又西北入雙城。 山河屯經歷,南六十里。 藍采橋巡司。 舊設站一:五常。 官商路五:北達賓州;南達舒蘭;東南向陽山街達額穆;東北太平山達長壽;東南衝河鎮達寧安。 榆樹直隷: 繁,疲,難。 省北二百八十里。 舊孤榆樹屯,屬伯都訥部。 光緒八年,伯都訥同知徙駐。 三十二年,置榆樹縣。 宣統元年升。 二年,隷西北路道。 東:龍首山。 西南:松花江自舒蘭入,西北緣德惠界,逕五棵樹鎮,入新城。 有渚曰巴彥通。 東北:蘭棱河,自五常緣界,迤西北緣雙城界,為拉林河。 至牛頭山鎮,南卡岔河自舒蘭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 舊設站三。 登伊勒哲庫即秀水甸子,西接蒙古喀倫,西北接拉林多歡,東達五常盟溫,南接舒蘭之法特哈,西北接新城之陶賴昭。 濱江: 省北五百五十里。 即哈爾濱,本松花江右灘地。 光緒三十二年,置治傅家甸,為江防同知,駐濱江關道,分隷黑龍江省。 宣統元年,劃雙城東北境益之,江防改撫民,專屬吉林,分巡西北路道駐。 東:秦家岡。 北:松花江自雙城合葦塘溝河緣界入。 左岸黑龍江哈爾濱。 總車站,城西。 自此西南雙城、新城、德惠,達長春。 東南阿城、賓州、雙城、長壽、寧安、穆棱,達東寧之交界驛。 商埠,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 海關。 兩江郵船總局。 第2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09頁